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章 終於要成親了!

男人與女人關注的地方會有明顯的傾向性的不同, 譬如李忠趙誠,兩人的關注點都在自家大爺還有大爺所在縣城上頭, 當然, 小爺白胖招人疼,明顯大奶奶養的很好,這也很讓人欣慰啦。他們都是二門外當差, 聽說過大奶奶如何彪悍, 在北疆這樣的地界兒, 原本兩人挺擔憂小爺受苦, 可孩子一看就是壯實肥碩的大胖小子,他們也就放心了。

至於兩人媳婦想的什麼大奶奶有心眼兒,身邊平頭正臉的丫環都沒一個, 皆是歪瓜劣棗,會降伏人啥的,李忠趙誠根本沒那想法。就是大爺大奶奶成天拌嘴的時候, 大爺也沒要府裡丫環服侍, 如今大奶奶生了小爺,這樣招人疼的大胖小子, 大爺哪裡還會有旁的想頭。

女色這方面, 男人最有發言權, 有時真不看身邊丫環如何,倘是那花花心腸的,就是灰頭土臉的也能拉炕頭兒上去,倘是他家大爺這樣的正經人, 就是天仙絕色擱跟前,也不多看一眼的。

裴家男人都疼孩子,瞧瞧小爺都是大爺在抱,想當年幾個老爺小時候也這樣,老太爺天生就愛帶孩子,哄孩子玩兒。

到大爺這兒,可見真是祖孫一脈相承了。

大爺大奶奶情分即好,倆人也正是年輕,正當好生蜜裡調油的過日子,越發趁勢多生幾個小爺才好。

李忠趙誠都是官宦人家的老僕,跟著主人走南闖北也見過些世面,只看這縣城氣象就知他家大爺做官的本事了。如今太爺還在生大爺的氣,待以後祖孫和睦了,提攜大爺不過一句話的事。主要是大爺會治理地方,提攜起來好提攜。倘是那實在提攜不成的,就是官裡再大的官兒,你把他提上去有時卻是禍非福啊!

當然,這也是倆人自己的想頭兒,他們不過是僕人,雖則有些見識,卻哪裡知官場風雲,就他家大爺的政治立場,一輩子在北疆待著都是有可能的。

不然,裴老太爺也不能跟狀元孫子一刀兩斷!!

李忠家的和趙誠家的是晚上才見著了窈窈姑娘,窈窈姑娘現在也不是在相府裡掐尖要強、口齒不饒人的樣兒了,逢人見面三分笑,並不因在大爺身邊貼身服侍就驕狂的眼裡沒人那般。

就李忠家的和趙誠家的兩個管事媳婦說,這窈窈倒是招人疼了許多,莫不是因著在大爺身邊失寵,人也和氣了。

趙誠家的請她到自己屋裡坐坐,窈窈笑著去了,說,“我在鋪子裡,也不知兩位大娘過來。”又問路上可好。

兩人都說好。

窈窈看過分派給她們的院子,笑道,“在縣裡不能跟咱們府裡比,這是縣衙最好的客院了。”聽的趙誠家的心裡發酸,拈著帕子擦眼角,“大爺金尊玉貴的長大,如今竟住這樣的屋舍,我一想到這兒,心裡就針扎一般。”

窈窈一笑,“大娘說哪裡的話,北疆這邊兒都是這樣的屋舍,就是往新伊城去,將軍大人的屋子也是這樣的白泥房。雖不比關內的青磚灰瓦好看,住起來實誠,我們這屋子冬暖夏涼的,可舒坦了。”

進得屋裡,窈窈也不讓趙誠家的招呼她,徑自倒了兩杯茶,先遞給趙誠家的一杯。趙誠家的接了,連忙請窈窈坐,全不似以往在府裡時管事媳婦和大丫環之間雞飛狗跳,拉著她的手說,“我來的時候,太太還特意吩咐讓我捎幾件得用的首飾給你,太太也記掛你哪。”說著拿出個漆紅的小首飾匣遞給窈窈,窈窈連忙起身行個禮,說,“不能在太太跟前磕頭謝賞,還請大娘回去幫我代個話,說謝太太記掛著婢子,還賞婢子這許多東西。”這才接過紅匣,笑道,“當初我也是硬著頭皮到太太跟前求的情,求太太允我在大爺身邊服侍。太太允了我,我一輩子感激太太。”

“這也是你的忠心虔,太太常說,大爺身邊兒那麼些丫頭,你是最好的。”趙誠家的垂下眼簾,笑問,“怎麼沒見你在大奶奶身邊兒啊,現在倒換了兩個眼生的丫環。”

窈窈一聽就知這位大娘的心動在了不該動的地方,她不想這些老僕自討沒趣。尤其如今窈窈自己管著個大鋪子,見識早非昔日的內宅小丫環,不願府裡因這些糊塗人生事,倒叫這些人說大奶奶的不是。窈窈笑,“大娘定也沒見著小財姐,小財姐現在管著奶奶的織坊,我現在則是管著布鋪。奶奶自己的產業,也不好叫旁的不知根底的管,是不是?”

