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章 賽前的上午課

幾個人研究了一會方案後,張兆博和王思文兩個小胖子便脫離隊伍打探情報去了。要說他們倆,胖歸胖,也屬於肉乎受歡迎型別,跟其他班級同學關係都不錯。竟然還能打通其他班級女生的關係。

透過一番打探,知道了,一班的情況。要說一這班在高一年級,雖然學習成績排名不行,但是體育專案是屬於比較厲害的班級。尤其是這次青少年籃球比賽。一班的班主任老師可是很重視的。

聽說他們班級特意調整了課程。據說課間操之後的課程他們改成了體育課。班裡籃球隊下去練習籃球,班級其他人也去觀看跟著助威。

要說一班對比賽上心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班有兩個男生是專業玩籃球的,打球非常厲害,在初中時期就參加過學校組織籃球比賽。

而且一班的成績確實比較靠後。在體育專案中出彩,是個不錯的選擇,要是能有幾個同學被特招,對同學自己有好處。對班級的升學率也有好處。

要知道,一般來說學生的,體育越好,那麼,學習成績越不理想。可以說,這次比賽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能讓學習成績最末尾的同學,一下子被重點大學特招走。這對學校對老師對學生自己都是有著巨大的好處。

鈴鈴鈴,上課鈴聲響起,這節課是思想政治必修課,主攻方向是經濟生活。說實話高中的思想政治課跟王浩然理解的不一樣。

王浩然以為高中的課程還是國家掌控人民群眾思想,講解一些馬克思,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等等思想。

或者一些社會道德實踐之類的,在或者是國家政治和黨的展程序等等。結果真上了政治課,這教學內容,跟思想政治毛的關係也沒有。

就拿目錄來說,第一章,神奇的貨幣,你說說,歷史課講貨幣,這個可以理解,因為古代歷朝歷代國家展都離不開貨幣,行貨幣應用貨幣是任何一個王朝都不可或缺的手段。

結果一個思想政治課它也講貨幣。主要還是詳細的講。要說貨幣,不就是錢麼,要說錢,誰不喜歡,尤其王浩然家比較缺錢。可以說不只是王浩然喜歡錢。王家村上到村長下到3歲小孩,大家都喜歡錢。沒辦法實在是窮怕了。

結果這政治課第一節就講解貨幣,而且它還詳細的講,第一節,解開貨幣的神秘面紗,信用工具和外匯,第二節,多變的價格,影響價格的因素,第三節價格變動的影響。第四節,消費及其型別,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這些是第一章的內容,王浩然開學一個月就聽完了,第二單元。生產,勞動與經營,生產與經濟制度,展生產,滿足消費,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企業與勞動者,公司的經營,新時代的勞動者,投資的選擇,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股票,債券和保險。王浩然當初學這些內容的時候,腦子都是懵的,這講的都是啥啊,這跟政治思想有什麼關係。

今天的政治課已經講到了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個人收入的分配,按勞分配為主體,兼顧效率與公平。國家收入的分配,財政收入與支出,財政的巨大作用,王浩然看著講臺上的老師,今天講的是,徵稅和納稅,稅收及其種類,依法納稅。聽到這裡王浩然是最無語的。

尤其看著徵稅和納稅的標題,他也想徵稅,問題是他不敢啊!當然給他納稅資格也行,最起碼能給國家納稅的人,收入都得是納稅起徵點以上。

可是王浩然根本就沒有納稅資格啊,別說王浩然沒有納稅資格。整個王家村也沒有一個人是納稅的。前幾年沒修通路時候。一個家庭種地全年收入不會過四千塊錢。這還得是一個家庭的全年收入。

就這點錢,給誰納稅去啊。當然了要是真讓王浩然納稅,他指定也是不舒服的,好不容易賺點錢,還得給國家交一部分。他這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心理。就是自己在內心中膩歪著。這時候更是聽到老師講解依法納稅,王浩然呵呵的笑了了出來。

王浩然,你在下面呵呵什麼,看你半天了,你一個人在那陰陽怪氣的哼唧什麼。老師對不起,我注意,王浩然是剛才太入迷了,聽到徵稅和納稅他就來氣,沒控制住自己的表情,想的太投入。

畢竟他也想去徵別人的稅。至於讓他依法納稅,這個他自然的得這麼做,不過他家現在連依法納稅的資格都沒有。他想想就來氣。憑什麼可我們王家村一個地方窮啊。

下課後幾個小夥伴們又研究了一番對策,王思文和張兆博兩個小胖子也透過別的班女生打探出了一班的陣容。這高一班在體育專案裡也真是挺猛的。

12名球員楞是給湊齊了,不過要是說這12個人都是籃球健將,用屁股想也知道不可能。不過對方五個隊員可都是會打球的。而且還很專業,絕對不比周勇這個籃球燒友弱。

周勇在實驗班可以說是籃球第一人了。當然這個得是王浩然藏拙的情況下。周勇各方面能力都不弱,就是身材比較壯,感覺有點笨笨的不靈活的樣子。不過周勇,技術專業,籃球知識豐富經驗也多。

