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丽平最好虚荣,对外在的许多不该注意的东西特别在意。她是那种可以在家吃的很差,但出门一定要精致有排场的人。
在以前那个一个月吃不了一两次肉的时代,孔丽平都还每次出门要化着妆,衣服不是卡那啥拉就是的确良,看到穿粗布麻衣的人眼神里的鄙视能溢出来。
张红英两三年换一次新衣服,和她相比,孔丽平跟她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人家每个季度都得换两三套。
打扮是一点,对于孔丽平那种自己没啥本事全靠着男人的人来说,能让她们虚荣的最大来源,便是男人。
以前冷湛在外交部当官,孔丽平是官夫人,和她往来的人无论心里是怎么个真实想法,无论是冲着冷家还是冷湛这个官,对孔丽平在面上那都是面子功夫做足的,让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就算是冷湛被降职转去了新闻部,于她来说都不是坏事。
现在的新闻部管的可不只是报社,一个电视台。
现在的许多单位分工还并没太过细致,很多都统管着整个大类别,比如新闻部,他其实统管着整个文娱这一块。
连电影电视的审核,对演员的管理,这些现在都归新闻部管。
搞文艺的,大多情商都比较高,也比较圆滑善专营。
别看冷湛在新闻部里没待多久,可想巴结他的人都能勉强凑一个连。
冷湛这人吧,虽然工作上不着调,但该避嫌的地方他还是懂的,因此就有人在冷湛那碰了壁了。
然后嘛,其它人便吸取了教训,冷湛那不好巴结,那就去巴结他的老婆。
所以冷湛是降职了,可对孔丽平来说,这个降职并是件坏事,她甚至日子过得比以前更舒坦。
每天都有人可着劲儿的巴结她、讨好她,那些人送礼还无所图,再也不用再像以前一样的啥礼都不敢收。
她每天做的事就是打扮精致的等着别人请她,每天要考虑的也不再是家长里短和家里的三瓜两枣怎么安排,而是今天应谁的约。
那日子舒服的哦。
可冷湛连新闻部的工作都丢了,这下不仅以前巴结她的人都不见了,认识的人还时不时来踩她一脚。
被捧得都飘的早忘了自个姓什么,这气孔丽平哪受得了?
从冷湛那知道冷湛想再回zf工作的机会已经几乎为零,孔丽平倒也没多难受,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好几个职位已经不低的机关工作人员还下海呢。
单位里上班工职就那么点,还不够她买套衣服的呢。
咱不稀罕,咱做生意去。
孔丽平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原因来于一个叫赵琳银的女人。
“赵琳银出生于安县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她父母生了七个女儿一个儿子,她是第七个女儿,也是家里长得最好看的一个。”
“在她六岁那年,王老拍六姐妹到安县取景,看到了赵琳银,觉得她很合适六姐妹里大姐的童年形象,在拍摄的过程中王老觉得她很有灵性,起了爱才之心。”
王老的好友正在筹拍一部抗战电影,里面有个小英雄角色,王老向好友推荐了赵琳银。
赵琳银是有点演戏天赋在身上的,两部电影让她成了小明星。
只是吧,那时的娱乐事业跟后来的娱乐事业可不一样,那时是特殊时期,娱乐事业经常一个不小心就会触到不能碰的地方,就拿翻译来说吧,很容易被定为有海外关系。
所以赵琳银虽然已经出名,也挺受王老和他好友的喜爱,但因为这俩自个拍个电影都得斟酌斟酌再斟酌的折腾很久,赵琳银也就没办法和后世的童星一样一炮而红后一直红下去。
可红了一段时间,享受了被追捧的那种虚荣感后,再让赵琳银沉浸下去老实的继续当她的重男轻女家的穷苦娃,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