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六七章 跨界題外話

李襄屏站在一個穿越者的角度觀察問題,他發現國內地產界的那些大佬們基本都具備兩個共有特點。

第一:大凡能在這個行業混出頭者,混到頂尖,混到全國知名,那這種人一定有相當強的政策敏感性,對時事政策的把握超乎常人——

這點可能會出乎很多外行人的預料,當然也不能怪大家,畢竟這個行業的整體名聲不怎麼好呀,因此在很多影視描寫中,甚至在很多正規官方宣傳中,那很少給這些人樹立一個好形象的,最常見的還是矮化或者黑化,這就給很多人造成一個印象:好像做房地產的基本都是一些粗鄙不堪沒什麼文化的土豪大款。

這當然不是事實。

事實上真正能在這個行業混出頭,那其他方面且不去說他,但是對時局的關心,對政策的把握,絕對要超乎外行人的想象。

這當然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自從在98年,咱們國家尋求變革,在那一年正式拉開了房改大幕,先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尤其在之後不久,把住宅產業當作刺激內需的支柱產業來發展。

那就註定這個行業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了。

當年政府開始實行統一收儲並出讓的土地管理政策,市場上開始有了大規模的拆遷。

換一種說法說,房地產這個行業,好像從那時候開始起就變成一場發展之間的博弈。

而經濟的發展其實也是一場瘋狂的城市化運動。

好了不用再展開了,總之大家都清楚的一個事實,在國內做房地產其實是非常複雜的,政策不說是一日三變吧,但說“三月一變”肯定就不算誇張。

正是因為這個行業的政策性如此之強,所以你根本別去指望,一個缺乏政策敏感性的人,他能在這個行業橫衝直撞,像這樣的故事,那也只能存在於點孃的YY小說中。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拿香江房地產業來對比吧。實事求是的說,香江的地產業發展的比國內早吧?他們更成熟實力也算雄厚吧?然而大家都看到的,到了後世以後,國內排名前10甚至前20的房企,你能看到一家香江房企嗎?

這當然是看不到。

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他們做不到。

而這其中最大的差距,其實就在於對政策的把握方面,香江土豪永遠玩不過國內土豪。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早些年的時候,香江土豪還能仗著在資金方面的優勢在國內跑馬圈地。

可等到國內土豪慢慢崛起,等這些人一個個完成原始積累,那香江土豪再也玩不贏了,一個個選擇敗退,最佳方式也只能選擇和國內土豪合作,然後隱身在後面當二當家。

李黃瓜為什麼撤退?嗯,真實原因其實很簡單,根本不像網上那些外行說的那樣。在早期的時候,二代三代還是很支援他的,可是到他撤退那會,他其實已經得不到高層的支援了。

既得不到支援,玩政策又玩不贏國內土豪,偏偏像他這種人又不肯當二當家。

既然這樣,那他除了撤退其實沒有任何選擇。

所以當他撤退的時候,一幫外行人還在嚷嚷什麼別讓他跑了——這種言論無疑是非常好笑,事實上他的撤退對國內地產業沒有任何影響,最起碼大家看到房價照樣漲得飛快。

而國內地產界大佬第二個特點:翻翻中國房企老闆的奮鬥史,無一不會被貼上愛拼搏、好勝的標籤,但都自動忽略了另一個標籤:賭性強。

作為曾經的紈絝,李襄屏就親眼見識過,國內很多地產業的大佬們,他們每到週末,就會飛到澳門去賭錢。牌桌上煙霧繚繞,叼著雪茄的老闆悶著頭一眼不發的往中間扔籌碼,他們能夠做到一週都不出賭場的,一場下來輸幾個億眼睛都不眨一下……

想到這李襄屏再次把目光投向自家老頭子了:

“……嗯,自家老頭子畢竟是體制出身,所以他的政策敏感性還是不缺,唯獨這個賭性比不上人家呀,所以他就一直混不到最頂層,到最後也只能在中間層次一直徘徊……那麼又該怎麼幫他下這個決心呢?畢竟這個‘銀河灣’可是不用賭的呀,這可是已經透過我這個穿越者鑑定,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專案……”

李襄屏再次陷入沉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