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4章 長春今昔21

元士逍望向朝自己邁出一步的阿坊,頓覺一股壓力迫來,映襯著阿坊背後的巨峰,元士逍感到似乎是一座山向自己壓來。

一旁的周靜瑩,自當年在吉祥街同陳近北被阿坊所救後,雖也見過阿坊出手過幾次,但均是玩樂居多,多的是輕鬆寫意,從未見其與元士逍這般高手較量過。

而此刻面對武學大家“天池怪俠”,阿坊攻勢出,周靜瑩才第一次體會到了阿坊修為的可怕,莫說正面與阿坊對敵的元士逍,即便是一旁的自己,也覺得壓力巨大,連呼吸都不利落,彷彿是一頭巨大無比的史前巨獸動面前經過,眼看著它走向了獵物,又像是一座巨大的山峰從眼前走過,似乎要碾壓阻擋在路上的一切。

元士逍面對如此壓力,心中大驚,對方來勢好似海中滄龍,6上高山,情知若以象形拳境界而論,對方巳然達到“神”境,看似尋常的舉動中,居然能讓對手生出難以匹敵的意象。

人生次遇到修為達至此等境界的對手,元士逍凝神聚氣,雙臂橫於胸前,以撐抱式的混元柱全力相抗。

阿坊雙手抬起,平推向前,看似步履從容,實則瞬息間已至元士逍面前,雙手搭上了元士逍的小臂。

一旁的周靜瑩看得十分緊張,作為長春會長,她自有一番武學見識,且江湖訊息頗為靈通,知曉這位“天池怪俠”名震西陲的蝴蝶肘,並非僅僅是技巧,而是從柱功苦修所得的“真功夫”,而其樁式之中,又以混元柱為主修。

曾有多位八極拳師前往天池挑戰,因是同門之故,雙方便以推手試力來考校彼此功夫然而多年來,即便是“開始推手”也少有人能做到。

因為元士遍的撐抱樁,彷彿“銅牆鐵壁”一般,讓對手推不進、扯不動、掰不開、壓不倒,常常是在推手開始之前便令人知難而退。

阿坊又當如何破解?

只見阿坊搭在元士逍雙臂上的雙手彷彿在微微“振動”,元士逍面色微變,如臨大敵。

片刻後,阿坊整個人渾然一體以一種神奇的頻率振動,元士逍很快面上汗水冒出,頭頂微微冒出白氣。

不久後,元士逍終於難以支撐,雙臂一合一開,似欲以一合卸去阿坊的力道以一開盪開阿坊的攻勢,正是昨晚大勝尚雲鵬等人所用的熊形拳的精妙一式。

然而這一式使出,此刻在周靜堂看來,如同一座銅牆鐵壁,被一個強有力的鑽頭連續攻擊,終於破開了一個缺口。

事實也果如此,高手相較,勝負優劣原只一線之間,元士逍架勢一變,阿坊撒去了“振動”之力,改為“粘連”,雙臂如影隨形,一舉一動間似乎並不費力。

一旁的周靜瑩尚未看出端倪,只覺但元士逍面色愈鄭重,應對似乎越來越吃力。

然而場中的元士逃卻清楚明白,對方並未再用“振動力”,並非不能而是存心要與自己較量一下“體整如鑄”的功力了。

元士逍也已達到了此一境界,但到了同一境界後,便要看功力之深厚程度了。

自從功夫大成之後,元士通第一次對自己的“喻象”有了感覺,此刻推手之間,自己彷彿一塊榆木疙瘩,而阿坊則如同一塊精鐵坨子。

就是這一質的差別,令兩人在一招一式中,阿坊積累一分優勢,元士逍陷入一分劣勢,如此逐步積累,元士逍自然愈困難了。

為何有如此差別?

元士逍心知肚明,皆在於“煉體”之高低。

自己多年來勤修樁功及其配套的行氣之法。

自多年前方才進入“心流”之態,自那後“穩步前進”。

而面前這個叫阿坊的年輕人,如此年紀已經勝過了自己,真個是“一日千里”,他修的是什麼功法,竟然有如此神效?

“拙火定……嫁衣神功?“元士逍心中突然湧出這個念頭,那不就是武俠小說中虛構的一門功夫嗎?

但此刻他心中又冒出一段武俠小說的情節:

神鵰大俠年輕時,在絕情谷外得金輪法王的指點,明白了自己武功“雜而不純,博而不精”,打狗棒法、蛤蟆功、彈指神通、玉女心經、全真劍法以及震古爍今的《九陰真經》….…

雖然每一項都堪稱一派之絕學,但自己卻沒有一個是練到家,長此以往,自己終究是“花花草草”,難成“參天巨木”。

然而神鵰大俠畢竟不凡,面對“究竟該深入修習哪一項功夫?”的問題,他豪氣干雲,別出機杼,竟然匯前人之得,融諸家之長,自創出稱絕一時的“黯然銷瑰掌”,終在襄陽城外,擊敗了金輪法王。

“我不就像那個金輪法王嗎?”元士逍心念不由得泛起了一絲沮喪感:“自覺功力大成,卻終敗於小輩之手。”

但元士逍畢竟是武學大家,雜念昏情一生,頓時心中一凜,情知不對,輕吸一口氣,頓時靈臺恢復清明。

然而高手相爭,豈能有半點分心,更何況心生雜念,道心不穩,面對阿坊這樣的大高手,便是這一絲沮喪,已是絕大的破綻。

世人大多不知“身心一體”這個最簡單的道理,因為人們往往在做體力之時難以用心,用心思事之時,又往往並不用體力,但比武較藝則是兩者皆用。

元士逍一絲沮喪,令得氣息微亂,導致雙臂勁力於一剎那間由“穩重靈動”成為“拙滯艱澀”。

推手之際,彼此品勁試力,阿坊立時便覺了對手的破綻,武家本能,隨勢而,立即一臂上架,一臂下按,將對手雙臂盪開,隨即閃身一躍,中宮直進,一記肩撞肘頂,擊在元士遍胸口,隨即閃身一退問,手指在元士逍天突、廉泉兩穴上迅捷如電般點了兩指。

元士逍長又一聲,知曉阿坊點到即止,自己絲毫未受傷,拱手一謝道:“尊駕手下留情在下感佩。這第二陣是我輸了。”

阿坊也拱手回禮道:“承讓了。”

元士逍搖頭道:“不必客氣,武林中人名聲之貴,重在武德道心,而不在技藝高低,我不介意勝負之名。”說著看向周靜堂道:“週會長是見證,阿坊勝我,乃是遊刃有餘,絕非僥倖,論遭心,我不夠堅穩,論功力,我不夠深厚,這一陣我敗得是心服口服。”

喜歡阿坊和他的朋友們請大家收藏阿坊和他的朋友們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