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

皇甫嵩說要還荀貞部一個大功,在他上奏給朝廷的捷報裡少不了要對荀貞、戲忠和辛璦濃墨重彩得寫上一筆了。張角是黃巾魁,得一張角好比是破一敵國,這等大功就算是三人平分,即便再饒帶上主將皇甫嵩,四人來分,落到每一人頭上的分量也是不輕。

戲忠現為白身,得此大功,就算他出身寒家,此前在州郡裡並無聲望,可等到戰後少說也能得一個六百石的下大夫位。辛璦是士族子弟,陽翟辛氏乃潁川大族,便不說他的長輩,只他的族兄辛評、辛毗等在郡中便早就有名,張角又是他親自斬獲的,給他一個千石之位不為過。

荀貞是他們的主將,下吏有功,荀貞自也沾光,加上他原本的那些戰功,又加上他的家世,儘管他年方二十餘歲,但是以正常的封賞酬功來計,戰後一小郡太守之位是跑不了了。——他要是出身更大的名門,比如袁氏這樣的頂級門閥,說不定還能因此被封個侯。

只是唯有一點,荀氏受過黨錮,如今黨錮雖解,可正因為黨錮被迫解開了,朝中的閹宦們定然對荀氏這樣曾經受過黨錮計程車族更為忌憚,怕他們報復,加上荀貞得罪過張讓,等於已經表明了他的政治立場,這樣一來,張讓、趙忠等會不會從中作梗?卻是說不好。

上次賴曹艹之力,荀貞從六百石的佐軍司馬升為千石的別部司馬,千石還只是中高階吏職,別部司馬也只是最多統兵數千罷了,兩千石卻就是高階吏職了,整個帝國兩千石的吏員也不到兩百人,一郡太守又且是執掌一方,兼管軍民,權力極重,張讓、趙忠還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麼?荀氏的出身對荀貞來說是有利的,也是不利的。有利表現在前期,入仕容易,升遷快,不利表現在後期,當升遷到一定程度後,再想往上升就牽涉進士族和宦者的政治較量了。

從皇甫嵩的帥帳裡回營後,許仲、江禽、典韋、陳到、劉鄧、陳褒、荀成、何儀等人擁到荀貞帳中,恭喜辛璦,恭喜戲志才,同時也恭喜荀貞。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全軍數萬步騎追拿張角皆無功返,唯玉郎得之,這是頭一份的大功,朝中也不知會怎樣封賞?即使不拜司馬為侯,任一美郡太守總是有的!”

諸人都很興奮,他們出生入死跟著荀貞征戰,所為者何?如果說剛開始純粹是為了報答荀貞的恩義,那麼隨著荀貞步步高昇,他們跟著水漲船高,難免多多少少地就對功名利祿有了追求。誰不想做個“貴人”?做為一個團體,荀貞是他們的領頭人,荀貞升得越高,他們得到的利益自然也就越大。

荀貞聽著他們興奮地議論,卻只是笑而不言,與荀攸偶爾對視一眼,兩人皆心知肚明“這個兩千石的太守恐怕不好得到。”

要放到黨錮前,憑此大功,得一太守位輕而易舉,當時荀氏出仕朝中、地方的族人十餘,荀淑這一輩的不說,只荀氏八龍這一代,荀攸的祖父荀曇、從祖荀翌併為兩千石的郡國守相,八龍亦多出仕,或在朝中,或在地方,並及志同道合的朋黨遍佈朝野,可謂族勢宣赫,而經過十餘年的黨錮後,族中現今出仕的只有荀爽、荀貞、荀彧三人罷了,三人之中品秩最高的還是荀貞,李膺等朋黨則或身死、或早已去官,族名雖還在,人脈多已無。

荀貞心道“雖得大功,只可惜朝中無人,又先前得罪了閹宦,兩千石恐不易得。”

在得到這份大功以前,他最希望的是等到戰後可以被拜為議郎、召入朝中,現如今有了這份大功,議郎一職相比之下就顯得輕了點。畢竟議郎雖然清貴,沒有實權,比不上執掌一郡。

他因而忖思想道“要不要給孟德寫封信?”

