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三四章 簽約圍甲

假如自己在一年之內能達到這個勝率,說實話李襄屏內心會非常滿意,他會認為自己的進步絕對稱得上是非常神駿——請注意,這一切還是自己不當主將的基礎上。

熟悉圍甲的都知道,圍甲4個臺次,一臺主將,一臺快棋,另外兩個普通臺次,而主將臺次的競爭,和其他3個臺次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在圍甲主將臺次能達到40%以上勝率,這就已經需要相當不俗的實力。

“這個……蔡叔,新賽季還準備讓我當主將呀?那原來的劉七段呢?”

“你是說小劉呀?不行不行,小李的實力雖然在國內也算不俗,但還是差點火候,總感覺老差一口氣似的,比如去年,他倒是一直擔任我們隊的主將,最後才下出個8勝14負,我們隊一直在保級圈裡掙扎,說實話他是要負很大責任的。”

“就你們隊那些個歪瓜裂棗,能保級都要燒高香了……”

李襄屏在心裡這樣吐槽一句。在這個時候,李襄屏回憶起老蔡這支隊伍,這是一支新隊伍,同時也是一支圍甲的魚腩隊伍。

而之所以成為魚腩,這倒不是老蔡他們捨不得投入,主要是國內舉辦圍甲其實還沒幾年啊,因此原先體制“體工隊”的痕跡還很重,棋手轉會制度不健全,流通不暢,大多數棋手,尤其是國內那些一流棋手,基本都被諸如“編制”這一類的東西所束縛。

比如常浩,李襄屏記得就在這些年,他所在的申城圍棋隊主教練就曾經公開對外界說過;大家都別想打常浩的主意,如果誰想讓常浩轉會的話,那非得申城市長點頭才行。

因此完全可以想象,像老蔡他們這種民營企業,在這年頭拉起一支圍甲隊伍,那麼在棋手資源方面就是個很大的問題,一流高手籤不來,至於有潛力的棋手——說實話每年學棋的棋童那麼多,光新初段每年就有20多位,誰敢篤定某位棋手就一定有潛力呀。

想到這茬李襄屏來勁了,別人不知道誰有潛力,可是自己卻不同呀,作為一名穿越者,他當然知道後世那些人能下出來。於是他嘗試著問道:

“那蔡叔,假如你今年真想保三爭冠的話,我認為我們這套陣容還是比較薄弱呀,不知道咱們俱樂部有沒有想過籤幾位有潛力的棋手?”

“想,怎麼不想。”

見到李襄屏居然關心起陣容問題,老蔡還顯得挺高興,他對李襄屏說道:

“現在你來了之後,我們的主力陣容算是定下來了,只不過每支隊伍還要有一到兩位替補呢,這個我們就還沒有,這也是棋協的硬性規定,襄屏你今天既然說起這事,那你這個世界冠軍也幫我們掌掌眼吧,看看籤個什麼人好。你等一下……”

說到這的時候老蔡還起身,進屋拿出兩本花名冊遞給李襄屏,李襄屏一看,一本是圍甲隊伍註冊棋手花名冊,另外一本呢,是國內全體職業棋手花名冊,李襄屏知道要挑人的話只能從後面一本花名冊上找,前面一份名冊意味著人家已經名花有主。

李襄屏還真的裝模作樣翻看起來了,說實話在最開始的時候,他是非常有信心,認為自己作為一名穿越者,找一名有潛力的小棋手當替補那還不簡單啊。可是當他真的開始尋找的時候,卻發現問題並沒那麼簡單。

想想也是,現在是2002年,國內以古大力孔二傑為代表的“小虎輩”棋手現在正好是20歲左右,因此說實話,這一撥最出類拔萃的那幾位,那當然早就已經名花有主,根本輪不到李襄屏來打主意。

至於更晚的“小豹輩”,現在卻還才十一,二歲,他們有的還非常稚嫩,有的乾脆就還沒入段,李襄屏根本就沒在花名冊上看到後世那些世界冠軍的名字。

而現在唯一冒出頭的“小豹輩”,那其實就只有“豹子頭”陳小強,不過就連他也還非常稚嫩,李襄屏依稀記得,他好像要到明年還是後年才正式參加圍甲。

不過既然想去陳耀月,李襄屏就隨口問了一句了:

“對了耀月呢,蔡叔覺得耀月怎麼樣?”

“哪個耀月?哦你是說京城隊的陳耀月呀,不行不行……”

老蔡把頭搖得像撥郎鼓:

“耀月當然不錯,不過哪裡可能簽下他呀,他可是京城隊的重點培養物件,被他們教練寶貝得跟個什麼似的,不行不行。”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