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死亡歌謠(上)

你猜,單看一個人的微博,能知道關於他的多少資訊?

……

會知道那位叫王瀚哲的懸疑作家,完全是因為啟的一句話,他說:“到底因為什麼,一個正出版新書的作家,會突然在微博上停止宣傳?”

“停止宣傳?”我咬著蘋果看著電視,漫不經心地回應著啟,“大概是錢掙夠了?或者是新書出什麼問題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另一種營銷手段…對了,那個作家最近有沒有其他什麼內容?”

我本是隨口一問,卻不想啟像是打算和我深入討論一番,聲音一下子高了兩度:“這就是我想說的一點,他的微博內容現在全變成了童謠!”

“童謠?那他估計是要轉型寫童話了吧?”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隨口猜測。

“我覺得不太像。”啟划著手機,陳述著裡邊的內容,“2月13日,上面只寫了一句話:一群黑兔子,湊在一起玩。3月5日,了新微博,也是一句話:一隻見了鬼,嗷嗚喪了命。3月31日,依然是一句話:一隻倒黴蛋,自殺盼運轉…”

“什麼鬼。”我放下手中的蘋果,拿過啟的手機,翻著這個作家的微博,一點點讀出他在裡邊寫的那個碎片式的歌謠:群黑兔子,聚在一起玩

一隻見了鬼,嗷嗚喪了命。

一隻倒黴蛋,自殺盼運轉。

一隻被嫁禍,成了爆炸犯。”

“沒了?”我把。

“我猜是還沒更新完。”

“這個作家為什麼要寫這種童謠?感覺陰森森的,我覺得他不適合轉型當童話作家。”我搓了搓胳膊上的雞皮疙瘩,拿起桌上的蘋果繼續吃起來。

“不,我覺得這不是轉型,而是警告。”

“警告?”我的興趣被啟提了起來,將電視聲音調低了兩度,轉過臉頗有興趣地看著他。

“我剛剛搜尋了一下,現在他寫這幾句童謠的時間前後不久,都生有命案,”啟將手機舉到我面前,給我看著他裡邊的圖,“3月6日,s市一子死於出租屋內,有流言說這個屋子鬧鬼,3月31日,T市一男子跳樓自4月2o日,m市某爆炸告,是名張姓男子。”

啟邊說邊划著手機裡的圖片,臉色變得越重;“這些事件全生在王瀚哲這個作家微博當天或者一天後,你不覺得這太過巧合了嗎?”

“合不巧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很閒。”我過頭,重新將注意力轉移到電視上,“這就是一個巧合,就像是中彩票一樣,你不中我不中,總會有一個人中的,大數法則而已。我當你要給我說什麼奇妙的事情呢。”我咬下了最後一口蘋果,將蘋果核瞄準不遠處的垃圾桶。

“那如果我告訴你,這些人全都跟這個作家有關係呢?”啟這句話就像是一個驚雷,震得我扔蘋果核的手不自覺抖了一下,那個果核一下子落在了距離垃圾桶十萬八千里的地方。

“什麼意思?”我起身去撿果核,但心思卻已然轉到了啟說的這些話上。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之前全都在網上造謠、辱罵過王瀚哲。我認為,王瀚哲是在用這種方式警告那些辱罵他的人。”

我伸手揉了揉眼角,將果核扔進垃圾桶裡,拍了拍手故作不屑道“你想多了,我覺得這應該也是巧合。總不可能是這個王瀚哲有什麼言靈能力吧?說讓他們家裡鬧鬼就鬧鬼,說讓人自殺就自殺,我可是馬克思的腦殘粉。”

“不,如果巧合過多,這隻能說明這些不過是巧合的表象。”啟抬起眼看著我,眼神複雜而神秘,“比起言靈,我倒覺得,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

說到啟,她是我的室友,也是我的朋友。雖然從她搬過來到現在,我們僅僅只相處了一個月,但我卻莫名地很喜歡她。

一方面是因為我和她出生於同年同月同日,或許因為同日出生的緣故,我們兩個有著諸多的相似愛好,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們便能聊到一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

說她聰明絕不是基於我對朋友的偏愛,而是因為她對事物敏銳的洞察力與預測力。她能僅憑著一雙鞋而輕易推測出鞋主人的身高、體重、慣用走姿,甚至性格特徵。她也能僅憑觀察,便能輕鬆預測出不同的人對相同事物所採取的應對狀態…幾乎將演繹推理運用到了極致。

在我看來,她就是現實版的福爾摩斯,但比起《神探夏洛克》中的夏洛克,她的性格要更內向敏感一些。

“謀…殺?”我機械地重複著啟的話,但下一秒便極力否定著啟的猜測,“不可能,一個作家,哪有閒工夫去謀殺一個個罵人的黑粉?再說了,這些自殺啊鬧鬼啊爆炸案犯啊,普通人怎麼可能實施成功?”

啟被我問得啞口無言,有些不安地摩挲著下巴,思付半響回答:“你知道心理暗示嗎?”

我輕輕點頭,下一秒便反應過來,驚聲詢問她“你該不會說那個作家是用心理暗示來殺的人吧?”

啟沒有回答,而是起身去屋子裡拿了他的膝上型電腦出來:“我覺得我們可以試著找找看。”

我偏過頭,看著啟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不由得開口問:“先不說怎麼謀殺的,話說你是怎麼現這些人是王瀚哲的黑粉的?”

“這很簡單啊。”啟開啟微博的頁面,翻到王瀚哲一年前的一條微博,指著下邊的評論開口,“那段時間微博上反抄襲盛行,大家凡是看到有相似的情節、梗都會在微博上大肆聲討,王瀚哲也被捲入了這種莫名的風波之中。對於他是否抄襲我不清楚,但是他卻因為網友們的聲討,新書銷量一度大跌。於是他針對這件事了微博,結果這條微博下邊漫罵聲一片。”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