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57板升城

宣府向京城預警,顯然是現了俺答部主力的蹤跡。

軍報到京後,訊息也如同旋風一般飛傳遍京城各大衙門。

這幾年,雖然邊鎮不時有緊急軍報送來,但是那都只能算小打小鬧,韃子出動的人馬多在千餘人上下,也就是襲擾邊堡,三千人以上的軍事行動都不多見。

這次宣府的急報直接說出俺答部主力,顯然又是數萬人馬的彙集,一場大戰似乎一觸即。

“善貸,你怎麼看?”

此時,翰林院花園裡涼亭中,一群翰林官圍坐在一起品著茶,聊著天。

以往這裡聊天的內容當然是經史子集、詩詞歌賦,不過在今天,他們的聊天內容卻是轉到了宣府那裡。

是的,在宣府外現大批俺答部騎兵的訊息傳開後,很多人才恍然想起,最近的一次和俺答部的大戰還是在多年前,不正是他們那位年輕的同僚指揮的嗎?

所以,趁著無事,許多人就把魏廣德拉到涼亭來,喝上一壺茶,問問他對宣府時局的看法。

看著眾人期盼的目光,魏廣德甚至在同僚中還看到了張居正的身影。

也是奇了怪,今天他居然沒去國子監,而是跑回翰林院來了。

魏廣德知道,隨便湖弄怕是湖弄不過去,於是急忙擺擺手說道:“這訊息我也是剛知道,還沒去想太多,在這裡我就先說說自己現在能想到的,有什麼錯漏大家也別見怪。”

“快說快說,我們都想聽聽你的看法。”

“對對,時間緊迫,有些錯漏也是正常的,你說我們聽,完了大家再討論。”

“嗯,查缺補漏,正該如此。”

看著旁邊張居正也是捋著鬍鬚在那裡點頭,魏廣德只好繼續說道:“宣府那地方,估計你們都沒去過,我也只是去過一些地方。

不過那會兒在宣府,聽人說起宣府範圍內,長城綿延百里,大小關隘十餘座,民間有話說的好,‘只有千日做賊,那有千日防賊’的。

城關太多,不好防。

我聽那些邊將說的,韃子騎兵沿著長城一路跑,現防禦漏洞就攻城,長城防線看似固若金湯,其實不過徒有其表,一點破則全線破。”

說道這裡,魏廣德就搖搖頭。

上次跟著唐順之出門,回來的奏疏上雖然也附和了修邊牆和穩民生的意見,可是也在其中提到長城防線的弱點,那東西耗資甚巨卻價值不大。

只是修長城乃是國策,魏廣德自認為改變不了什麼,至少在沒有成熟的熱武器問世,讓步兵擁有對抗騎兵衝擊前,用長城遲滯敵人的進攻還是需要的。

“你的意思是,宣府怕是守不住,韃子又會打進來?”

有機靈的官員立馬就察覺到魏廣德的分析,馬上開口問道。

“這些年邊關的戰報大家或許都看過,不過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這兩年韃子對邊鎮的騷擾,形式上已經有些改變,特別是宣府和薊鎮方向,他們屢次使用鉤杆攻城法,利用軍堡城牆低矮的弱點,可以快攻破軍堡城牆。

我記得,薊鎮曾經上過奏疏,說那是白蓮教餘孽丘富、趙全他們給俺答汗搞出來的新式作戰法,可恨至極。”

所謂的制鉤杆攻城堡之法,其實就是製作頂端有彎鉤的長杆,彎鉤鉤住城牆,韃子順著杆子往上爬的方式破城。

對於像京城這樣城高牆厚的大型要塞當然不行,但是邊鎮軍堡的城牆大多低矮,倒是可以用此法快衝上城牆。

魏廣德說這些,其實就是在提醒同僚,韃子現在不僅可以破長城,還可以快攻破長城內外的軍堡城寨,讓整個長城防線失去防禦、牽制作用。

所謂的長城,其實並不是後世看到的只有一道孤立的城牆沿著崇山峻嶺蜿蜒而立,長城除城牆外,還包括分佈在城牆內外的壕塹、鎮城、營堡、城寨、墩臺,是一種立體防禦體系。

修築邊牆時,往往從牆外取土,從而在邊牆外形成了一道壕塹,相當於城牆的護城河,增加了北族騎兵越界的難度。

在北族騎兵進犯之時,將附近民眾、牲畜、物資收容進鎮城、營堡、城寨、墩臺,實行堅壁清野的戰術,防止人口、物資被北方族群搶掠,實現阻止敵軍的戰略目的。

以前這些邊堡不易被破,但是最近兩年不時有邊堡被韃子攻破的戰報傳來,只不過這樣的資訊被大多數人忽略了。

以前韃子打邊堡,只有使用突襲戰術,在明軍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以騎兵的度衝入軍堡,而軍堡一旦有了準備,衝不進去則會陷入僵持,一點點消耗守軍士氣和器械後尋找弱點攻城。

韃子過了長城,可只要明軍軍堡還在,依然具備牽制作用,讓韃子無法大舉深入。

“善貸的意思是,若是讓俺答部進來,怕又是一場大戰?那麼宣府請求薊鎮兵支援的請求應該支援了?”

這時候,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張居正忽然開口問道。

他理解了魏廣德話裡的意思,現在的俺答部戰力又有提高,這次集合大軍前來,怕是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九邊都該動一動了。”

魏廣德點點頭說道。

就在京城官員們議論宣府軍報的時候,大同鎮城裡一場秘密會議也正在召開。

這裡是大同巡撫李文進官邸,屋裡人不多,除了巡撫李文進外,還有就是大同總兵官劉漢和原任總兵俞大猷。

此時劉漢對著巡撫李文進大聲說道:“葛總督那裡只是讓我們調集人馬隨時準備支援宣府,李大人卻想帶人出邊牆,一旦葛大人那裡下正式調令,我上哪找兵馬過去救援宣府。”

劉漢口中的葛總督就是現任宣大總督,都御史葛縉,此時他人在宣府,一邊向京城出急報,也沒忘記命令讓大同軍做好準備,隨時支援。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