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八章 番外:傾巢下 二

秦鳳儀點點頭,抱著媳婦兒蹭了蹭。小五郎大叫,“爹,你擠著我啦!”“哎喲,沒看到五郎啊,你怎麼也在床上啊。”秦鳳儀連忙將快擠扁的小兒子從媳婦兒的被窩裡拎出來復元。

小五郎嘟著個嘴,給他爹擠得不輕,道:“我一直在啊,爹你沒看到我!”“都說了睡覺不要把頭也鑽被子裡去,你本來就小,頭也蓋被子裡去,哪裡看得到啊。”秦鳳儀眯著眼睛仔細看一看五兒子的小臉兒,擔憂道,“這可怎麼辦,鼻樑好像壓扁了?”

“真的?”小五郎嚇一跳,立刻就要光屁股跳下床找鏡子看自己鼻子有沒有被壓扁,秦鳳儀連忙把五兒子撈回被窩暖著,哄他道:“沒扁沒扁,爹逗你玩兒呢。”

小五郎是個執拗性子,寧信自己眼,不信他爹嘴,最終還是鬧騰著要來個小靶鏡看了一回自己的小臉兒,發現鼻子沒扁,此方安心繼續睡覺。不過第二天以“聽到他爹的秘密”為名,敲詐了他爹二十兩銀子。若是他爹不給,小五郎便歪著個臉斜著個眼,一副欠扁模樣威脅他爹道:“那我見著阿永堂兄,就不曉得會不會說漏嘴啦……”

有這樣的熊兒子,秦鳳儀對於做皇帝的事才算提起了一絲精神。秦鳳儀對媳婦兒道:“看著咱小五這倒黴孩子,也得打起精神來呀。”

“誰倒黴孩子啦!”李鏡不愛聽這話,覺著自家小五郎特可愛,特招人疼。怎麼看怎麼招人稀罕!

禮部內務司欽天監準備著登基事宜,秦鳳儀已經巡視了在京的諸營人手,同時,令工部再一次調徵糧草,下嚴令,完全自蜀地、陝甘,全方位地切斷與北疆的貿易。但凡有私自與北疆貿易者,一經查實,抄家!

秦鳳儀一系列的動作令內閣擔憂,鄭相還在秦鳳儀面前敲邊鼓地打聽過,秦鳳儀擺擺手道:“行了,有話直說,怎麼倒鬼鬼祟祟起來了?”

鄭相便直說了:“老臣看殿下巡視兵馬,可是有出征之意?”儘管秦鳳儀登基在即,儘管秦鳳儀登基之事由內閣主導,多少人現下都對秦鳳儀改了稱呼,唯鄭相,秦鳳儀一日不登基,他仍稱秦鳳儀為“殿下”,而非“陛下”。

“對。”秦鳳儀並不否認,這事原也是要與鄭相商量的,秦鳳儀道,“待登基之後,我便親率大軍去北疆,平叛北蠻,迎回陛下。”

鄭相併未急著反對,只是神色間難免有濃濃的擔憂。鄭相道:“今北蠻人說陛下身陷北蠻,到底如何,還需確認。不提先帝當年慘痛之事,陛下萬金之軀,皆因南巡,方身陷險境。殿下初登皇位,朝局未穩,此時率軍親征,老臣委實不大放心。”

鄭相神色懇切,言語間亦是真摯關懷,秦鳳儀道:“鄭相的意思,我都明白。鄭相的擔憂,我也理解。鄭相放心,在西南時,我亦曾親率大軍出戰,對戰事有些經驗。此次去北疆,一為確定陛下安危,二則便北疆局勢,自去歲至今,已有半年之久,這場戰事,不好再拖了。平郡王是沙場宿將,有他在,北疆還是穩得住的。可平家眼下的情形,鄭相心裡也是清楚的。平家憂懼大皇子與平皇后之事,還有平琳之罪,便是平郡王,也謹慎得過了頭。”

秦鳳儀沉聲道:“這場戰事,早該結束的。”

話至此時,鄭相也沒有再勸之語,只是鄭相再一次行了大禮,沉聲道:“請陛下出徵前,冊世子為東宮!”

秦鳳儀當真是瞠目結舌了,張張嘴,問:“你這老頭兒,不會是做好我回不來的準備了吧?”

