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5章 皇甫應對三不解

飛中文. 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鍾繇說道“陛下多慮了,必非是因此故。”

劉協說道“非是因為此故麼?”

鍾繇說道“陛下,臣非但與荀貞舊識,貞之族曾祖荀淑與臣之曾祖、太傅韓融之父,還有故尚書令陳公之父,昔年俱為鄉里推重,並稱為‘潁川四長’,臣家與貞族實亦為世交也。

“自荀淑以降,荀氏歷代,皆以清名重於海內。故司空荀爽,荀淑之六子也,曾隱遁漢濱達十餘年,專以著述為事,號為‘碩儒’,雖以董卓之殘暴而猶重其名聲,九十三日中,數遷至司空,此陛下所知也!荀爽當年對荀貞就非常讚許,視其為族之後進,國之未來干城也。

“陛下,荀貞族望如是,家教有方,又豈會對國家之詔拜,竟生不滿之妄念?因臣斷言,貞辭不受,必非是因不滿意封賞之故也。”

劉協說道“荀淑之名,朕亦曾有聞之;故司空荀爽,確如卿言,道高德重,堪為師表,誅董之謀,並有其功,柱石之堅也,惜其早故,朕懷念至今。”

劉協是中平六年九月底時被董卓立為的天子,荀爽病逝於次年,即初平元年的五月,因此劉協與荀爽是認識的,且不但認識,荀爽被拜為司空後,作為三公之一,劉協與他還不少見面。

鍾繇說的“潁川四長”,這四個人分別是荀淑、韓融的父親韓韶、鍾繇的曾祖鍾皓和陳紀的父親、陳群的祖父陳寔。又鍾繇話裡的“故尚書令陳公”云云,陳紀在董卓秉政的時候,曾經出任過尚書令。

荀淑四人昔時齊名郡中,“長”者,師長之意也,都是潁川后生士子的學習楷模。

鍾繇與荀貞這麼多年不見,然能一直保持書信聯絡,以及韓融在見到荀貞後表現出來的高興,並在帳中楊彪指責荀貞時,還替荀貞說話,除了荀貞本身的地位、實力、能力等原因外,他們三人族中長輩曾經存在過的這層關係也是其中的一個緣由。這就是士族的力量。

如果再深一點分析的話,鍾繇、韓融這種比較主動的和荀貞保持聯絡、比較主動的與荀貞交往的態度,其實還和潁川的民風有關。

前文之所曾述,潁川這個地方,在戰國時是韓國之地,韓國先有申不害變法,後又出過韓非子這樣的法家巨擘,其民深受法家的影響,民風較為功利,由是俗好訟、多朋黨,士人亦是如此,什麼君子不黨,聽不得也,同樣的喜好結黨。已是互相家族可稱世交,又再加上喜歡抱團,——這種抱團,是在當下本地士人本就排外的基礎上的抱團,換言之,是更加的向心力凝聚,那麼鍾繇、韓融以這種主動相助、乃至聲援的態度相待荀貞,也就一點也不奇怪。

卻那身在冀州袁紹帳下的郭圖,辛毗、辛評等潁川士人,之所以和沮授、審配等為代表的冀州本地士人相爭激烈,一來固然是因他們是外地來的,要想獲得更大的利益,在冀州站穩腳,就非得與冀州本地計程車人比個高下不可,再者其中也不無潁川士人這股由來已久的風氣之由。

聽了劉協的話,鍾繇說道“陛下,除此以外,陛下不曾聞之麼?荀貞在到達長安前,於渡灞水之時,令部曲先豎一旗在前……。”話到此處,鍾繇頓下,故意賣了個關子。

劉協果然問道“豎了一旗?鍾卿,豎了一面什麼旗?”

鍾繇說道“陛下,荀貞所豎的這面旗上,只書了五個字。”

劉協被他引起了好奇,追問說道“哪五個字?”

關子賣夠,劉協的好奇被勾得足夠,鍾繇這

才說出主題,說道“陛下,這五個字是……”一字一句地說道,“漢賊不兩立!”

五字入耳,劉協柔軟的心頭好像被什麼東西撞擊了一下,猛然間,他難辨是什麼東西,他低聲地重複這五個字“漢賊不兩立”。這雖然只有五個字,但身為大漢之臣與反賊之間誓不共戴天的意思,卻在此區區五字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堅決異常。“漢賊不兩立”,劉協反覆再三,不斷咂摸。他的眼眶溼潤了,蒼白年少的臉上露出感動的神情,瘦削的身形不覺前傾。

“漢賊不兩立,……漢賊不兩立!”劉協的聲音漸高,他說道,“鍾卿,我大漢有忠臣啊!”

鍾繇說道“陛下,非是滿腔忠義,對陛下忠心耿耿者,焉會能立出此五字大旗?荀貞辭不受車騎之拜,必非是因不滿,臣敢請陛下,幸勿疑之!”

劉協相信了鍾繇的話。

但是相信鍾繇的話是一回事,荀貞拒絕不肯接受車騎的封拜原因到底是什麼,這是另一回事。

他說道“鎮東的忠心,朕無疑!可是鎮東不肯受拜,卻到底是為何故?”

鍾繇說道“陛下,皇甫酈出奔以後,一直都在荀貞的左右,他對荀貞的所思應該是較為了解。荀貞為何拜辭不受,陛下何不召他前來一問?”

被鍾繇此話提醒,劉協連連點頭,說道“卿若不提,朕卻是忘了此節。”便就傳令,召皇甫酈來見。

因為楊彪等公卿大臣有很多事想問皇甫酈,皇甫酈沒有跟著荀貞回去,而是留在了營中。

劉協的令旨下去,不到半個時辰,皇甫酈便即來至。

入到帳中,皇甫酈下拜行禮。

劉協說道“卿平身。”待皇甫酈站起,說道,“召卿來,是朕有一事不明,想問問卿。”

皇甫酈說道“臣敢問之,不知陛下何事不明?”

劉協就把他搞不懂荀貞為何拒絕車騎將軍之封的疑惑道出,問皇甫酈,說道“朕不明者,是鎮東為何堅辭不受朝廷車騎之封?”

皇甫酈說道“原來陛下是為此事疑惑。陛下,臣斗膽言之,臣以為,荀貞不願受此封,不奇怪!”

劉協說道“哦?卿緣何這樣認為?”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