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5章 長春今昔22

“元兄是否過謙了?”周靜瑩不解道:“方才我看也的確只是勝了一招而已,元兄能與我師伯相持如此之久,恐怕不能說師伯'遊刃有餘’吧?”

元士逍輕嘆一聲道:“其實在混元撐抱樁變式之時,我就已經輸了。

推手之中,阿坊並未再用'振動’之力,否則的話,我恐怕早就支撐不住。

能於樁功中練出此力,於勁一道,我自愧不如。”

“元兄,你我休息片刻,稍後再開第三陣。”阿坊從隨身小包中拿出一個壺,為元士逍杯中斟滿道:“也請元兄品嚐一下我自做的紅棗汁。”

元士逍品嚐一口讚道:“果然好喝,濃郁香甜。”

一杯喝完後,元士逍問道:“阿坊,你的煉體之法,與你方才所講的'嫁衣神功’可有關係?”

“嫁衣便是煉體之法。”阿坊給元士逍再次斟滿,接著道:“元兄若是感興趣,我就將練法告知,也請元兄品評指點。”

元士逍頓感訝異,武林中各門各派無不將內修煉體之法門視為最重之珍寶而秘不外傳。

即便是親傳弟子也未必能得傳授,往往是父子關係,或是入內室、承衣缽之弟子方能得傳,能讓阿坊練至此等境地的功法,更是世所罕見,若是放在武俠小說中,恐怕是不亞於“辟邪劍譜”的存在,必然引各方爭奪,可不料阿坊竟然如此輕易便願告知自己。

元士逍思忖片刻後笑道:“阿坊,功法乃是武家重寶,阿坊你如此便同意告知我,是不是對功法過於輕慢了?

小說《天龍八部》中'六脈神劍’在天龍寺密藏而不輕洩,《西遊釋厄傳》中如來'真經不可空取,亦不可輕傳’,看似小說家言,可並非沒有遵理。

正合我上虞先賢'仙家奧秘不傳六耳’的宗旨,為的是避免所傳非人致貽大禍,也為將此作為福分。嘉獎善人。”

阿坊聞言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向周靜瑩問道:“靜瑩,你看呢?”

“我以前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我聽元兄所講,只是覺得微有些不妥。”周靜瑩一邊恩考,一邊慢慢說道。

“還請指教。”元士逍灑然笑道,雖然周靜瑩提出不同意見,但他對這樣的探討很是滿意,以他如今的修為境界,當世能夠在武學之道上與之一論者已是難得了。

周靜瑩道:“仙家究竟有沒有,誰也不知道,再說所傳究竟是不是'非人”,恐怕最多也就是靠著'日久見人心’,但即便見到了,誰又能保證人心不會變呢?

既然人心可能變,那這法門究竟傳不傳了呢?

再說了,當今社會,不少所謂的'宗門秘奧’已經是'公開出版’了,也沒見有什麼惡人練到了'歌貽大禍’的境界。”

“還有嗎?”阿坊饒有興趣地問道。

“呃……沒有了。”周靜瑩一時只能想到這麼多。

“已經不簡單了。”阿坊讚道:“元兄,你方才所說,都是'傳統文化’流傳下來的看法,於世人心中根深蒂固。所以拿來作考題,你看靜堂答得如何?”

元士道笑道:“阿坊你怎麼確定我就不是這麼想的呢?你我可是第一次見面,為何如此相信我的品行?”

“元兄本領高,識見非凡,小弟確實想要結交,所以有話就直說了。

正如靜瑩所言,人心日久方可知,我不是相信元兄的品行,而是相信智商和修為。

功力練到元兄這個境界,自然是知曉功法的兩個特點。”見周靜瑩期盼的目光望來,阿坊也不賣關子,直接道:“一是賞善,功法本身就是引領推動人心向善的一大助力,在善心善行中成就,也使善人得助益,如此良性迴圈,便是人心向善的保證,也是沙門'善護念’的由來;

二是罰惡,功法修習非惡人所能為,心有慾念氣不靜,思有私利志不純,以如此狀態修為功法,勢必遭致反噬。

於小說家而言,《天龍八部》中記載七十二絕藝放於藏經閣並不禁止門人觀看,其因就在於此,縱然以蕭遠山、慕容博武功之精深,不除私慾而私練,其後果眾人皆知。

所以靜瑩,你方才所說未見有惡人練到大成境界,其理相同。”

見周靜瑩點頭,阿坊接著道:“門派武藝雖是瑰寶,但貴在為人提供一種思路、一個方法或是一個途徑,其本身並沒有能夠讓人'必然’天下無敵的效果。”

“那上虞千百年來所傳說的那些高手是如何修成的呢?

難道他們的傳說和軼事都是假的嗎?”周靜瑩困惑道,可說到這裡她又搖了搖頭,望向阿坊和元士逍道:“當然不會是假的,因為現在就有兩位大高手在我面前,你們既然是真的,那他們自然也可能是真的了——所以我提的這個問題不對。”

她又想了想道:“正確的問題應該是--他們,或者更準確些應該是你們如何練成的?”

阿坊挑了挑眉道:“能與前賢比肩——你這說得我都不好意思了。還請元兄講講吧。”

元士逍笑道:“那你把我也說得不好意思了。

好吧,那我就說兩句。

原因很簡單,武功秘籍只是一物而已,真正的'武藝高強’所述的是人。

智慧、毅力、經驗再加上時機,才是練成絕藝的真正要素,只不過世人無知,常會被這些武功秘籍的種種傳說迷惑而已。

尤其是各個宗門為了宣揚自己,刻意誇大神話本門的武功,形成了不良的江湖風氣,這才是最害人的。”

“英雄所見略同。”阿坊點點頭,隨即笑出了聲道:“原來元兄也是古大俠的擁躉啊。”

“彼此彼此。”元士逍飲了一口紅酒道:“古大俠雖不會武功,但見識卻是非凡,這段看法幾乎將武林傳統故事全部推翻,但卻是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切中了武林古今之時弊。

可以說是能說人之不能說,敢言人之不敢言,令人歎服。

如果天下武者都能知曉這個道理,不再盲從迷信宗門和'秘籍’,今日之武林也就不會展得如此畸形了。”

“不錯。各門武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又被盲從裹抉至狹隘的'搏擊’之中,一味爭奪天下第一’,殊不知並非武學真意所在;

各人又找不到心之所寄,一味追求'天下第一”的名利,迷失了自己,也禍害了武學。”阿坊聳聳肩道。

喜歡阿坊和他的朋友們請大家收藏阿坊和他的朋友們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