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章 大闡約院15

看到這裡,田墨雨提出一個問題:“陳兄,商君曾經說過一句名言,設立法度,不但應考慮所設法度之嚴謹,亦當考慮設使法可行之法。

塔羅文化我也有所涉獵,今見'四照功’所設法度之嚴謹,很是欽佩,但可有“設立法度的法度’嗎?”

“田兄一針見血,當初師伯也是考校過我們這個問題。

我們沒有什麼好的思路,因此也未能得到師伯傳授具體的法門,但給了我們第二份檔案,言說法門從秉持其義而設。”

“哦?可否一觀?”田墨雨忙道。

“田兄不妨先參考參考'魔術師’的冥想詞和效果,這篇幾乎是直接從'二件’中得出的。”陳近北言罷,點選了翻頁。

3、冥想詞:我是支撐你凸顯於天地間的意志,我們一同築起精神與物質間的橋樑。

我們一起顯現、點燃這世界蘊含的永恆之火,在挑戰與操控之中改變天地。

我們擁有一切,資源總是應有盡有,願望總能如願以償,我是你偉大的意志,掘出真實力量的你,必將勢不可擋。

來,讓我教你如何行動,一起創造奇蹟。

4、正負效果:

正: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個人魅力與掌控力;結合真理而產生的神聖動機;力量的增強。

負:力量削弱,軟弱無力,糾結而難以下定決心,倦怠沮喪,被壓抑的天賦。

在大家看過後,陳近北應田墨雨之問題,又點開了“製法之法”: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世人常以為聖人因成聖而做以上利天下之事,卻不知是因惠澤天下,方才修為臻達聖境。

天下本無武道,不過是大道於世執行之中的一個單元,人為識別用之,稱之為武道而已。探其究竟,僅有人與道。

人與道之交流,即成就聖者之過程,故而欲於武道有所成就,亦是個人臻達聖境的一個部分,因此亦須行惠澤天下之事。

行事須有法,亦有使法可行之法,而行法之法從何而來?

關鍵在於知當為天地立何“心”,憑“心”而行,方可立命繼學開太平。

此心為天下所歸,那麼所歸何心,為何歸心,又如何歸心?

在《至尊寶書》中有一段描述:聖殿所在的山必堅立,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而萬民都要流歸這山。

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真理所在之山,進入真理所在之殿,從中獲得正確的道理幫助追求真理的人找到正確的道路。

從而得以在各個領城以真理為標準判斷事物,確定是非,消弭紛爭。

其中“山”和山上的“殿”,有一個共同點,即“真理”的所在。

那麼真理在哪裡,是在某個地點嗎?

當然不是。

有趣的是,在這本古籍中亦指出了山和殿的真實指代意象,那就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