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三章 聞人龍的挫敗與鬥志

受體理論很容易讓人想到,那如果用一種相似的化學分子,佔據了所有的受體,豈不是就能阻止該受體發生作用?

就好像將一塊形狀相似的橡皮泥塞進鎖孔,就能堵住該鎖,從而讓真正的鑰匙無法插進來,起不了作用。

這塊形狀相似的橡皮泥就是拮抗劑。

化學分子是立體的,這就導致一些結構上的細微變化會使一種藥物變成拮抗劑,或者使得拮抗劑變成藥物。

例如,嗎啡是一種興奮劑,若是把嗎啡分子的甲基改換成烯丙基,那它就變成了一種有效的拮抗劑烯丙嗎啡,不但不會讓人產生興奮,也不能鎮痛,反而能夠阻止嗎啡或者其他阿片類藥物產生效用。

它把嗎啡從受體中擠出來了,擠佔了受體的位置,使得嗎啡無處發生作用。

胖子想要研究的凝血因子拮抗劑也是基於同一個原理。

只要將藥物分子結構做一些細微的改動,就能從止血劑中獲得一種拮抗劑,從而得到一種全新的抗凝藥,對靜脈血管血栓起到極大的抑制作用。

胖子當時想到這個主意的時候,激動得差點從電腦前跳了起來,他當即就拿著研究發現去找聞人龍申報專案。

聞人龍對他的創新思維大加褒獎,幾乎是立即就同意了他的申請。

這屬於AI製藥實驗室的第一個自主研發新藥專案,而且是全新的心腦血管領域,於是獲得了極大支援。

胖子帶著五個博士,一共六個人組成了新的攻堅團隊,全力研發創新抗凝藥。

然而,專案一開始,進展並不順利。

由於要將所有相似結構的藥物分子都合成出來,再一個個檢測效果,而同樣的碳氫氧,即便以同樣的方式排列,效果實際上卻並不一樣。

總體來說,工作量非常大,光是分析不同藥物分子之間的細微結構,就要了這六人的老命了。

他們只能求助於聞人龍,在他的幫助下建立起AI模型,對不同藥物分子結構進行篩選,再預測其作用。

如此一來,工作量總算降到了六人能夠勝任的範圍之內。

到了後來,有了公司提供的AI軟體,工作進展迅速起飛。

終於,在半年的艱苦努力後,篩選出了三種相似結構的拮抗劑。

不過,這段時間,他們又遇到了困難。

篩選出來的三種拮抗劑在電腦中預測的效果很好,但是實際測試中卻大相徑庭。

明明原理是正確的,資料也沒問題,卻總是和現實有很大區別。

這一定是模型或者演算法哪裡出了問題。

他們總結出了問題點,但總是搞不清楚哪裡有問題。

已經耽誤了半個月了,都不能完全解決,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實在耽擱不起了。

胖子咬了咬牙,打出一份資料,起身朝著聞人龍的辦公室走去。

“咚咚咚!”

“別敲了,王勇,聽聲音就知道是你,快進來,到底什麼事?”

聞人龍一臉不耐煩地喊著,雙手依然不住揮舞,在機械鍵盤上留下一團殘影。

胖子王勇進來後,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擠出一個笑容。

“老大,抗凝藥專案上,我們又遇到了問題,AI模型的資料總是跟實際測試有很大出入,我們怎麼也想不通,所以找您看看到底錯在哪裡。”

聞人龍接過資料,一臉嚴肅地看了起來。

王勇撓了撓頭道:“我們都覺得是演算法或者模型處理得有問題,但是都不知道是哪裡。”

聞人龍斷然開口道:“不是演算法和模型的問題。是測試實驗的問題。”

“啊?是我們設計實驗的問題?”王勇頓時傻眼了,他們六個人一起設計的實驗,前期測試也一直都沒問題,所以都沒往這個方向想,一直覺得是演算法的問題,這下可徹底懵逼了。

轉念一想,對哦,這演算法和模型都是在老大指導下做的,那肯定是不會有問題。

自己八成是傻了,才沒往實驗設計有問題這方面想。

王勇老臉一紅,心裡卻鬆了口氣,其實他本來是想跟隊友一起靠自己解決的,但是半個多月廢寢忘食地研究,都沒能搞定,只好再次求助於領導,沒想到一下子就有了眉目。

聞人龍看著看著,皺起了眉頭,他拿出一支筆,開始在辦公室的寫字板上寫寫畫畫了起來。

王勇在一旁認真看著,大氣也不敢出,不過他越看越是迷糊,只覺得聞人龍寫的東西隱隱蘊含著某種道理,卻怎麼也不太明白。

五分鐘後,聞人龍停下書寫,指著中間某一處道:“你們設計的實驗流程有點問題,這裡要改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