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4章 談判

馬士英攜江北諸將以巨大的軍事、政治壓力,南京內的留守諸臣,終於同意擁立福王為帝,寫了公議奏摺恭恭敬敬將在城外的福王,迎接進了南京城,拜祭孝陵後先行監國,只等日後登基為帝。

福王登基為帝,自己當是“定策從龍”第一功,官場上的眼睛是雪亮的,馬士英定會是日後的內閣輔,這不,自己臨時居住地方,每日都是賓客盈門,當然也都不會空手前來,古玩字畫奇珍異寶應有盡有,馬士英也是來者不拒,道新朝初立,希望大家都能通力協作,輔助福王千歲重振大明。

迎來送往終於忙完了一天,一個年輕漂亮的丫鬟捏肩,兩個丫鬟捶腿,馬士英躺坐在書房的太師椅上假寐休息,聽到下人來報

“老爺,史大人來訪。”

正在休息的馬士英,聽到說史可法來訪,睜開了微閉的雙眼,心裡琢磨道他來幹什麼?

也是,史可法是東林黨一派,當初是“擁璐”一派,如今“擁璐”失敗來討好自己?馬士英打消了這個念頭,堂堂南京留守兵部尚書,以他的性格不會來結交自己的,馬士英琢磨不透。

“請史大人來我的書房!”

下人出去後,,讓身邊伺候的丫鬟整理一下衣衫,然後手一揮,待丫鬟退去,親自到書房門口迎接。等史可法到來後,接過來方岳貢和邱瑜的書信,舒暢了一天的馬士英,頓時被信中的內容驚震。

先帝的子嗣尚在,而且此刻正在前來南京的路上!馬士英一時頓時手足無措,臉色也是一會兒青一會兒白。

“史大人!這……”

馬士英沒能說出什麼,信絕對是真的,方岳貢和邱瑜兩個人,他馬士英是認識的,字跡沒有錯,可錯就錯在他們此刻正護送先帝皇子前來。

南京諸臣剛剛公議擁立福王登基,也拜祭了孝陵太祖,不日就要登基稱帝,準備工作都已經做好。說句難聽點的話,各種利益都已經分配完畢,這時兩個小王爺到來,如何是好?福王怎麼登基?福王還能登基嗎?兩個小王爺怎麼……

馬士英馬上就想到了可怕的結果,原來“挺璐”東林黨一派,馬上就會匯聚到兩個小王爺身邊爭奪皇位,而福王一派的江北諸將,也不會示弱,不會眼睜睜看著到手功勞爵位化為烏有,南京馬上就要面臨血雨腥風。

兩個人其實就是兩派人之人,不過史可法顧全大局,看著眉頭滲汗神色緊張的馬士英,鄭重的說道

“馬大人,此事關重大,大明半壁江山已經風雨飄搖,南京絕不能再起干戈啊!”

史可法一句話就定了基調,就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生戰事,說完就死死的盯馬士英,馬士英聽了史可法的話,只是不住的點頭。

“是……是”

馬士英知道此事的嚴重性,可如何才能將此事化解呢!讓折騰了一個月的福王停下腳步嗎?他會甘心嗎?盧九德,高傑、黃得功、劉良佐等人為了奪得“定策之功”,成為“從龍元臣”,他們又願意嗎?這些人可都是手握重兵的地方武將,哪個也不是好相與的,就是自己也不甘心。可東林黨那邊也不好對付,駐紮胡廣的左良玉,雖然距南京路遙,可是號稱擁兵百萬,他可是東林黨哪一頭的。

兩個人一時沒有了主意,半天沒有言語,屋內氣氛壓抑著,長時間後,馬士英嘗試著說道

“史大人!您看……”

這是一個死結,如何解開呢?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馬士英不停地在書房內來回的度步,忽然現了桌子上了“三國演義”,想起了孫策、託付孫權的故事。

孫策創業江東而英年早逝,那時也是天下大亂,所以孫策沒有將江東基業傳給自己年幼的兒子,而是傳給了自己已經成年的兄弟,也就是孫權,最後成就一方的霸業。想到這些,馬士英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組織好語言,馬士英試探性的說道

“定王、永王乃是先帝子嗣,太平盛世時理應擇其一登基稱帝,可定王十三歲,永王還沒有十歲,恐怕無力平定天下。如今李賊獻逆禍亂神州,又攻破了京城逼死了先帝,此等混亂之際,我等應效仿漢末孫策……?”

馬士英的意思已經很明顯,此刻的大明,是需要一個年富力強的領導者,而不是需要小孩子,馬士英看著史可法又十分凝重的說道

“史大人,畢竟福王繼承大位已經是南京的公議,此刻讓福王停下腳步,南京必然會天大的禍亂,大明的江山還能經得起嗎?如今之計就是如何安撫方大人和邱大人,找到一個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可永王、定王乃先帝子嗣,這樣恐怕……”

史可法還想爭論什麼,可讓馬士英打斷了話,只聽得馬士英似威脅、似勸阻的說道

“史大人,如果你此時執意要福王住步,可是要引起一場血流成河的衝突,那些個丘八可停不了步,得需要多大的讓步才能滿足他們,到時永王和定王也會有天大的風險!”

是啊!其中利害關係史可法是明白的,盧九德串聯苟合,福王一定是許了這些個軍頭天大的好處,才讓他們死心塌地的擁護福王,想要拉他們轉換立場,不知要許諾他們多大的封賞,如果真是這樣,以後不是要騎在整個文官系統的頭上耀武揚威嗎?這是秉持文貴武賤思想的史可法難以接受的。

再說能成功嗎?雖說湖廣的左良玉沒問題,東林黨一脈前去遊說一定成功,可高傑、黃得功、劉良左、劉澤清這些都是出自行伍的悍勇匹夫,軍閥可是不通情理有奶就是孃的主,都和盧九德關係密切,一招不慎整個南京就要血雨腥風,也正因為考慮到這些,史可法才來跟馬士英通氣爭取,可看到馬士英態度堅定,一時史可法沒有了主意。

“史大人!我看福王登基照常進行,現在關鍵是怎麼安置兩個小王爺?安撫方岳貢和邱瑜他們,更不能讓兩個小王爺有什麼風險!”

馬士英邏輯重音放在了“風險”二字上,史可法當然聽到了弦外之音,江山換主時局動盪,總有投機諂媚之徒,胡亂揣度新主之心。聽了馬士英說了這麼多,史可法知道,馬士英一定是有了主意,於是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