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五一章 我也要去當個傻瓜?

大家最多也就對一個橫店影視城有印象,稍微瞭解多一點的,那可能還會對懷柔影視基地以及象山影視基地有所瞭解。

事實上在國內所以影視城專案中,也只有這3個經營狀況算是良好。

而其他的,九成以上都是虧損,剩下一成勉強保本。

千分之三左右的成功率,這不是鳳毛麟角是什麼?

另外別隻看國內,在全世界範圍內看這類“文旅專案”,迪尼斯樂園算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文旅專案。

然而非常遺憾,主題公園型別的地產專案,全世界也只成功了這一家而已,包括咱們國家在內的全世界其他很多國家,在看到迪尼斯成功以後,都企圖複製這種成功模式,只可惜到李襄屏穿越之前,他並沒有看到其他同樣成功的例子。

這就是李襄屏不敢碰這類專案的原因。

不是說文旅專案不好,實在是這類專案太難成功,就算有極少數成功者,那基本都是特例——迪尼斯樂園能夠成功,那是人家接近百年的積累和底蘊。

橫店影視城能夠成功,那也也是種種機緣巧合,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累加在一塊,這才成就了國內第一影視城。

既然成功的都是特例嘛,那大家當然都知道,你就不能把這當成一種商業模式了,一種商業行為想要成為一種模式,那首先就需要具備可複製性。

很明顯,文旅專案基本就不存在可複製性,所以對於這樣一種概念,你聽過笑笑就可以,誰要真信誰就傻瓜。

真正的地產界行家,那是根本不會去碰這種專案的。比如李大土豪,他養一家仿古建築公司,其實在真實歷史中的那十幾年,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要麼就是類似“外灘源”這種專案,要麼就是國內大大小小的影視城。

然而這家子公司的定位就是幫人家打工,幫人家幹活賺點工錢,這要讓李大土豪入股投資,他基本想都不想就拒絕。

別說是李大土豪了,就算是始作俑者撕蔥他爹大老王本人,他到處宣揚文旅專案這個概念,其目的也就為了騙取一些優惠政策,騙取一些稅收優惠,真正拿出真金白銀來做的專案少之又少,難得做了幾年做了幾個專案,馬上就被他轉手賣了,還美其名曰“輕資產”。

所以大家需要知道,別看在真實歷史中,2010年之後文旅專案的概念在國內非常紅火,然而真正熱衷此道的就兩種人:

一種是真正的傻瓜,這種傻瓜是真信這個概念,認為這是一種更高階的商業地產模式。

另外一種呢,其實同樣是傻瓜,不過是那種自以為是的傻瓜,他們還企圖炒作這種概念到股市去圈錢。

比如國內某民營影視公司姓王的兩兄弟,那就是典型的這種自以為是的傻瓜。

當然嘍,李襄屏突然在這個時候浮想聯翩,他在充當人老施人型落子器還在那浮想聯翩,那真不是他閒的蛋疼,也不是他思維太過發散。

因為他突然想到圍棋,想到圍棋和文旅專案的結合。

毫無疑問,圍棋當然也算一種文化,既然算文化嘛,那以圍棋做主題運作一個文旅專案,這種可能性存在嗎?

當然存在!事實上這種可能性不僅存在,並且在真實歷史中,國內已經存在這樣一個文旅專案——

國內另外一個頭銜戰“天元戰”,這個比賽創立之初,那還只算一個單純圍棋賽事,然而在辦了幾年之後,等這個比賽和江南某小鎮結緣,變成“同裡杯”天元戰,這其實就算是一個文旅專案了!

自從圍棋和同裡古鎮結緣,兩者真正做到了相映得彰,形成彼此依存的健康關係。

古鎮透過圍棋提升了名氣,做出了口碑,並且還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周邊的環境。

而圍棋透過古鎮,也尋找到一個比較恆定的贊助商,算是為這個專案的持久發展開闢了另外一條道路。

假如站在賺錢的角度,這個“同裡杯”天元戰並不算一個好的文旅專案,它別說不算爆款,連良好級別都談不上,最多隻是保本或者微利經營。

然而站在圍棋的角度,這卻算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專案了。

原因無它,因為這個比賽的存在,像是為圍棋尋找到另外一條生存之道,李襄屏認為“同裡杯天元戰”的存在,其意義不亞於任何世界大賽。

其實不僅是“天元戰”,就算李襄屏現在正在參加的“名人戰”,“群眾日報”也一直有意把它打造成一個文旅專案。

這從群眾日報幫這個比賽找的贊助商就能看得出來:

在早年的時候,都是什麼“健牌杯”,“馬鋼杯”,“白加黑杯”,然而從現在開始再往以後,那就變成“外灘源杯”,“永城杯”,“嫘祖杯”。

這後面三個,當然是有可能打造成文旅專案。

只可惜還是那句話,文旅專案基本都是特例,圍棋界就算有“同裡杯”這個相對成功的例子,可是到了“名人戰”這裡,即便是第一紙質官媒群眾日報出手,到李襄屏穿越之前,這個專案也沒能打造成功。

“……唉,剛鄙視做文旅專案的都是傻瓜,難道我這穿越一次,也要當一次這樣的傻瓜……”

當李襄屏升起這個念頭之後,這種想法不可遏制在他心裡蔓延。

而這種蔓延的後果,就導致人家老施順利拿下第3局之後,到了第4局李襄屏自己上,他卻形同夢遊,稀裡糊塗就敗下陣來。

“襄屏小友,你看這第五局……”

“定庵兄休要多言,”李襄屏現在已經是一臉黑線:

“那還用說,第五局當然是我上,我親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