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5章 山腳下的破院子

畢竟同在一個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祖祖輩輩都是一個村的,不少人都沾親帶故的,一路來經歷了那麼多磨難,現在到了反而要分開了,心裡十分不得勁。

還是里正道:“都走吧,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我們這麼多人,難道還能給我們新建一個村子不成,想想就是不可能的事,行了,以後又不是見不到了,誰家有大事小情的一定吆喝一聲,我們都來,出門在外的,我們都是親人。”

眾人眼眶紅紅的,越往前走,慢慢的人就越來越少。

到了最後,只剩下周果幾家了。

他們是離縣城最遠的村落。

剛到村口,已經有很多人在等著了。

為一人,頭鬍鬚花白,背有些佝僂,瞧著比他們里正還老,應該是這個鄉的里正。

老爺子拿著煙桿上前,眼睛在他們身後的幾頭牛兩匹馬身上轉了轉,吧嗒吧嗒吸了幾口,這才道:“昨日縣裡就來人通知了,說是要我們安置幾戶南方來的難民,來吧,我們把屋子都給你們備好了。”

兩三句話就把事情說完了,說完揹著手就走了。

前面的村民原本對他們有些好奇,待看清了他們身後那麼幾頭牲口後,原本靜默的人群慢慢的騷動起來,這年頭哪個村有一頭牛就已經是稀奇事了,這些個難民怎麼有那麼多頭,瞧他們還有板車,板車上裝的滿滿一車,也不知道是什麼。

這哪裡是難民啊,瞧著比他們還富有。

他們整個村還沒牛呢,一里也就共有兩頭,板車也不是誰家就有的,村裡大多數人家都沒有板車,南方來的難民真就是不一樣啊。

但不管怎麼說,村民們見著這些牛還是很開心的,這樣他們村就有七頭牛了,農忙的時候等人忙完了還能借一借。

當下大家非常熱情,給人帶路,介紹村裡的情況。

周果跟周大倉走在最前面,聽說這個村不大,有四十多戶人家,大多姓王,還有少些吳姓,劉姓,隔壁有一個集市,每月縫五趕大集,附近幾個村都在那兒換東西。

村民們帶著他們從村頭走到村中又走到村尾,到村尾有一戶破爛的土房子出現在眼前,兩間蓋著茅草頂的土房子,院子裡圍著的籬笆早就已經不在了,牆邊掉了一堆的土,都是牆皮,好在還算完整,頂也是完整的,再蓋些茅草就差不多了。

里正揹著煙桿道:“這戶人家以前是村裡的老兩口住著,老兩口一輩子無兒無女,去了之後村裡就將這房子收回了,現在剛好就分於你們,你們自己分去吧。”

“那我們住吧。”隔壁縣趙姓人家選了,他們家五口人,老兩口跟一家三口,兩間剛好夠住。

眾人點頭,這家人就留在這了。

村裡人留下了一些給他們幫忙。

又往前走了一段,碰見一處更加破敗的三間土房子,屋頂的茅草都不知道哪去了,三間房其中一間的牆塌了大半,也就兩間勉強能住,“別看這屋子破敗,也才敗沒兩年,關鍵是裡面寬敞,稍微修一修就能住了,不用大修。”

寬敞,隔壁縣一家十口之家要了。

里正在前面吧嗒吧嗒抽菸,抽了幾口就道:“你們分到我們村也好,村裡剛好有空下來的屋子,雖然不是很好,但只要修一修就能住人了,不像別的地方,還得重新起屋子。”

周果一行人點頭,還真是,一進村就有現成的屋子住。

一路往前去,又安置了三家。

最後只剩下老爺子跟周果一家還有王長生一家了,王錢氏獨自帶著一兒一女,兒子王長生,女兒王小花。

老爺子是一定會跟著他們住的。

里正帶著他們往前去,過了一座石橋,來到一座小山前,小山不大,山腳下一左一右坐落著兩個院子。

兩個院子跟之前的大差不大,都是土牆茅草頂,一個四間正房,東廂搭了個柴房,年久失修,頂都垮沒了,原先三面有蘆葦編成的席子早已經殘破不堪,院裡雜草叢生,房子頂上東塌了一塊,西塌了一塊,沒塌的上面還長出一叢叢綠色的草來。

大門都不知道去哪了,幾面牆上都塌了,露出一個個大洞,也不知道這樣的屋子要怎麼住人。

但這院子環境還不錯,背靠山,出門右拐走不多遠就是小河,屋子周圍空地都挺大的,到時候可以開出來做菜地。

屋子夠多,四間,外面一間搭了個灶,剩三間臥房,李氏打算著老爺子跟周大倉周谷一間,三個男娃子一間,她帶著閨女跟李來一間,剩下的那間讓周杏母女兩住,剛剛好。

“成吧,那我們就要這座了,先把屋子周邊的雜草收拾收拾吧。”李氏擼起了袖子,要了這座破敗的院子,那邊那座好的還是留給他們母子三人吧。

里正用熟悉的話語介紹道:“這座院子是村裡的老房子了,原先住這的人全家搬走了,幾十年從沒回來過,村裡就收回來了,破是破了點,但好在夠大,有四間,你們往後自己個得空的時候修一修,整一整,也算是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了。”

相離大概一里路的,另一座小院只有兩間屋子,但情況卻比這邊好多了,什麼都是齊全的,連頂都沒塌,也就院子裡長了些雜草,大門也在,雖然不能跟村子裡現住的相比,但對比他們這一天看下來的,已經是情況好的了。

“這屋子小,但齊整,基本不用怎麼修,裡面也乾淨,原先是一個寡婦帶著一個閨女住在這,閨女嫁人了,把老母親也接了過去,老太太一年前沒了,這屋子就這麼空下了下來。”

王錢氏看了看自己的一雙兒女,不由得熱淚盈眶,這屋子不就是為他們準備的麼,她希望能在這裡,把自己的一雙兒女也給平安的拉扯大,給他們娶親成婚生子。

所有的人都有了屋子,暫時有了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一也算是有了個家。

雖然這個家是破了點,舊了點,不像樣了點,但是對於已經在路上流浪了接近兩個月的他們來說,能停下來不再奔波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別的就得靠他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