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1章 收入和支出

不過算來也正常,趙佶當政,每年能有一億兩千萬貫的收入,其中,江南之地貢獻過七成。

此江南、江淮經濟達之地盡在手中,內政十分清明,亦在鼓勵、開海貿,收入近億是應有之意。

“諸卿辛苦,國朝方有如此多收入!”方天定笑道。

劉韐搖頭,道“陛下莫急歡喜,且看支出。”

這氣氛破壞者,方天定啜著牙花子,翻到了支出。

軍費,七千五百二十萬貫!

很好很強大,八成多的收入用於軍事,簡直窮兵黷武啊!

然而沒辦法啊,天下未定,不把財政優先滿足軍中,還拿去建花園麼。

那樣幹,任憑你花團錦簇,最終也要成為別人的盤中餐。

軍費中,軍餉是固定支出,總計四千萬貫。

厚餉養軍,是故軍士勇於赴死。

實際上,趙宋也在大幅度提高軍兵待遇。

然而,執行力度是關鍵。

方明戶部撥下一貫錢,到軍兵手裡就是一貫錢,趙宋呢,雁過拔毛、層層刮油,一貫錢能剩四百文就十分良心了。

除了軍餉,武器、甲冑、箭矢、裝備、糧草等,都要花錢。

去年,各線作戰,總計花了三千萬貫。

剩餘的五百二十萬貫,包括了獎勵和撫卹。

好在撫卹金乃是分期付款,不然,賣了桓逸也湊不出更多的錢來。

除了軍費,官吏的俸祿計有一千兩百萬貫

相比軍隊,官吏的待遇其實不高。

比如基層的衙役、文書此類,每月不過四貫錢。

兩項固定的大頭開支出去,還剩下一千萬貫可用。

然而,總結餘是一千三百萬貫。

負的!

朝廷又欠了一屁股債。

沒辦法,新收之地,比如壽州、海州、徐州等地,被趙宋摧殘的厲害,朝廷不得不搭進去許多錢財,以賑濟百姓,恢復經濟。

比如海州一地,賑濟百姓錢糧十萬貫,提供無息或低息貸款二十萬貫,開設工礦、修整水利、道路耗資十五萬貫。

各地,視破壞情況,需要投資的在五十萬貫左右。

各地加起來,一共花了一千萬貫。

好在,這只是一次性投入,以後只要不遭遇大的天災,便會有收益入賬。

另外,教育支出八百萬貫。

確實不少,然而滿朝上下沒人敢嗶嗶半句。

這是劉民生、胡安國兩位特別關注的事,敢反對,不怕腳孤拐被打斷麼?

同樣,比較好的是學堂已經建好,書本亦已印,不會再有這麼多一次性投入,今年的開支會少上許多。

另外,各地扶危濟困、賑災、民生工程、運河維護、礦產開等,都要錢。

特別是從海外進口糧食,花了大幾百萬貫。

沒辦法,軍隊太多,戰鬥不斷,為保證糧食充沛,當然要進口。

施政就是花錢,錢花夠了,花到位了,統治自然穩固。

不過,想到欠瞭如此多的錢,方天定也感覺頭皮麻。

當然沒人敢找他要債,但是,事實上,這都是他姓方的債務,不還肯定是不行的。

好在,可以慢慢還。

……

感謝“nnsjfxs”兄弟的打賞支援,十分感謝!

喜歡水滸終結者請大家收藏水滸終結者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