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四章 可憐人吳太子友

盛怒之下破壞了堆砌人頭蓋骨的祭臺,安木餘怒未消,甚至想要將這個白骨高臺都夷為平地,可是他轉念一想,過去奴隸社會和當今的世俗看法又怎能一樣呢,自己著實太過莽撞了,輕易就被憤怒遮蔽了雙眼,甚至他都有些懷疑是否地宮的血氣太盛影響了自己的情緒。

安木冷靜下來,稍稍平復了激『蕩』的心情,這時他才現他推倒祭臺後,在祭臺的背後竟然『露』出了一條幽深狹長,斜向下的地道,似乎是通向某個後室的通道。

一般來說,墓葬的地宮都有墓葬主人的棺槨,可是除了這個自己看到的馬車和擺放祭品青銅器的白骨高臺外,似乎就沒有了任何東西。

這一反常的行為不應該出現在如此宏大規模的地宮裡才對,那麼自己看到地宮的景象一切都是為了掩蓋這條通道,在通道之後的才是這個地宮建造的主要目的,只是不知道墓葬主人是否在裡面。

安木撥開散落在幽深通道口的凌『亂』頭骨,貓著身子向通道走了下去。

果然,安木走了不到五分鐘,就來到了墓葬後室,三座巨大的棺槨展現在安木面前,中間的那副棺槨明 顯比兩側的棺槨大的多。

墓葬後室並不大,棺槨就佔了整個後室的二分之一大小,周圍整齊地擺放著各種陪葬器物,有些已經腐朽化為塵埃,而有些則是保留了幾千年還依舊精美無比。

難道這就是這座墓葬地宮的主人所在?安木壓抑住內心的激動之情,他的注意力沒有放在那些價值連城的陪葬品中,而是慢慢的向棺槨走去,他想要解開這個墓葬地宮的主人到底是誰。

一般來說,古代的人下葬都會留下帶有他們身份記錄的物件隨身放在死者身邊,普通人家大多是在木簡上協商死者身份資訊。而貴族則是用更加精美的玉石記載,甚至還會帶有印章。

哀策,就是專屬於帝王后妃的身份證。

在帝王后妃去世之後,後人寫於玉石、木竹之上,送樣其生前功德的韻文,在上面會有墓主人的身份資訊,石刻上字字珠璣,精煉祥整,從上面的資訊就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到,墓主人生前的身份。

走到中央的那副棺槨前,安木原本還愁著如何開啟棺槨的蓋板,畢竟如此巨大的棺槨,槨板不是一般人能開啟的,沒想到,這副巨大的棺槨竟然沒有蓋板,讓安木好一陣欣喜。

近前一看才知道,這副最大的棺槨竟然是三棺兩槨,,身份不言而喻。

所謂的棺槨,就是由棺材和石槨共同構成,在棺材外面建造包裹棺材的石槨,棺材放在石槨中,在古代貴族的墓葬中,棺槨的層數越多,說明他的身份越尊貴。

在內棺中,赫然躺著一具身著寬大黑『色』華貴龍袍的骸骨,幾千年過去了,還能從這件龍袍上看出當時製作時的精美華貴程度,在骸骨周邊放著無數的珍奇寶物,珍珠瑪瑙,寶石青銅器,琳琅滿目,簡直就是一個大寶庫。

最顯眼的是骸骨胸前放著的一把精緻短劍,有點像是匕,又比匕稍長,想必能夠被墓主人貼身陪葬留在身邊,這把短劍必然不同尋常,墓主人對它喜愛至極。

安木想從中找到關於墓主人的身份資訊,顧不得對墓主人的不尊敬,在棺槨中找了起來,但畢竟是已經逝去的先人,他還是保留著尊重,沒有肆意破壞墓主人的骸骨。

找了半天,並沒有找到記載墓主人身份資訊的哀策,甚至連能夠證明他身份的東西都沒看到。

安木不甘心就此放棄,將墓主人骸骨翻了過來,終於在骸骨的身下找到一枚鑲金銅鈕印章,可惜上面的字跡經過幾千年歲月的洗禮,已經有些模糊,除了有兩個字隱約可以辨認出是“吳”“友”外,其 他的都鏽蝕得厲害,完全看不出是什麼字。

“吳”“友”?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墓主人名叫吳友?那也不對,按照古代的文字的排列順序,“吳”是第一個字,而“友”則是最後一個,怎麼也不可能是吳友。

那會是什麼意思呢?安木苦思冥想了一番,還是沒有什麼頭緒,目光放在剩下的兩具棺槨上,既然 在這具棺槨上沒有找到任何有用的資訊,那在其他的棺槨裡能不能找到有用的資訊呢?

