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章 番外:柳王妃

秦鳳儀此時方曉得,原來那把舊刀有如此來歷啊。秦鳳儀道:“刀是好刀,就是名兒怪怪的。”

李鏡笑道:“當年,太祖皇帝敗於前朝鎮國公之手,失晉中之地,逃到陝地時,因條件簡陋,太祖皇帝也只得住在窯洞中,文忠公沈潛深覺傷感。太祖皇帝便手持此刀,說了一句‘朕在之所,便為龍闕。’自此,此刀便名龍闕。”

秦鳳儀聽了一回典故,問媳婦兒:“那你說,陛下是什麼意思?”給他看歷代帝王佩刀,這個舉動,也就比景安帝請秦鳳儀去瞧瞧他的玉璽稍稍委婉那麼一些罷了。

李鏡一時也不大明白景安帝的用意,這種給你欣賞我玉璽的事兒,較之尋常人的無數解讀,李鏡與丈夫道:“未登上大位前,什麼都是虛的。”給你看玉璽,又不是把玉璽給你。何況,就是把玉璽給你,你還不是皇帝呢,誰敢接啊!

秦鳳儀對於景安帝也一向不大信任,直待幾年後,秦鳳儀率軍進京,大皇子身死,秦鳳儀在御書房見到放在書案上的一個紅木匣子,開啟來,一柄微舊的寶刀靜靜地躺在匣中,秦鳳儀突然覺著,或者,至少那一日,景安帝是真心的。

說來,秦鳳儀這性子,那真是半點兒不肯委屈身邊人,近到小廝如攬月、辰星,再如李釗、方悅以及章顏、範正等一干南夷重臣,在秦鳳儀登基後,加官賜爵自不消說。如傅、趙二位長史,還叫秦鳳儀打包教導東宮,這又是何等的榮耀。

再如秦老爺、秦太太,更是升格為舉朝皆知的忠義之人,秦鳳儀登基後,第一件事是把他媳婦兒冊了皇后,大陽冊了東宮,第三件事便給他爹、他娘賜爵賜誥命。話說,秦老爺當年也曾買過五品同知的官職,不算無官無職的人。不過現下賜爵自然與先時買的個五品銜不同。秦鳳儀想了三天給他爹想了個爵位名兒,公爵,忠義公。

要說秦鳳儀準備賜爵的人家當真不少,像秦鳳儀的岳家李家,李釗於秦鳳儀一則是郎舅之親,二則是這些年於南夷,李釗也有大功。要知道,或者有許多人先先後後到南夷做些政治投資,但李釗當年,因著要來南夷,世子爵位叫朝廷扣了多少年。還有方悅,當年也是大好政治前途,到了南夷,雖則隨著秦鳳儀權掌西南諸地,李釗、方悅等人也是跟著步步高昇。可當初到南夷時,南夷還一窮二白呢。

如今秦鳳儀做了皇帝,自然不肯虧待大家夥兒。

但秦鳳儀要給方閣老賜爵之事,朝臣就不大同意,方閣老雖給秦鳳儀做過先生,但帝師是帝師,往年也沒有帝師賜爵的道理。不過秦鳳儀給秦老爺、秦太太賜爵賜誥命的事,卻是無一人反對。

無他,秦家夫婦這些年是如何戰戰兢兢地將秦鳳儀養大,便以忠義二字嘉之,都不為過。哪怕當年秦老爺時常被人譏笑鹽商出身,現下京城人提及秦老爺,哪個不是極盡讚美之詞。

當真是極為忠義的夫妻二人。

秦老爺卻覺著,實在有些過譽了。

秦鳳儀跟他爹道:“別跟我推辭啊,不然,以後爹孃你們進宮,要被人小瞧的。”秦老爺私下同兒子道:“爵位倒是沒啥,反正我們是跟著阿鳳你過日子的。就是這爵位,傳一代便可。”

“這是為何?”秦鳳儀有些不解,無他,他爹孃雖則只有他一個,他現在是皇帝啦,以後也不涉及爵位啥的。秦鳳儀指的是秦家人,說來,秦氏夫妻當年隨柳王妃離宮,這些年,秦、沈兩家都受到朝廷的監視。當然他們也沒受什麼大委屈,景安帝還恩賞了他們各自差事,就是等著秦氏夫妻有朝一日與家人聯絡,自投羅網啥的。後來,秦家夫妻跟著兒子來京赴考,及至秦鳳儀的身世曝光,秦、沈兩家的親戚找上門兒來認親,秦老爺與兩家人都說了,秦鳳儀這身世,吉凶不好說,他們夫妻是要跟著秦鳳儀一輩子的,至於親戚,秦老爺讓他們斟酌著些。

