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章 朱皇帝的真正目的

等到我大清入了關,這些原本有可能夠改變大明滅亡命運的學問書籍就沒有人再重視了,甚至還有許多書籍都被錢聾老狗以及他們家的歷代明君聖主們給毀了。

現在好不容易跟歐羅巴目前最為強大的法蘭西國和大英帝國搭上了線,朱勁松和曾誠兩人自然就盯上了西方的最新學問。

說白了,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的真正目的,從來都不是什麼賺錢,哪怕是軍火生意能夠讓朱勁松的大明財政變得寬鬆,在朱勁松的眼裡也不過是暫七師而已,屬於那種摟草打兔子,能打著最好,打不著也沒什麼。

但是讓曾誠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這一番媚眼可是全然拋給了瞎子看。

皮埃爾對於歐羅巴的書籍和學問遠沒有朱勁松和曾誠想象中的那麼重視,反而在聽到了曾誠的要求之後就大方的表示區區一些書籍而已,只要能夠想辦法弄來的,咱老皮肯定會想辦法給曾大人弄來,價錢好商量。

對於皮埃爾來說,書籍和學問是什麼?能吃嗎?能夠換來十二萬法郎嗎?

現在的局面就是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需要歐羅巴的書籍,尤其是數學和物理、化學方面的書籍,而皮埃爾需要的是法郎和軍火。

所以,在這種如野雞遇色狼一般勾搭成奸、戀姦情熱的友好氣氛下,雙方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性的合作。

除了法蘭西,其餘的像大英帝國跟鷹醬、風車國也都一樣,這些所謂的使團成員們都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火槍火炮、茶葉、絲綢等東西,而朱勁松也能得到他想要的西方書籍。

有了這些書籍,只要朱勁松能儘快找人把它們翻譯出來,並且再加以梳理,那麼這些學問就能很快納入大明目前的社學、縣學、府學和大學的課程體系,就足以讓整個大明的科學體系再次往前邁進一大步。

更為關鍵的是,大明還有朱勁松這個掛逼的存在。

此時的所有學科,都還沒有迎來第二世小破球集體開片後的科技大爆炸,任何一個學科,從入門到學習完當下最尖端的知識可能只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時間甚至更短的時間。

這就意味著,很多科研人員將會處於最為黃金的科研年齡。

按照朱勁松版大明朝廷推行社學、縣學、府學以及大學的力度,估計等到十年之後,朱勁松治下的大明將會擁有數以萬計甚至十萬、百萬、千萬的科研人員。

這是一個龐大到能夠讓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絕望的數字。

人多了,誰知道他們會研究出什麼東西?

千萬別相信什麼所謂的大學生內卷、太多的大學生沒什麼鳥用、普及大學教育不如精英式大學教育、種花家的教育模式不如鷹醬和歐羅巴的快樂素質教育這種屁話,鼓吹這種論調的基本上都是非蠢即壞的混球。

因為這些混球永遠不會說出一個真相——所有的科研和創新,都要依賴於基礎知識的普及,世界越是展,基礎知識的普及就越重要。

想要深入瞭解的可以去看看《丹麥九年級Z班Vs中國初三13班》。

如果還不能理解的話,那就想想曼哈頓工程有多少科研人員參與。

當然,想要完全普及基礎教育,對於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來說無異於痴人說夢。

按照大明朝廷現在的財政情況來看,能夠普及到社學階段(小學)就已經是僥天之倖了,再想往縣學(初中)程度,估計就得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五十年以後才有可能,想要普及到府學(高中)程度,估計朱勁松這輩子都不一定能看到。

朱勁松也只是本著勒緊褲腰帶也要興教育、開民智的態度在推動教育的普及。

如果情況理想,朱勁松覺得自己這輩子未必能用得上手機,但是等到電報和電話的出現應該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沒錯,電燈、電報和電話這些東西,其實都已經有了相關的基礎——

不管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到底是真是假,但是他在1752年,也就是錢聾十七年的時候就已經在《賓夕法尼亞學報》提及到這個實驗設計卻是真的。

也不必在乎伽伐尼到底是在178o年還是1786年才現“動物電”,因為178o年是錢聾四十五年,1786年是錢聾五十一年,恰好就是朱勁松登基當了大明皇帝的第一年。

平賀源內死於178o年,也就是說,最晚在錢聾四十五年的時候,平賀源內就已經參考歐洲電力學,明瞭倭版靜電電裝置。

朱勁松決定提前十幾年的時間,搶在伏打之前就把伏打電池搞出來——所以,大明以後的電勢差(電壓)的單位該怎麼稱呼?幾朱?幾松?

……

當朱勁松琢磨著電壓這玩意該用什麼來做單位的時候,霍華德跟皮埃爾等一眾“使節”已經各自踏上了歸途。

喜歡埋葬大清請大家收藏埋葬大清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