趙誠家的這才曉得,窈窈是去外頭管生意了。別看當初白木香進了裴家門,裴家不許她再出門照管生意,畢竟相府大奶奶,還能去鋪子裡做掌櫃?叫人笑話!但是窈窈去看鋪子,趙誠家的就覺著,窈窈還是挺得大奶奶信重的,畢竟這些鋪子是大奶奶的私房,能叫大爺的大丫環去瞧著,可見對窈窈信任,也是真正把自己當裴家人的。

趙誠家的笑了起來,“可見大奶奶疼你,也信你。”

“大奶奶為人極好,大娘也知道,我以往哪裡識字,算盤、帳簿那些更是兩眼一摸黑,也就是會端茶倒水的一些事罷了。都是大奶奶教的我,不然我哪裡管得了鋪子。如今小圓小雀,都是大奶奶從孤獨園挑的,她們也都是可憐人,大奶奶心善,想著家裡要用人,就去孤獨園看了看,挑了她們兩個。每月大奶奶都會往孤獨園捐米麵,今天還去廟裡捐了一幅丈高的‘南無阿彌陀佛’的印絹畫,眼瞅就是中元節了,這也是大奶奶的心思。”

趙誠家的這才知道小圓小雀的來歷,既是孤獨園出來的,也叫人感慨。越誠家的道,“也都是可憐人,只是相貌不雅,在外服侍就不大體面。”

“您可不知道她倆多能幹,小圓裡裡外外的管著後宅的一應大小事務,一根針的事她都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小雀更是手巧,如今會一百八十道菜,不管什麼菜食,她瞅一眼就能學會。什麼菜怎麼做,有時就是見不著,旁人略說一說做法,她自己也能琢磨出來。可是個能幹的丫頭。”窈窈笑,“小雀這手藝,咱們縣最大的飯莊都說了,要是她過去,不是拿死工錢,按分紅給她。可咱傢什麼樣的家門,大爺在飯食上一慣講究,她也是相極知恩的人,只說在府裡服侍,哪兒都不去。”

“好!是個好丫頭!”趙誠家的拍著大腿讚道,對小圓小雀兩個“歪瓜劣棗”也大為改觀。

她又打聽起大爺大奶奶來,還隱諱的問,“先時聽說大奶奶有了身孕,大爺身邊兒就沒添兩個服侍的人?”

窈窈心說,太太都沒叫你帶人來,你打聽這個真多餘。窈窈還是道,“這您還不知道啊,大爺豈是那樣的人,以往咱們府裡多少丫環,大爺也沒瞧上哪個?大爺跟大奶奶恩愛的很,您可別在大爺大奶奶跟前提這話,大奶奶那性子……”

趙誠家的連忙說,“我哪裡會說這個,就是怕大爺受委屈。我看小爺身邊兒一個奶媽子都沒有,都是大爺帶著小爺。”

“咱們小爺也是個有脾氣的,他就不吃第二個人的奶,找奶媽子來也沒用,大奶奶這做親孃的,不比奶媽子好。就是咱們大爺,平時在衙門理事還罷了,一回家就抱著小爺玩兒,有時連七老爺都搶不過大爺。沒見過這樣愛孩子的。”窈窈笑,“大娘您就放心吧,我看大爺大奶奶這樣好,過不了個一兩年,咱們老太太、太太又能聽到喜信兒了。”

趙誠家的合掌大笑,“那敢情好,就是我們也盼著哪。”又誇縣城好,窈窈說,“您這是如今來瞧著好,我們剛來的時候,比這會兒稍晚些,已經開始下雪了,那會兒縣裡哪裡有如今的熱鬧。城牆是破破爛爛的,街上坑坑窪窪,一半兒的人都住土窩子,一下雪街上見不著幾個人。大爺到了後,修城牆修街道蓋屋舍,大奶奶收棉花收羊肉織布織地毯做靴子,又教給縣裡人做菜的手藝,慢慢的人才多了。大娘你們頭一天來,暫歇一歇,明兒個出去瞧瞧,咱們縣雖則是個小地方,可也熱鬧的緊。”

