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零五章 格格不入的三個人

盂蘭盆會乃是法會。既然是法會,自然不可能像蟠桃大會那樣只是眾人吃吃喝喝,法會,自然是要說法的。

既然是說法,自然是要有人為先。佛門之中,有資格在這種場合說法的,在西方二聖不出的情況下,自然只有如今的佛主,釋迦牟尼了。

雖然釋迦牟尼本為截教多寶,但是多寶化佛之後,便是佛門之主。且不提多寶本身作為通天的入室弟子,悟性自然是不差,而且化佛之後,釋迦牟尼作為佛門之主,受一門氣運加身,對於佛法的領悟本身就有著別人難以企及的優勢。因此,佛門之中,若單單隻論佛法修為,釋迦牟尼可以說的確是執牛耳者。因此,當釋迦牟尼開始說法的時候,西方諸佛,眾菩薩,八百羅漢,三千比丘,皆是全神貫注的傾聽,印證心中自己的佛理,此外,還有許多參與盂蘭盆會的修為並不是太高深的洪荒修士,也是沉迷其中,隱隱覺得西方佛法真是博大精深,不禁就有了想要入佛的想法——這便是佛法的度化之功了。

當然,對於葉玄等洪荒頂尖大能來說,自然不會受到釋迦牟尼說法的影響。但是,對於那些受到釋迦牟尼說法影響的修士,他們也是視而不見——只要不度化到自家門人頭上,這些洪荒修士,入佛便入佛了,與他們又有什麼干係?因此,這些大能都是隻管自己吃喝交談,其他的,卻都是不管。

釋迦牟尼的說法持續了很久。在釋迦牟尼說法的時候,佛門中人皆是沉浸其中,時而面露不解,時而面帶笑意,若有所得——幾乎所有人都沉浸在釋迦牟尼的說法之中。

然而,也並非是所有佛門中人都是這樣。

金蟬子沒有。

觀音沒有。

此外,還有一名年輕的佛門弟子也沒有。

金蟬子沒有,他從小被釋迦牟尼養大,一直跟隨在釋迦牟尼身邊,然而對於傳統的佛法,金蟬子一直都是有著自己的見解。雖然因為這種與眾不同的見解金蟬子被釋迦牟尼斥責過多次,但是金蟬子卻始終沒有放棄過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金蟬子遇到了觀音這位知己之後,金蟬子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觀音沒有。事實上,一直在追求著普渡之道的觀音,在遇到了金蟬子,瞭解了金蟬子的道之後,一切其他法理,在觀音眼中都變得索然無味了。在觀音眼中,金蟬子那看似大逆不道的佛理才真正有機會實現普渡,而傳統佛法,不提也罷。

那名年輕的佛門弟子也沒有。

他是接引最小的弟子,無意間與金蟬子還有觀音相識。然後,在瞭解到金蟬子的佛法之後,便沉迷其中。

他叫地藏。

在眾佛沉浸於釋迦牟尼的佛法之中,所有佛門中人的氣機幾乎都連為一體的時候,這三道清明的氣息在佛門眾人之中,便顯得尤為矚目。

當然,雖然矚目,但那也只是相對於其他佛門中人而言,因此,並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三人。然而,葉玄注意到了,因為葉玄的一番話一直暗中觀察著金蟬子的鎮元子還有紅雲自然也是注意到了。互相對視了一眼,鎮元子還有紅雲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訝然,他們很明白,在釋迦牟尼說法的時候,三人這種表現代表了什麼。

氣機與釋迦牟尼相容,便表示心中所學佛法,心中的理念與釋迦牟尼同源。氣機與釋迦牟尼不容,便代表著,心中的佛法理念,與釋迦牟尼並無相容之處。往小了說,便是金蟬子,觀音,地藏三人走出了與眾不同的道,往大了說,那便是金蟬子三人離經叛道,背棄了佛門的佛法。

然而,一位釋迦牟尼的親傳弟子,一位佛門之中地位然的菩薩,一位佛門二聖最小,但被譽為最為聰慧的弟子,離經叛道,背棄了佛門精義?

鎮元子與紅雲不禁看向了葉玄,卻只看到葉玄微笑不語,似乎早有所料。

葉玄注意到了,鎮元子還有紅雲因為葉玄的關係注意到了,一直關注著金蟬子的釋迦牟尼沒有理由沒有注意到。

感受到金蟬子身上那與眾佛的氣息截然不同的禪意,釋迦牟尼心中輕嘆——痴兒,你還是沒有放棄心中的想法嗎?

觀音怎麼想的,釋迦牟尼不關心。那是一個一心只有普渡之道的瘋子,他不想管,也管不了。地藏怎麼想的,釋迦牟尼也不關心,他是接引的弟子,他也不想過問。但是唯有金蟬子,他不得不管,也不能不管。

修為越高,越是能夠明白天道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這是他一手養大,親手教匯出來的弟子。他不能看著這個弟子在悖逆天道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所以,當說法停下之後,釋迦牟尼開口了。

“金蟬子,方才吾說法,觀你似有不同意見。不知你可有什麼話要說?”

釋迦牟尼一開口,不明所以的一眾佛門中人都奇怪的看向了釋迦牟尼。

說法之後,便是辯法論法。當然,說是辯法論法,但是實際上他們並不認為有誰能夠真的和佛主辯法論法。因此,這個環節,正常來說是眾佛菩薩向釋迦牟尼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然後由釋迦牟尼來為之解惑。但是現在,釋迦牟尼卻主動提問金蟬子,這卻是前所未有的。

釋迦牟尼沒有理會一眾佛門中人的目光,他只是看著金蟬子,目光中滿是深沉與期待。

他希望金蟬子能夠明白自己的苦心,他希望金蟬子能夠放棄那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然而,金蟬子只是靜靜地迎著釋迦牟尼的目光,坦然的走到了正中。

“啟稟我佛,弟子的確有話要說。”

看著金蟬子溫雅的氣度,以及臉上那抹輕淡但卻又堅定無比的毅然之色,釋迦牟尼的一顆心漸漸地沉了下去,與此同時,一股難以抑制的怒火從釋迦牟尼古井無波的心中緩緩升起。

他真的生氣了。

喜歡洪荒之我意由心請大家收藏洪荒之我意由心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