鄭相嘆道:“殿下如此想我,可見老臣擁立殿下之事,影響了殿下對老臣的觀感啊。”

“殿下,陛下對我有莫大恩情,老臣縱是百死也難報一二。但老臣是朝廷的首輔,老臣與殿下,也相識多年,老臣想與殿下說幾句心裡話。”鄭相蒼老的雙眸中透出一絲悲哀,道,“帝王開創江山,但任何時候,若帝王遇險,從未有以江山交換帝王的先例。這是事實。老臣不想說什麼花言巧語為自己分辯,老臣對陛下之愧,怕是以後九泉之下也還不清了。朝中有老臣這樣鐵石心腸的首輔,還請殿下北征時必要珍重己身,平安歸來!”

鄭相說著,一個頭深深地叩了下去,額頭觸地,砸出沉悶聲響。

秦鳳儀連忙起身扶起鄭相,道:“看你,明明是你對我鐵石心腸,你這麼一磕,便顯得我沒理啦。”

秦鳳儀還要再說點兒啥,結果見青紫著額頭的老首輔已是淚流滿面,秦鳳儀嚇一跳,連忙勸道:“唉,你可別這樣啊。這也不值當啊,咱們就隨口說說……哎呀,我都還沒北征哪,鄭相你哭啥啊?”手忙腳亂地給老首輔擦眼淚。

鄭相狠狠地抽了一鼻子,哽咽中包含著莫大辛酸,泫然若泣道:“給你們老景家做首輔,實在太不容易了。”

一個想做千古名臣的首輔,結果任上丟了皇帝,這叫後世史學大家怎麼寫他啊!如今,秦鳳儀還沒登基呢就想著北征了,如果秦鳳儀再出事……一想到自己生前身後名,鄭相就恨不能大哭一場。

他這首輔做得實在太憋屈啦。以前,方閣老剛剛告老,鄭相剛剛升為內閣首輔,理想是在自己告老後可以寫一本書,書名就叫《我做首輔這些年》,現在,鄭相悲哀地發現,他就是寫書也只能寫《總是丟皇帝怎麼破》這種丟人現眼的書了。

一念及此,鄭相便忍不住淚盈於睫,為理想一哭。

秦鳳儀登基那一日,萬里無雲、豔陽高照,當真是極好的兆頭。然後登基後的第二日,秦鳳儀就冊了他媳婦兒為皇后,第三天便冊東宮了,反正大陽早就是世子,大陽又是他爹的嫡長子,這東宮的位置,順理成章沒有人提出半點兒異議。

甚至,許多人去東宮給大陽太子行禮時,心下都不禁想,倘當初太上皇能提早定下儲君之位,怕沒有這些年的二子相爭了。

是的,秦鳳儀做了皇帝,媳婦兒做了皇后,兒子也冊封了太子,那麼,不知道是不是在北蠻人手裡的景安帝,便理所當然地升格為太上皇。慈恩宮也升格為太皇太后。

不過大陽雖冊了東宮,東宮卻是積年未用,難免破敗,定是要修繕後才能用的。不論內務司還是工部,對於修繕東宮一事兒,特別積極,尤其內務司,更是一早就上了修繕東宮的摺子。只是眼下是不急的,大陽年紀尚小,秦鳳儀、李鏡都沒有令兒子這麼早就獨居東宮的意思,大陽又是自小在爹孃身邊長大的,他也願意待年紀再大些,再搬到東宮去。何況,秦鳳儀把兒子冊了太子後,將景安帝奉為太上皇,便張羅著北征之事了。

秦鳳儀親自率兵北征,將士頗為積極,尤其是隨秦鳳儀來京城的西南將士,他們跟著親王殿下,不,跟著陛下打仗,陛下從不令將士吃虧的。就是這回北上來京,雖沒啥戰利品,當然仗也沒打起來,但殿下升級成了陛下,他們以後的好處豈不更多了?!

而且西南這些將士其實很有心眼兒,他們在京也有大半年的光陰了,瞧出來了,京里人心眼兒多,有學問的也多,他們生怕這些個比他們更有心眼兒更有學問的把自己比下去,故而對秦鳳儀越發忠心。秦鳳儀一說北征,西南諸將紛紛請命。京城禁衛軍將領更是靈光得很,半點兒不落於西南將領之後,他們不似內閣文官如何擔心新陛下北征是不是會有風險啥的,做將領的,最好的升遷途徑便戰事升遷了。何況,新陛下善戰,天下皆知。

故而一時間,朝中武將皆精神振奮,響應號召,恨不能立刻就跟著新陛下去北疆,踏平北蠻,迎回太上皇。雖則秦鳳儀一直沒承認景安帝就在北蠻手裡,不過許多朝臣覺著,這事兒八九不離十了。

然而,秦鳳儀要北征,光有武將也不成,亦要有文官配置,鄭相把自己的長子塞進了隨行團隊,並且千萬交代長子服侍好陛下,更是放下狠話,倘陛下有個好歹,你也不要回來了。

鄭家大郎很愁苦地表示,他倒是一片忠心,只是他與陛下當真不是很熟好不好。看長子這模樣,鄭老尚書就是一肚子火,想自己一輩子千伶百俐,也不曉得如何生了這麼個實誠的長子。不是很熟怕啥,為啥塞你進北征團隊,不就是讓你去熟一熟的?

