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4章 兵出陸渾臨弘農(上)

飛中文. 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出言建議攻河東郡之人身材矮小,相貌醜陋,臉上且有著一塊一塊的斑痕,卻是程嘉。

——此番跟著荀貞往長安勤王的文士謀臣,除了戲志才、郭嘉、陳紀外,又有軍府司馬宣康和程嘉等人。帶上程嘉一起,是因為程嘉有口才,也許會能用得上。

反對程嘉此議者,裹幘白衣,手搖羽扇,形貌俊朗,與程嘉截然兩異,是戲志才。

若是別人反對,以程嘉的脾性和他自居在荀貞帳下的雄厚資歷,可能就會翻眼駁斥,然見反對之人是戲志才,程嘉便非只沒有直接辯駁,反是放緩語氣,對他為何提出此議更作解釋。

他說道“明公、監軍,據軍報,曹孟德今雖其兵不到萬人,可他打的是袁本初的旗號,那他會不會僅是袁本初的前鋒?袁本初的兵馬會不會也將趕赴長安?不可不慮。而出了河東郡,沿渭水往西,只三百里地,便至長安;我軍若赴長安,卻需先過弘農郡!這萬一要是我軍不能敗張濟等,被曹、袁因此搶了先機,豈不後果嚴重?故是,嘉愚見,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曹孟德先入關中,而最好的阻止他先入關中的辦法,除了我軍別遣一部,出河南尹西北向,攻河東郡以外,嘉委實想不出別策。”問戲志才,說道,“監軍出言反對,莫非是另有良策?”

戲志才搖羽扇,笑與程嘉說道“君多慮矣。”

程嘉說道“我多慮了?監軍此言何意?我何處多慮?”

戲志才笑道“君慮袁本初的兵馬可能隨於曹孟德之後,此是多慮。”

“緣何多慮?”

戲志才說道“且不提我軍出昌邑前,明公已檄青州等軍壓迫冀東,袁本初必不敢輕易於此際遣兵長安,就說勤王此事關係緊要,袁本初若是果欲與曹孟德聯兵勤王,他又豈會等曹孟德的兵馬先到長安,而後其兵才跟進繼入?他必定是會與曹孟德一起出兵!”

“監軍的意思是?”

戲志才篤定說道“我料袁本初就算是已知李傕、郭汜內鬥此事,然他亦定是無有出兵勤王之意!赴長安勤王,這只是曹孟德的個人行為,……至多,會有河東王文都助他。”

程嘉說道“可是……,軍報中分明言說曹孟德打的是本初旗號。”

戲志才哂笑孝道“君亦可稱智士,難道不辨真偽麼?這無非是曹孟德狐假虎威,借袁本初之名,為其自身張聲勢耳。”收起笑容,與荀貞說道,“明公,李傕、郭汜今雖內鬥,其兩人部曲尚眾,便是加上河東兵,孟德所部至多也就萬餘人,卻悍然敢赴長安,其縱先於明公入到關中,忠料之,亦斷難成事!此其一也。明公今親提大軍,往赴長安勤王救駕者,是為大義之所在,而不管曹孟德他是為何想要勤王,至少他打出的也是勤王旗號,於旁人觀之,亦是為義,因明公今若反遣別部攻河東,以阻孟德,是必失海內之士望也,會使海內士誤解明公勤王之圖,明公將令名有損,此其二也。是故,忠以為,斷不可用君昌之謀!”

陳紀等人均在堂上。

聽完戲志才的話,陳紀撫摸鬍鬚,讚許點頭,說道“志才此言,忠義之言是也!”

戲志才說的是忠義話語,那程嘉說的是什麼?

程嘉討了個沒趣,面色微赧,卻猶堅持己見,說道“監軍所云,袁本初可能無有與曹孟德聯兵共赴長安勤王之意,只是猜測之言。袁本初究竟有無此意?誰也不能確定!若袁本初其實竟有此意,則如被曹孟德搶先入了關中,佔據要津,阻我軍進關,可該怎麼辦?明公白來一趟事小,一旦天子落入到曹孟德,、袁本初手中,於明公將大為不利事大!請明公再思之。”

荀貞帳下了這些文武諸吏,其中有許多人隨著荀貞地盤的擴大,兵馬勢力的越來越強盛,對漢室朝廷的忠心也就越來越弱,乃至他們私下談論中說的一些言語,用形容李傕、郭汜的“目無朝綱”、“驕恣妄為”等這樣的詞來形容也不為過。

程嘉即是“目無朝綱”之眾吏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陳紀對此早有聞知。程嘉長相醜,又懷不忠不義之念,陳紀對他實是本無好感,此刻聞得他又說出什麼“天子若是落入袁紹曹操之手”這樣大逆不道的話語,陳紀越是不快,登時嗔怒斥責,說道“程君!君亦我漢之臣也,何能說出這等悖逆之語!”與荀貞說道,“貞之,志才所言,才是正論!莫說袁本初或無勤王之意,就算袁本初有勤王之意,那也是為了忠義,卿

理當與之齊心協力,共行義舉,一同討伐李傕、郭汜諸賊,以匡扶朝廷,解天子之危,又怎能擊河東,而阻本初、孟德?君昌此議,不可入耳,不可入耳!”

荀貞先是示意程嘉回入席中坐下,等程嘉悻悻然回到席間坐下,然後荀貞笑與陳紀說道“公請息怒!貞豈不知輕重之人?君昌所論,極不擇言罷了,不值一聽。誠如公言,不足入耳。我與公所想的一樣,志才所言,才是正論。陳公,但請公放心,我絕不會出兵河東,阻孟德勤王!而且陳公,我非但不會阻孟德勤王,我還會傾盡己力來相助於他。”

陳紀說道“相助於他?”

荀貞說道“我這就寫書一道,送去給孟德,問他軍械、糧秣可夠用否,如若不夠,我送給他些!並與他相約,願與他會師長安,共為天子擒誅李傕、郭汜!”

陳紀轉怒為喜,欣慰撫須,說道“好,好!貞之,正當如此!”

荀貞說到做到,當場鋪紙,提筆蘸墨,給曹操寫了書信一封。信中言語,便正是他方才所言。書信寫畢,荀貞親手封好,命令宣康,當即遣吏送去給曹操。

卻此事議畢,定下不阻止曹操勤王,荀貞又定下便於兩日後,用兵弘農郡。

陳紀等辭別而出,未久,程嘉轉將回來。

入到帳中,見到荀貞,程嘉說道“明公,陳公忠心,然以嘉愚見,其言不可聽也!明公請試想之,若是真的被袁本初、曹孟德挾了天子去,袁本初借其父祖餘蔭,於海內之名,本就勝過於公,冀州士馬精良,他並也是兵馬強盛,不弱於明公,又冀州有居高臨下之地利,則至其時,他以王命逼迫明公,明公縱擁三州之地,要想再與之爭鋒,怕亦難矣!”

“君昌。”

程嘉恭敬應道“嘉在。”

“志才所言甚是,你的確多慮了。”

程嘉說道“嘉果真多慮了?”

“孟德今雖託本初之名,然即便他能得以先入關中,亦不過為我先驅罷了。”

程嘉堂上當著眾人的面,受到陳紀的斥責,丟了很大的面子。荀貞不好說陳紀的不是,但為了撫慰他,這晚卻把程嘉留在帳中,叫他陪著自己用飯,且也無需多提。

……

荀貞給曹操的去書,數日後送到曹操軍中時,曹操剛與王邑合兵,出了河東郡的郡治安邑,將往河東與三輔的交壤之處。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