安木離開最大的那具棺槨,來到兩側其中一具棺槨,只見棺槨裡已經屍骨全無,早已風化,一套鳳冠霞帔,赫然出現在安木面前,寶石瑪瑙,金釵玉鐲滿滿當當地鋪在棺木的下方,饒是奢侈至極。

可惜的是,安木還是一無所獲,根本無法從其中遺留下的陪葬品中看出這些到底是誰,不過他對於是楚國諸侯王的墓葬的推測越來越不自信了,無數的疑『惑』縈繞在他腦海,從現的陪葬品中,絲毫沒有

現關於楚國的物品或者記載,更多的是早於戰國時期楚國的物件,甚至出現了刻有金文的銅器,只是那些金文太過於晦澀,難以解讀。

在最後希望的第三具棺槨中,安木很幸運,終於在這裡找到了與這座墓葬主人相關的資訊,那是幾根還未腐朽透徹的木竹哀策。

這是用大篆字型寫成的哀策,字數不多,透過解讀從上面的資訊安木瞭解到,這個墓葬並不是楚國諸侯王的墓葬,而是早於戰國年代的春秋時期的吳國墓葬。

安木搜遍腦海所知道的資訊,加上之前找到的那枚銅鈕印章,腦海中墓主人的身份逐漸明朗起來,吳國太子友。

他對吳國這位叫太子友的人並不是很瞭解,只知道他是吳王夫差的兒子。

吳王夫差的大名在歷史上可謂是響徹一時,沒有多少人不知道,最著名的還是與越王勾踐的傳奇恩怨,還有與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的愛恨情仇。

據史料記載,周太王生有三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季歷的兒子姬昌從小聰慧過人,伸手太王寵愛。周太王向傳位於姬昌,但根據當時的傳統應該傳位於長子太伯,太王因此鬱鬱寡歡。太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帶著二弟仲雍藉著給父親採『藥』的機會,逃到荒涼的江南。定居梅里(今江蘇無錫),創立了勾吳古國。

吳國起源於太伯和仲雍兩兄弟,經過十幾代人的努力,在被稱作延陵季子的季札不斷結交列國中取得蓬勃展,在吳王僚時期透過吳楚戰爭,一舉奠定春秋霸主基業,在闔閭時期,達到空前強盛,被稱為春秋五霸,威勢一時無兩。

僅僅過了幾十年後,因為吳王夫差的剛愎自用,驕傲自大,先是『逼』得伍子胥『自殺』身亡,後又被美人西施『迷』『惑』,將世仇越王勾踐放虎歸山,最終,被越王勾踐滅國,從此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作為吳王夫差的兒子太子友隨著吳國的滅亡,自然是生死不知,外界有很多中說法,一種說法是太子友被越王勾踐所俘虜。

公元前482年六月十一,越王勾踐伐吳。當時吳王夫差在北方參加“黃池之會”,想要稱霸中原,匡衛周室,太子友、王子地、王孫彌庸壽於姚出戰,太子友想再等等,沒想到王子地和王孫彌庸耐不住

對方的挑釁,匆忙出戰,竟然大獲全勝,俘獲了越過大將疇無餘和謳陽。

這場勝利讓他們對越軍不屑一顧起來,勾踐帶兵趕到,輕視越軍的王子地等人大敗,由此以後,太子友、王子地、王孫彌庸與姚於壽悉數被俘。

另一種說法是太子友並沒有被俘,而是被屠戮了。

太子友本身是一個仁慈和善的人,不喜歡戰爭和殺戮,也沒有逐鹿天下,爭霸中原的雄心壯志,和夫差的『性』格有著天壤之別,雖說伍子胥不斷地給他灌輸螳螂捕蟬的故事,但受到夫差的影響,他也認為越國不過就是吳國的附庸,越國的所有人都是他們的奴隸,絕對不敢來攻打吳國。

在夫差去黃池參加盟會,越王勾踐藉口要去黃池支援夫差,騙沒有絲毫戒備的太子友開啟城門,一陣『亂』戰廝殺,太子友身邊雖然有不少士兵保護,但寡不敵眾,無奈慘遭屠戮,太子友斃命當場。

無論是哪種說法,都是越國滅掉吳國後傳出來的訊息,民眾自然信以為真,多少年來,所有人都堅信,既然吳國都被滅掉了,太子友沒有活下去的希望,至少勾踐一定會吸取吳王夫差的教訓,絕不會像放虎歸山。

安木有些好笑,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未必真的可信,既然這裡是太子友的墓葬,說明當時太子友一定沒有被俘虜或者殺害,不然怎麼可能會擁有這麼一座豪華的墓葬地宮,只是礙於越國的強大,不得已隱姓埋名。

在棺槨後的牆壁上赫然立著兩面聚德的石碑,鑲嵌在牆壁內側,不仔細看還真現不了,安木一直將注意力放在這幾具棺槨上,也沒有注意到,這時他無意中才現,有些無語地搖搖頭,自己找了半天,竟然答案就在自己面前都不知道。

在石碑上,記載著太子友從吳國逃離之後的經歷。

在親衛士兵的掩護下,太子友偶然逃到了揚城附近的這座山上,現巨石林,便帶著眾人隱藏了起來,而用來祭奠和鑄造白骨祭壇的白骨都是越軍的屍骨,滿懷滅國之恨的太子友一改當年懦弱仁慈的『性』格,經常喬裝打扮,帶著手下僅存計程車兵,偷偷屠殺越國人,並將他們的屍骨個用來祭奠吳國死去的同胞。

過了許多年,眼見覆國無望,太子友帶著滿腔對越國的仇恨中死去,部下將太子友隆重安葬後便離開而去。多年屠殺越國人留下的白骨血『液』建成墓葬地宮,為的就是詛咒越國,以此來祭奠吳國先祖的在天之靈。

安木不禁咂舌,真是一個可憐人,心『性』仁慈善良太子友竟然在滅國後成為這樣的惡魔。

喜歡圍憶請大家收藏圍憶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