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五章 勇絕魚腸劍秘辛

對於像太子友這樣的人,安木還能說什麼呢,國仇家恨硬生生將仁慈和善的他『逼』成了一個惡魔,成為了殺人如麻的冷血羅剎,用如此血腥殺戮來藉慰上蒼的先人,下狠毒血咒,最終,隨著歷史的前進,王朝的更迭,越國早已消失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也算是了了他的一莊心願吧。

出於對太子友的可憐惋惜,安木將太子友的骸骨整齊放回原處,連棺槨裡那些價值連城的陪葬品他都沒有多看一眼,安木不想再去打擾太子友死後的安寧,生不能安享度日,死後就好好沉睡在這無盡的黑暗中吧。

“叮噹。”

放在太子友胸前的那把短劍與旁邊的金銀瑪瑙撞擊在一起,出清脆的響聲。

原本對那些陪葬品沒有多在意的安木,不由地拿起短劍,細細看了起來,短劍還未出鞘,便能感受到它的銳利鋒芒。

短劍的劍鞘並不奢華精美,倒是有點古樸的感覺,甚至可以說是有點簡單。

沒多想,安木直接拔出短劍,一道寒光閃過,透出冷冽的氣息,安木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出讚歎聲。

“好劍!”

寒光『逼』人,殺氣凜然,安木拿起短劍朝旁邊的石壁上輕輕一劃,霎時間在石壁上劃出一道清晰的劍痕,當真是鋒利無比,就算埋藏了幾千年還是依舊在出鞘的那一刻鋒芒畢『露』。

只見短劍只有二十多厘米長,並不寬大,在短劍的兩側各有著一條脊線,有點像魚腸,在春秋時期,這樣的設計有利於推刺的衝擊力,是專門用來破重甲的短劍。

難道這是...魚腸劍?

安木眼冒精光,這可是好東西,魚腸劍的大名估計全華夏人都不會感到陌生,名列華夏十大名劍之,被稱作是勇絕之劍。

有一個華夏人耳熟能詳生在吳國的傳奇故事,魚腸劍就是主角。

那是在公元前515年的一天,當時的吳國國君王僚正滿心期待地 等候著下人給他做一道美味,那就是傳說中的梅花鳳鯽炙。

這道梅花鳳鯽炙據說味道極其鮮美,因為它不是一般材料做出來的,魚必須是夏季最熱那天出水的太湖鳳鯽魚,燒烤的木材得用冬季最冷那天的雪梅枝,這樣烤出來的魚,陰陽和合,味道奇美。

那天,沒過多久,魚烤好了,廚師上菜了,據說菜一上桌,整個大殿滿屋飄香,吳王僚當時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一飽口福。可他萬萬沒想到,就在菜剛上桌的一瞬間,上菜的人卻突然從魚肚子裡取出

一柄短劍,猛地向他刺了過去。

短劍直『插』吳王僚的胸口,吳王僚瞬間斃命,而那個上菜的人也被吳王僚的護身侍衛『亂』刀砍死。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專諸刺王僚的故事,當時刺客專諸用的就是魚腸劍,又名魚藏劍。

安木腦海閃過這個典故,他萬萬沒想到,這把不起眼的短劍竟然是魚腸劍,驚喜中還有些意外。

相傳春秋時期,有一位鑄劍大師,名叫歐冶子,非常得有名氣,這把劍是他嘔心瀝血鑄造出來的,據說這把劍不僅鋒利無比,還透著一股令人生畏的寒光,寶劍出爐之後,歐冶子將它獻給了越王,成為了越王的佩劍。

越王得了寶劍當然很高興,可是有一天,有一個人卻對他說,“主上,此劍不可留。”這個人就是著名的相劍大師薛燭。

相傳此人能夠看到劍身上隱藏的資訊,他從這把歐冶子鑄造的名劍上看到了“逆理背序”這四個字,這是一把可怕的劍,臣子可以用它來弒君,兒子可以用它來殺父親,這是一把兇器,絕對不可留。

薛燭的話越王放在了心上,於是,他便當做是禮物送給了吳國的公子光,越王可沒安什麼好心思,有著他的陰險打算。

公子光對吳國王位虎視眈眈,在得到這把“逆理背序”的寶劍之後,他找來了刺客專諸,而專諸正是用了這把劍成功地刺死了王僚,公子光由此上位了,那就是吳王闔閭。

魚腸劍有名不僅是因為它來歷不凡,更是因為它確實是一把寶劍,據史料記載,王僚此人素來戒心很重,只要有外人在場,他一定是護衛不離左右,而且是一定身披堅甲,生怕別人刺殺他。

而王僚所穿戴的堅甲正是春秋時期最好的一種鎧甲,名叫合甲。這種合甲中間是密度很高的木胎,兩面貼皮,表面再塗上很好的保護漆,防禦力是極其強大,尤其是軀幹部位,甲片相當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