於是秦老爺叔叔一家立刻與秦老爺只淡淡來往。沈家倒是仍有往來,待秦氏夫妻與秦鳳儀下南夷時,沈家還打發了個兒子跟著去了南夷。這位沈氏子也經了不少歷練,如今被秦鳳儀留在南夷為知府。

今,秦鳳儀登基,論功行賞,秦老爺得賜公爵,秦太太便是公爵夫人。雖則忠義公是民爵,但秦鳳儀當秦老爺是親爹,把內務司交給秦老爺掌管,可想而知對秦老爺的信重。便大陽、大美幾個孫輩,也一直將秦老爺、秦太太視為祖父母的,端看秦太太,哪天有空不進宮?便是皇帝陛下哪天閒了,還興許溜達過去看看爹孃呢。

忠義公府的顯赫,可想而知。

要知道,以往不知秦鳳儀身世時,大家都以為秦鳳儀是秦氏夫妻的兒子。如今秦鳳儀的身世無人不知,秦鳳儀再如何將秦氏夫妻視為爹孃,說到底,夫妻二人到底是沒有子嗣的。

秦鳳儀之所以給老爹賜個公爵,一則是老爹出門走動有身份上的便宜,二則倒不是想老爹過繼兒子,他覺著他爹有他,難道不是有兒子?秦鳳儀是覺著,他爹孃養他這些年,京裡親戚也許多年沒來往,待以後,他爹看哪個親戚家順眼,給個爵位,算是給親戚們的補償了。

如今,他爹說這爵位只傳一代,秦鳳儀倒不明白了。秦老爺道:“阿鳳你自是好心,只是這爵位也是人掙的。他們有出息,以後自然能掙得爵位,倘是沒那個本事,給他們爵位又有何益處,倒不如老老實實地過日子,也是福氣。”

秦鳳儀想想,倒也是這個理。

秦鳳儀道:“我就是覺著,這兩家子在京這些年也不容易。”

秦老爺笑道:“有什麼不容易的,以往都是賣身為奴,後來皆做了良民,也各有事情做。生活雖尋常,也順遂。”

既然他爹這般說,秦鳳儀也便應了。秦、沈兩家於他,不過陌生人,對沈家,秦鳳儀還有些情分,主要是沈家有一子,挺早就跟著去了南夷,雖則人有些笨,不過也不是不能調教。有秦鳳儀給機會,他爹簡直是手把手地帶著,現下也做到了知府。至於秦家,他爹親爹死得早,他爹自小被叔叔家養大,本就差著一層,而且秦家也沒提前政治投資啥的,現下自然也沒什麼收益。

故而秦鳳儀對秦家的印象還真是一般。

秦鳳儀應下爵位之事,私下還問了他娘一回,秦太太不似丈夫,有啥事還不跟兒子直說,秦鳳儀這一問,秦太太立刻就說了,道:“你爹跟他叔叔家關係一般啦,你祖父母去得早。我嫁給你爹的時候,你爹除了當差後攢的銀子置的小院兒,幾十兩私房辦了我們的親事,就什麼都沒了。你祖父母留下的傢俬,一個子兒沒見。當時,我只是懶得與他們計較罷了。後來,我跟你爹陪著娘娘離開京城,我跟你爹攢的家業,我孃家急著找我們,哪裡有心思過問過個?待過了幾年,就更不好問了,還不是便宜了他們。要是我們一直不回來也便罷了,我們回來這些年,都沒見他們提過一句半句的。倒是前幾天過去跟我說這個,田地鋪子還有我當時的嫁妝,早不曉得哪裡去了,反正是各種理由折換了東西,如今要折了銀子給我。這要是當初心裡有你爹,就是再有難處,哪裡能不留下一兩樣念想。你從小到大的東西,尿布我都存著呢。”秦太太說著很是得意了一回,與秦鳳儀道,“當年阿鳳你小時候的衣裳,因你生得好,人也聰明,有許多親近的朋友也來討,我頂多給他們個一件半件的,好的都沒給人。哪裡像他家這樣,當初知道我們在京城時,他家也來過。不過那會兒知道咱們要往南夷,生怕以後受了我們連累,再不往來了。這不是你給你爹賜了爵位嘛,他家便立刻上趕著與咱家來往起來了。還總是叫他家的孫子過來,說些不著邊際的話,叫跟著你爹學做事。那是學做事嗎,都看好官職差事了。不要說內務司這樣的要緊的地方,便別的衙門也沒有這樣亂來的,我就沒見過這麼臉皮厚的。唉,算啦,你看在我跟你爹的面子上,能不照顧沈、秦兩家嗎?要是他們再想爵位什麼的,心也實在是大了。”

秦鳳儀道:“我爹這樣的人品,怎麼他叔那樣兒啊?”

