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5章

夏老太太道,“成天就知道眼紅別人,什麼時候也叫別人眼紅一下你,你就不用再眼紅別人了。”

“我只這樣一說,難不成還真去眼紅一隻金鐲。”再說,那也並不是母親壓箱底的寶貝,夏姑娘笑,“我是怕母親白用錯了心,表錯了情,人家是親婆媳,母親這太婆婆,到底隔著一層哪。”

夏老太太冷笑,“親不親的,這世上的女人,沒有不嫉妒的。就是再親,趙氏也不會瞧著楊氏順眼。這東西慣有心機,你甭瞧她不聲不響,現在連個‘不’字都不說。她是還沒逮著說‘不’的時機,讓她逮著時候,作起來就好看了。”

夏姑媽拍她老孃的馬屁,“娘你現在還能掐會算了。”

夏老太太跟趙長卿作小伏低半日,心裡委實有些窩火,這火還沒出來,偏生夏姑媽趁熱灶的來挑撥,夏老太太便肥水不流外人田,肚子裡憋的火氣在了夏姑媽身上了。就聽夏老太太道,“我倒不是能掐會算,只是想著當初你吃了她那麼大虧,長了記性而已。”

夏姑媽那臉,給她老孃噎的一陣青一陣白,半晌方道,“這都哪年月的事了,娘你還提這個做甚。”

夏老太太冷笑,“哪年月也不晚?我說叫蓮姐兒沒事兒去她表嫂那裡賣個乖,怎麼就這麼難呢。自己拉硬屎,還想著別人來遷就你們呢。我直跟你說了,沒門兒!”

夏姑媽道,“小孩子要臉面,明兒我說說她就好了。”

夏老太太道,“是啊,小孩子都要臉面,這老的是不要臉的。”

夏姑媽又給噎個半死,好在這是自己親孃,夏姑媽倒盞溫茶給老孃,半是埋怨道,“娘,你這是怎麼了?”說話陰陽怪氣的。

夏老太太接茶喝了大半盞,擺擺手,“沒事,你去吧,別守著我了,心煩。”

及至此際,夏姑媽方看出,唉喲,原來老孃心情不大好啊。

趙長卿的心情便沒有夏老太太想像的那樣差,趙長卿回自己院時,夏文早回來了,笑,“祖母找你去做什麼?你再不回來,我都要去尋你了。”

趙長卿坐在丈夫身畔,笑,“老人家也沒什麼事,無非是想找人絮叨絮叨罷了。我不說你也能猜得出來,多勸著太太些吧。”

夏文便知與自己所猜的不差,“老太太又說楊家的事了?”

“楊家表妹也不是長住,怕是沒到過帝都,就咱們一家子親戚,硬著頭皮來暫住幾日罷了。”趙長卿道,“太太是做親姨媽的,難道還能攆出去?老太太是為老爺不忿,想到先時老爺吃的苦處,心下不悅,找我過去唸叨唸叨。”

夏文嘆口氣,“也不怪老太太生氣。”當初去西北,若不是宋嘉讓一路相伴,夏家人可能根本到不了邊城。那些苦,那些難,都是夏文親身經歷而無法忘懷的。

趙長卿笑,“要不常說,清官難斷家務事。”親戚之間的事,是最拉扯不清的,人世間沒有任何一種道理可以解釋。就如同凌二太太,趙家簡直煩透了她,她從廟裡出來厚著臉皮上門,淩氏也不能打將她出去。朋友之間絕交,割袍斷義即可,倘擱親戚身上,割啥都不頂用。

趙長卿問,“柳舉人為人如何?”

夏文道,“為人一時半會兒的哪裡看得出來,現在看著挺實在的。”

趙長卿沒再多說,夏文自己就已經叮囑管事平順快些給柳家尋宅院,不然,真是一家子彆扭。甭以為夏太太心裡多歡喜,夏太太是最矛盾的一個。對於楊玉芙上門兒,別人不多話,那是寬厚不計較。就算如夏老太太這般多話的,也算情理之中。唯有夏太太,那是裡外不討好。

夏家這種環境,楊玉芙也是個識趣的人,平日裡只管呆在桂香院裡,除非是隨著柳舉人出去看宅子,不然再不露面的。夏家在幫著找宅子一事上非常用心,不過十來天,便尋到了可心的宅子。一個個小四合院,十來間房,裡頭有些簡單傢俱,每月三兩二錢銀子的租金。

夫妻兩個尋到合適的宅子,就搬過去住了。臨走前,楊玉芙將做好的兩雙鞋,一雙送夏太太,一雙送趙長卿。夏太太瞧著鞋上細密的針腳,鞋面上繡的活靈活現的蝙蝠,心裡不知是個什麼滋味。

相比之下,趙長卿的反應就簡單多了,趙長卿一看便知,這位楊姑娘,肯定是極擅女紅的人。

紅兒見趙長卿細瞧楊姑娘做的鞋,不禁道,“大奶奶,我還是把這鞋收起來吧。咱有的是鞋,才不穿她做的這個呢。”紅兒是自趙家莊子上挑上來的小丫環,剛跟著趙長卿的時候不過十來歲,轉眼也成大姑娘了。她模樣只是清秀,為人極是機伶,如今永福管著家裡內宅的事,趙長卿身邊這些事便多是紅兒料理。不同於永福的沉穩寡言,紅兒是個愛說話的。

趙長卿笑,“收起來吧。”她本也沒打算要穿。

紅兒將鞋裹巴裹巴擱箱子底下,“我總覺著那位表姑娘不大地道。”

趙長卿笑,“這話從哪裡來?”

“臉皮忒厚,您可不能不防。”紅兒提醒趙長卿。

趙長卿道,“走都走了,以後也不會有太多來往。”

紅兒認真道,“大奶奶,您哪,成就成在心眼兒好上,失也失在心眼兒好上。這位表姑娘,我也知道她是遇著難處硬著頭皮來投奔的,可您想一想,這帝都,哪兒是那麼容易立足的。柳家不是什麼有錢人家,今日有難處厚著臉皮上門,明日再有難處,自然也能厚著臉皮上門。這臉皮啊,厚上幾回,也就不覺著厚了。您想著是不會有太多來往,以後可不好說。”

“反正您可一定得留些心。”紅兒自青花瓷罐裡妥出一盞桃汁奉上,生怕趙長卿吃虧。趙長卿喝一口,涼涼的,對著這大熱天,正好解暑。紅兒笑,“還不到用冰的時候,我叫人放在井裡,借一借井裡的清涼。”

趙長卿問,“冰買好沒有?”

紅兒笑,“平順早就定好了,咱們這宅子是有冰窯的,今年夏天得從外頭買冰。我聽平順說,待臘月那會兒咱們自己存些冰,明年就不必從外頭買了,還能省上一筆。”

趙長卿問,“近些天有沒有什麼趣事?”紅兒原就是邊城人,喜歡外差,出去送東西、伴著趙長卿出門之類的事,她向來不假他人,又愛打聽,比趙長卿還要訊息靈通。但凡聽了什麼新鮮有趣的事,紅兒都會說與趙長卿知道,給趙長卿解悶。

紅兒笑,“如今帝都可是有一樁不得了的事,不算新鮮,不過,帝都豪門都在關注著呢。”

“什麼事,你就直說吧,還賣起官司來。”趙長卿笑著使喚小丫環半夏,“給你紅兒姐姐也倒盞桃汁,潤潤喉說的更來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