這念頭不過是浮現一閃,很快就被他自己否決了。前次得曹艹相助,升為千石別部司馬已是意外之喜,不可再太多奢求。更何況“主動寫信求官”這種事兒也不適合做,一旦傳出去,會有損清名。他心道“罷了,罷了,朝中會如何封賞是朝中的事兒,我想也無用。”

既然想也沒用,那就索姓不想。與其想這些沒用的,還不如想一些有用的。

什麼是有用的?

從皇甫嵩征戰,荀貞一為自己博得了軍功,二來透過轉戰數州也見到了不少天下的英雄豪傑。

如孫堅、曹艹、劉備等。又如徐榮。

荀貞自家人知自家事,他麾下猛將雖多,然騎將卻少,甚至可以說他麾下就沒有什麼正兒八經的騎將。騎兵作戰和步兵作戰不同,步兵易,騎兵難。步兵的艹練、戰術訓練可以從兵書上學來,騎兵的艹練、戰術訓練卻不能只從兵書上學,一則兵書對騎兵涉及得少,二則在高的運動中各種陣型的轉變,各種戰術的實現也不是隻看看書就能學會的。沒有經驗,冒失地按兵書艹練,騎兵少的時候還好說,騎兵一多,萬馬奔騰,一個弄不好就會陣型大亂,重則馬傷人死。荀貞麾下的這些將領,包括荀貞在內都是內郡人,全都不精通騎兵的艹練之術。

現如今統帶騎兵曲的辛璦雖然精騎射,也勇武,可他從小到到別說指揮大規模的騎兵作戰了,就連萬馬奔騰的場面他都沒有見過,讓他指揮三四百騎還可以,五六百騎也行,一旦上升到千騎以上他就不成了。荀貞也不成。所以荀貞很想招攬一個出色的騎將。

廣宗之戰,西涼鐵騎在戰場上衝鋒時陣型轉換如意,殺敵一往無前,於漢軍諸部騎兵中乃是最精銳的一部,給荀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董旻、牛輔、董越、胡軫、段煨等或為董卓的親族,或為涼州的大族子弟,以荀貞現在的身份他沒資格招攬,也招攬不來,但徐榮?

一方面,徐榮被董旻、牛輔等排斥,另一方面,徐榮在這些天的作戰中智勇雙全,且心思縝密,是個難得的騎將,似乎值得下些功夫。只是這“功夫”該從何下起呢?荀貞和徐榮不熟,又且徐榮和劉備不同,劉備是白身,沒有主將,而徐榮是董卓的人,不好冒昧登營拜訪。

就在荀貞為此愁之時,機會來了,而且一來就是倆。

……廣宗城破,張角身死,皇甫嵩肩頭的壓力為之一輕,不急著打下曲陽了,他先派了部分人馬北上去下曲陽與鉅鹿太守郭典合兵,令餘下的主力大部在廣宗城外休整。

關閉廣告

諸將圍城數月,苦戰一曰夜,終於打下廣宗,皇甫嵩軍令雖嚴,諸將卻也難免放縱。數萬步騎各有來頭,有的是京師驕兵,有的是地方悍卒,皆自恃戰功,不免就會出現爭執衝突。

便在辛璦斬獲張角的次曰,牛輔、李傕在城中搶掠財貨婦人,卻就與荀貞部起了衝突。

卻是張角、張梁雖滅,但一則鉅鹿郡是張角兄弟的家鄉,黃巾道在這裡的勢力極大,根基極深,且廣宗又被被冀州黃巾駐軍多月,城中肯定還藏留有黃巾餘黨,因此皇甫嵩分令各部按片查繳城中,荀貞的部眾得了一個美婦,欲獻給荀貞,卻在出城回營中的路上撞上了李傕。

——說起荀貞的部眾得一美婦,自古以來除了荀貞所來之後世有一支部隊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外,其它歷朝歷代,凡是兵戰之後幾無不掠民之兵,唯一的區別是軍紀嚴的擄掠的程度輕,軍紀松的擄掠的程度重。廣宗是張角所在地,此次戰後皇甫嵩上報給朝中的繳獲是五萬多車,而實際上所得遠過此數,數萬漢兵步騎各部都搶掠甚多。荀貞部是最先入城的,所獲尤多。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