秦太太道:“這有什麼稀奇,一樣米養百樣人。不要說秦家,就是沈家也是,有成器的提攜一二還罷了,倘是尋常的,便讓他們過尋常日子吧。”

秦鳳儀根本也沒拿這兩家太當回事兒,在秦鳳儀看來,他才是他爹孃的親人呢。略抬舉這兩家,無非讓他爹孃熱鬧些罷了,道:“看他們自身吧。”

秦鳳儀還問:“娘,現下府裡熱鬧不?”

秦太太笑道:“熱鬧得很,我出門,多少人拍我馬屁,奉承我呢。”

秦鳳儀美滋滋跟他娘道:“要是遇著以前得罪過你的,可別輕易饒了他們。”秦太太笑眯眯地道:“那哪兒能啊,我都要擺出大派頭的。”

秦鳳儀道:“做皇帝的好處也就這麼點兒了。”“那可不能這麼說,要是做臣子,得聽人吩咐,你這做皇帝,就是吩咐人的了。”

秦太太還是很高興兒子做皇帝的,道,“再說,這皇位本來就該是阿鳳你的。”秦鳳儀笑,問他娘:“娘,我娘是個什麼樣的人?”

秦太太早就想跟兒子說了,秦鳳儀這一問,秦太太道:“娘娘長得好,人更好。阿鳳你這相貌,就像娘娘多一些,不過你比娘娘生得更好。娘娘極聰明的,我小時候跟娘娘一道唸書,我還沒把字認全呢,娘娘便都記住了。我小時候能識字,都是娘娘教的,還有記賬的本事,也是娘娘教的。唉,我常說,世上再沒有娘娘這樣好的人了。”柳太后在秦太太心裡,自然是天下第一好。而且秦太太是伴著柳太后長大的,對於柳太后的事知道得再清楚不過這跟秦鳳儀一叨叨,就叨叨了一個下午,晚上秦鳳儀又把他爹召到宮來,一家子一道用過晚飯,秦鳳儀乾脆留爹孃在宮裡歇了。反正,除了內宮,宮裡能住人的宮室多的是。

待秦太太再回公府,秦家人再來囉唆什麼差事啊過繼之類的事,秦太太就一句:

“你們的意思,我都跟阿鳳說了。”

秦嬸嬸一喜,湊近了問:“侄媳婦兒,陛下如何說的?”

秦太太笑道:“陛下說,不論爵位,還是差事,都叫你死心去吧!”秦嬸嬸好懸沒一口氣上不來,直接噎死過去。

秦太太一招便解決了婆家親戚,秦嬸嬸叫秦太太噎個半死回了家,跟家裡老頭子一說,非但沒得到老頭子的體諒,反而捱了兩記老拳,被老頭子打倒在地。秦二叔倒不是氣她沒把事兒辦好,而是過繼啊差事啊啥的,現在啥都不比秦淮夫婦重要啊。這對侄子侄媳婦兒可是皇帝陛下的養父母,皇帝陛下把他們當親爹孃一般看待,只要侄子侄媳婦兒與他們親近,什麼樣的好處沒有呢。

結果這蠢老孃們兒,竟把事情搞砸了!

秦二叔簡直氣個半死,第二日弄了一車禮物,過去跟侄子說好話。秦老爺卻不在家,倒不是成心避著自家二叔,只是秦老爺如今掌內務司,這可不是閒差,秦老爺每天早上上朝,然後去衙門當差,待晚上方能回家。何況,秦二叔又沒說要過來,自然撲了空。

要說秦太太原是在家的,結果一早上被柳舅媽請了去。

話說,秦鳳儀給爹孃賜爵後,自然也不能忘了柳三舅。柳家為柳太后孃家,秦鳳儀正經舅家,就憑外戚之家,便可賜爵,何況,柳三舅於兵器鍛造之事頗為精通,在南夷委實幫了秦鳳儀大忙。

待將柳三舅從南夷召回,秦鳳儀並沒有讓舅舅在工部任職,而是在鄭老尚書卸任兵部尚書之位後,讓柳三舅轉任了兵部尚書銜。鄭老尚書因其年邁,在北征之戰大勝之後便想辭了相位,致仕回鄉的。秦鳳儀一時間還真是捨不得鄭相,很是懇切地挽留了鄭相一回。鄭相卻堅辭了兵部尚書之職,他眼下既為內閣首輔,還要忙著兵部的差事,也委實有些忙不過來。秦鳳儀很沒客氣,把兵部尚書之位給了柳三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