鄭相都把長子塞北征團隊了,可想而知對這次北征會如何盡心了。

便是近來對秦鳳儀很有意見的盧尚書,見秦鳳儀一門心思要北征,也精心挑選了禮部口才好又精細能幹而且年輕的官員,推薦給了秦鳳儀。因為,在盧尚書看來,如果確定了太上皇就在那些北蠻畜生的手裡,必然要進行兩國談判,好迎回太上皇的。

還有,秦鳳儀登基後的第一次北征,必要有帝王的排場才是,盧尚書細稟了準備的帝王儀仗。秦鳳儀直接道:“那些笨重的御駕便免了,備一輛結實實用的車子隨行便是,我在路上騎馬,尋常用不到車的。唉,我這一走,朝中事就都托賴你們了。”

幾人起身應是,鄭相道:“陛下放心,老臣看太子聰穎,極是出眾。”

秦鳳儀擺擺手,笑道:“大陽才幾歲,還是個孩子哪,你們也別總誇他,小孩子誇得多了就容易浮。你們議事時,讓大陽跟著聽一聽便罷了,他有什麼不明白的,你們給他講一講。他年紀小,國家大事給他拿主意,他怕是也拿不了什麼主意,還是得靠你們。”

秦鳳儀這話說得平實,內閣幾個雖則連連謙遜,心裡卻很覺欣慰。別的不說,秦鳳儀雖則性子叫人操心,但對於朝臣一向尊重,即便與他們有些個別扭,也是對事不對人。今陛下北征,對他們更是種種信賴,很是令內閣諸人心下溫暖,覺著身為國朝重臣,總算為朝廷、為江山、為百姓選了這樣一位仁慈睿智的君主,也不枉這一世為臣了。

結果內閣正欣慰著呢,秦鳳儀端起茶盞呷口茶,便又說了:“尋常大事有你們,我再放心不過。倘是有你們不能決斷的,只管跟皇后拿主意便是。”

內閣幾人心下就有些個……反正,有些個……不好言明的滋味兒。當然他們也不能說不叫皇后管事兒,只是盧尚書難免說一句:“朝中有太子,何須皇后娘娘操勞。後宮還有太皇太后需要侍奉,若再有朝中之事聒噪皇后娘娘,這也太勞煩娘娘了。”

“是啊是啊。”內閣幾個紛紛附和,“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身邊兒可不能離了人,還有後宮諸事,皆要皇后娘娘操心。”

“行啦,看你們一個個小心眼兒的。”秦鳳儀原就與裴太后不對付,心說:那老虔婆有什麼要緊的,且活著哪。秦鳳儀轉而一副得意樣兒,與內閣諸人道:“我就知道,一說讓你們有大事問皇后,你們定是不樂意。我與你們說吧,要是換了第二個女子,也沒有這樣的本事的。我媳婦兒非尋常婦人可比,以前在西南,我出征或是出巡,都是媳婦兒管事。哎,你們可能得說,西南不過一隅之地,今整個皇廷大事,怕皇后幹不了是不是?這就是你們多慮了,皇后還沒幹呢,就說皇后幹不了?行啦,你們一個個的,都是內閣相輔,人都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如何就容不下女子理事呢?皇后才幹,更勝於我,太子外有你們輔佐,內有皇后教導,我才能放心去北征。再說,太皇太后身邊有大長公主、長公主、太妃太嬪一大群,哪裡就缺人侍疾使喚了?那些宮務也沒什麼可忙的,我也沒別的妃嬪。皇后有此才幹,不用豈不浪費?你們跟皇后打打交道就曉得朕這個媳婦兒娶得有多好了。”

內閣幾人聽著,除了李釗,個個都在想,懼內懼到皇帝陛下這份兒上的,還真是稀罕!

反正,不管秦鳳儀如何誇讚自己媳婦兒,內閣幾位老相輔是認了皇帝陛下就是個怕媳婦兒的貨!

秦鳳儀不管他們如何想,反正,他把這事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