籃球可以說是他從小玩到大的體育專案。只是可惜,他家基因可能沒有點對,他父母就是個普通人,沒有特別高的,周勇身高也才一米七多。

他要是有個一米九多的身高,那麼可以肯定,他以後絕對是國家籃球健將。甚至能打到國外去玩個什麼nBa的。

鈴鈴鈴,這是今天上午的最後一節課課,下課後還有時間吃個午飯。不過為了不犯食困症,大家決定中午不吃了,直接比賽。

鈴鈴鈴,這是一節生物課,王浩然對生物課非常喜歡,喜歡程度可以說是不下於化學物理和地理。

說到生物,可以說是各行各業都離不開生物,生物也無處不在,按理來說,生物這門學科這麼有用,以後一定好就業。恰恰相反,真要是大學學了生物,專攻生物專業畢業的大學生,等他們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可是尷尬的緊。

社會上哪哪都離不開生物。但是就是不缺生物學崗位。要說這生物是真重要,就拿醫學來說,定然是離不開生物學的。問題是人家醫院招聘只要醫學生。

不要生物畢業的學生。話說進不了醫院,去個醫藥公司也行,問題是人家醫藥公司直接招聘藥學專業畢業的醫學生。其實生物學畢業不好就業,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個學科太大了。

如果非得形容一下的話,生物學可以跟宇宙學比較。宇宙有多少未解之謎。宇宙有多大。地球就是宇宙的一部分。那麼知道了宇宙有多大,就應該知道生物有微生物和細胞,甚至還有更小的。

所以宇宙有多大,生物就有多小。所以說研究生物等同於研究宇宙。要是具體研究不到博士好難有成就的。

宇宙學博士可能具體研究宇宙的某個星球。而生物學博士,具體研究的就是,遺傳生物學,或者是植物生物學,等等。因為生物這個學科太大了。

所以不學到研究生,博士,很難真正知道自己學習方向。更別說就業了。你都不知道自己研究啥的,怎麼找工作呢,難道利用微生物酵母做饅頭。這個崗位也不需要大學生啊。王浩然對生物學是有深刻理解的。他非常清楚的知道生物學是個多麼大的學科。

而高一的生物主攻方向是分子與細胞,可以說學好生物對於王浩然日後研異能,開新能力有著非常大的作用。開學到現在王浩然已經學習了,從生物圈到細胞,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組成細胞的分子,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遺傳資訊的攜帶者核酸,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細胞中的無機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膜,系統的邊界,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與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這節課老師講解的還是細胞。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從物質跨膜運輸的例項可以看出,生物膜對物質進出細胞是有選擇性的。為什麼生物膜能夠控制物質的進出?這與生物膜的結構有什麼關係?當年科學家正是懷著對物質跨越運輸現象產生的疑問,開始探索生物膜結構。

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19世紀末,歐文頓曾用5oo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過上萬次的實驗,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一樣,凡是可以溶與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於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於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2o世界初,科學家第一次將膜從哺乳動物的紅細胞中分離出來。化學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用,丙酮從人的紅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中一水介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的面積恰為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他們由此得出結論。細胞中的脂質分子必然排列為連續兩層!

除了脂質外,蛋白質也是細胞膜的成分。那麼蛋白質位於細胞膜的什麼位置呢?

2o世紀4o年代,曾經有學者推測脂質兩邊各覆蓋著蛋白質。但直到5o年代,電子顯微鏡誕生,科學家用它來觀察細胞膜。

1959年,羅伯特森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 亮 暗的三層結構,他結合其他科學家的工作,大膽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有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

電子顯微鏡下看到的中間亮層是脂質分子,兩邊的暗層是蛋白質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為靜態的統一結構。2o世紀6o年代以後,人們對這一模型的異議增加了,不少科學家對於生物膜是靜態的觀點提出質疑。如果是這樣,細胞膜的複雜功能將難以實現。就連細胞的生長,變形蟲的變形運動這樣的現象都不好解釋。

隨著新的技術手段不斷運用於生物模型的研究,科學家現膜蛋白並不是全部平鋪在脂質表面,有的蛋白質是鑲嵌在脂質雙分子層中的。

197o年,科學家用綠色熒光的顏料標記小鼠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分子。用紅色熒光的顏料標記人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分子。將小白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這兩種細胞剛融合時,融合細胞的一半兒綠色熒光,另一半兒紅色熒光。

在37c下,經過4o分鐘,兩種顏色的熒光均勻分佈,這一實驗以及相關的其他實驗證據表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在新的觀察和實驗證據的基礎上,又有學者提出了一些關於生物膜的分子結構模型。其中一九七二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動鑲嵌模型為大多數人所接受。

王浩然一邊認真聽著生物老師的講解,一邊放出意念觀察著自己體內。先是觀察到身體的血肉組織結構,又是觀察到骨頭內臟,又隨著血液流動觀看全身。

喜歡我能掌控宇宙從地球開始請大家收藏我能掌控宇宙從地球開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