趙誠家的又打聽了些七老爺和親家太太的事,直待老晚了,窈窈都有些困了,才放窈窈回去歇著。

第二天窈窈在鋪子裡帶著夥計們打理生意時,見著趙誠家的李忠家的過來,兩個管事媳婦這才知道窈窈姑娘當真是長大本事啦,這鋪子有五間門面那樣大,窈窈姑娘手下見得著的就有五個夥計,有兩個小姑娘三個小夥子,都穿的乾淨整齊,招呼客人。

待兩人求了大奶奶的恩典,往大奶奶的織布作坊一瞧,就知道人家小財姑娘更是了不得,手裡管著三五百號人。

哎喲,大奶奶這可不是尋常的生意啊!

大奶奶待她們也挺客氣,一人發了兩張鞋票,說他們遠道而來,讓他們去靴子鋪領兩雙得穿的靴子,單的毛的隨便。還一人給發了十兩銀子,讓他們出去吃飯用。

對了,還得說一說這月灣縣的吃食。虧他們先時還想著,一出關外就是肉肉肉!成天吃肉吃的牙酸,月灣縣的肉食也很多,牛羊肉常見,駱駝肉也不稀奇,可人家也不是除了肉就沒旁的了。更兼有各式菌菇、各種野魚、另則菜蔬也不少,基本上帝都見得著的,這裡也都有。只是天氣較帝都冷一些,可就是在帝都,冬天也吃不上什麼鮮菜的。

還有這裡各式麵食,光燒餅就好幾十樣,你家烙芝麻餅,我家烤油酥燒餅,你家油酥燒餅,我家做起酥燒餅,另則如糖麻醬燒餅、羅絲轉兒燒餅、油酥肉燒餅、什錦燒餅、千層燒餅、老面燒餅、肉沫小燒餅……還有許多味道奇特的胡餅,另外帝都常見的大小餛飩、炸油餅、豆腐腦這裡也都有,至於北疆特色的烤包子、手把肉、炸果子、烤包子、酸奶角、血腸、油腸、羊肚……更是遍地可見。

這也只是小吃一類,大館子裡則是成套的大菜,如北疆的烤全羊、烤羊肉、手抓飯、烤魚等,如關內人更細緻的吃食,光羊的做法就有數十種,清燉爆炒做湯做羹,無不入口鮮嫩,好吃至極。

另則雞鴨禽類、魚蝦水類,既有香辣風味,又不乏清淡鮮澄的做法。趙誠家的李忠家的來月灣三五日就吃肥了一圈兒。

——

白木香近來與江南的絲綢大商賈談成一筆大生意,絲綢商人看中白木香染色的本事,尤其是印花,絕非尋常功力。白木香捐給平安寺一幅南無阿彌陀佛的貼金印花絹,大家不知道的是,白木香還印了一幅彩色的南無阿彌陀佛印花絹,一併捐給平安寺。這些絹是白木香從路過的絲綢商人錢大東家手裡買來的,聽說她要印佛像,錢大東家走南闖北,一向篤信佛事,錢都只收了成本價。

待兩幅絹畫印好,錢大當家立刻決定同白木香合作印花生意,他從江南運絲綢到月灣縣,白木色印花染色。白木香染單色的本事沒的說,她的染料早就賣到南方去了,只是印花本事一直不為人所知。她主要這幾年沒空,自從嫁給裴如玉,在裴家出個門兒都難,跟坐牢一般,後來又跟著裴如玉來北疆,建織紡就耗費了白木香巨大的精力,接著她又懷孕生小裴秀,坐月子養孩子也牽扯無數精力。

錢大東家問印花花樣的事,白木香說,“你出花板或是出花樣也行,我來出也可以。要按我說,除了百子被這樣固定的吉祥花板,其他每年每季都要出新板,不能總是樣式固定,我們今年夏天才開始印花布,有十六個花板,秋冬也要照著這個數目出。按著今年銷貨的量,賣的最好的前三個花板留下,明年再出十三個新板。”

錢大東家當即決定與裴太太長期合作。

趕上小九叔到了,白木香介紹小九叔與錢大東家認識,這就又牽了線,木香布如今進宮做了貢品,江南絲綢舉國聞名,織棉布的也有,只是遠沒有木香布精良,更無法與絲綢生意相比。錢大東家是想著,願意進一些上等木香布到他的鋪子裡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