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物機械

磐石號,指揮室。

周宇來回度著步子,一邊等待活體檢驗結果,一邊考慮後續的方案。

茫茫星海,好不容易遇到一顆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絕不能因為一些未知生物阻撓了“火種”計劃,實在不行就將這個外星物種抹去。

就在周宇醞釀作戰方案的時候,周小智突然出聲道:“指揮官,外星生物活體檢驗報告出來了!”

“嗯!快彙報結果。”周宇腳步一頓,抬頭看著指揮螢幕,迫不及待地問。

“指揮官,該物種生物機械物種,外殼為柔性金屬,基礎金屬:鐵,銀,鋁、鋅、錫……配比率分別為:11.21%,7.69%,4.19%……它們體內液體是由高錳酸、鹽酸、硫酸、硝酸、以及一種特殊液體混合的平衡,配比率分別為,22.4%,9.71%……該物種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繁衍,以金屬礦物為食……”周小智詳細向周宇彙報道。

聽著周小智的介紹,周宇不解地問:“生物機械,它們到底是機械,還是生物?”

“指揮官,它們既不是生物,也不是機械,而是用生物體或類生命體的全體或部分來,與機械元件組成的機械體,它與生物的區別是沒有自主生命,卻有生命反射。”史密斯教授提周小智解答道。

“是的,生物機械大部分融合了生物和機械的優點,並克服了它們的一部分缺點,比如生物的壽命短、訓練週期長、易犯錯生病等,普通機械能耗大、功率小、需要經常維護,是一種有別於生物和機械的物種。”周小智補充道。

周宇面色一變,看著周小智問:“生命機械,這麼說它們不是自然誕生的物種,而是被製造出來的?”

“指揮官,自然誕生機率很低,不到萬分之一。”周小智回答道。

周小智的回答間接承認了問題的答案,周宇當即沉下臉來。

“指揮官,這顆星球恐怕還存在著我們不知道的文明。”史密斯教授苦笑地說。

聞言,周宇頭皮一麻,剛才還想著消滅這種生物,那知道它竟然是被製造出來的,這下麻煩大了。

周宇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下心情。

“小智,製造這種生命機械的外星文明具備什麼樣的科技水平?”周宇看著周小智,追問道。

“指揮官,該生物機械物種具備覓食生長,自我複製,危險躲避……等生物本能,生命與機械結合的技術非常完美,超乎了小智的能力範疇,該文明其他領域的科技水平,缺乏資料,無法全面分析。”周小智回覆道。

聞言,周宇臉色一緊,不解地自言自語起來:“這麼多年,我們沒發現它們,它們是在觀察我們嗎?不對啊!如果這樣,它們現在冒出來幹嘛?”

……

聽到周宇的疑問,現場眾科學家,以及軍官們,一個個皺眉深思了起來。

幾年時間,他們已經對水藍星進行了地毯式搜尋,根本沒有發現智慧文明在這顆星球生存的痕跡,但是,這種生物機械物種卻是被製造出來的,這下問題嚴重了。

“指揮官,整片大陸已經被我們翻遍了,沒有文明存在的跡象,當務之急,是對地下世界進行勘察,將這個文明找出來。”張恆少將提議道。

“指揮官,我覺得我們不要招惹它們才是,畢竟我們只有一艘磐石號。”史密斯教授提醒道。

“我也這麼覺得,它們只是在驅趕我們,並沒下死手,否則士兵們不可能全員退出基地。”副指揮官-李銘看著指揮螢幕,補充道。

“指揮官,雖然不清楚它們生存模式,不過,它們沒有太空作戰能力,我們完全立於不敗之地,所以,我建議對它們進行全面瞭解。”張恆少將看著周宇,強勢建議道。

周宇目光在眾人掃了一圈,面色嚴肅地點頭道:“不管怎麼樣,水藍星我們不能放棄。”

“小智,增加1000組鐳射鑽地機,投放機械部隊,全面勘察這片大陸。”周宇看向周小智,下令道。

“遵命,指揮官。”周小智欣然應命。

“磐石號全艦進入戰備狀態,沒有特殊情況不得脫離崗位!”周宇看向所有人,下令。

“遵命,指揮官。”眾人看著周宇,齊聲應命。

很快,磐石號全艦進入高度緊張的戰時狀態。

……

遙遠的未知星域,磐石號即將對上某種未知文明,未來處境不得而知,地球母星的人類文明則踏上高速發展的列車。

天空之城,星耀集團總部大樓-文明之巔。

豪華的辦公室內,周興坐在辦公桌前,心不在焉地聽著周小智彙報資訊,好像在等待著什麼來臨。

“……最後,藍極星生存基因疫苗已經完成35種,整個專案完工還需2年時間。”周小智看著周興,結束了彙報。

“嗯,時間還很充足!”周興點了點頭,繼續問:“最近其他專案有的大進展嗎?”

“老闆,如果沒有‘質’的突破,重點科研專案進展緩慢,不過,其他科學家近來取得了許多突破,比如:PET消化細菌,活晶體角膜,新粒子發現……等等,重要型科研成果3千項以上,小型科研成果數十萬項!”周小智彙報道。

聞言,周興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無比欣慰。

隨著增強人腦基因藥劑的運用,人類智力水平提升了一個幅度,雖無法做到大科學家輔助系統那樣變態,不過,全人類巨大的體量,效果很快呈現出來了。

任何科學不可解答的問題,都只是因為智商水平不夠罷了。

在解答前,先對其做出假設,各種各樣的假設,然後再用這些假設去一條一條分析,正如某些科學家所說,科學是最不怕失敗的,因為失敗往往代表著越來越接近成功之路,科學最怕的不是失敗,而是連失敗都找不到時,那時才是真正的絕望。

無論是從早期的古代經典力學,到集其大成的牛頓力學,萬有引力,再到相對論的橫空出世,再到量子理論,一系列科學成功與科學大爆發,可以說,科學家們是最不怕失敗的一群人了。

隨著全人類整體智商的提升,人類文明再次出現了一次科技爆發潮。

這次科技爆發潮是基於全人類,與16世紀以來,人類世界發生五次科技革命(兩次科學革命,三次技術革命)相同,而不是由星耀集團引領的科技潮。

提前進入星際時代的人類,人類文明的真實科技距星際文明至少差了四五百年的跨度。

依照最合理的科技前進分析資料,人類的文明應該是先登陸到離地球最近的衛星,也即月球之上,這一點在二十世紀中期達成了,接著,人類文明應該登陸到離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上,大概要在二十一世紀末期。

如果人類文明正常發展,不發生因為爭奪生存資源的大型戰爭,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那麼,人類文明應該在二十二世紀初期,製造大型太空站,再慢慢改造那顆衛星,形成一個對宇宙發射宇宙飛船的窗戶。

隨著宇宙港口的形成,人類初步適應了外太空生活,掌握太空生存的必備科技技術之後,才可能嘗試殖民離地球最近行星,比如火星,而這一切必須要到二十二世紀末期,或者二十三世紀初期才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