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回朝廷下旨調邊軍 烈虎奉命平叛亂

且說安帝在大殿之上詢問何人願意領兵前去平叛。右相蘇安出班行禮:“臣保舉兩路兵馬可破賊寇。”安帝道:“但不知蘇愛卿保舉何方兵馬?”蘇安道:“陛下,平叛須用精兵,四境邊軍乃我大齊軍隊最精銳者,因此用邊軍平叛最為合適。陛下可調西境和順州兩路邊軍平叛。西境邊軍常年駐守西境熟悉義州情況,大帥西門翼帳下猛將眾多。可令西門元帥派大將領兵剿寇。順州邊軍精銳扞勇,老帥雷山帳下猛將如雲,且北遼新敗江防一線稍安,順州邊軍可為另一路平叛大軍。由此二路精兵夾擊賊軍,定可兵到叛除,收復失地,保守河山!”安帝聞言大喜:“如此甚好,傳旨,令二路邊軍去義州平叛,功成之後寡人定重重有賞!”旨意傳下,一眾大臣聞風而動,兩道聖旨6續往兩地。

聖旨送至慶州。西境邊軍大帥西門翼接到聖旨後,本想親自領兵出征但西境關外蠻族蠢蠢欲動,為保邊境安寧,西門翼不得不親自鎮守邊關。因此西門翼派長子西門康掛帥率精兵五萬猛將八員前去平叛。(書中交代,大帥西門翼有三子:長子西門康,次子西門平,三子西門戰。長子西門康跨下馬掌中刀,武藝精熟且深通兵法乃三兄弟中最優秀者也是西境邊軍下一代主帥。)西門康領命掛帥出征率兵五萬向義州蜀郡殺去。

另一道聖旨也很快送至順州。此時邊關大帥雷山病重,老帥年已古稀,為鎮守邊關殫精竭慮,終是身染重疾,無力理事。順州邊軍大小事務由副帥王勝暫理。這一日聖旨送至順州令順州邊軍前往義州平叛剿寇。副帥王勝率眾接旨後,遂聚將議事,商議派兵平叛一事。王勝道:“各位將軍對出兵平叛有何良策?”順州總兵莊武道:“元帥,如今老帥病重,邊關還需元帥坐鎮,因此元帥不可親征義州,可另派大將領精兵前去平叛。”王勝道:“莊將軍言之有理。本帥欲派烈虎衛主將趙忠率烈虎衛前去平叛,諸位以為如何?”王勝話音剛落,順州副總兵邢度出言反對:“王帥,末將認為不妥。烈虎衛雖精銳勇猛但成軍時日不多軍中新卒較多不適宜投入大戰且該軍主帥、將領年紀較輕恐經驗不足。再者烈虎衛駐守新關赤陽,此關新建且極為重要守軍不宜過早調動。因此末將認為元帥還是另派別將領百戰老卒平叛為好!”邢度話音剛落,有幾位將官紛紛表示贊同認為烈虎衛過於年輕請求王勝另派他人領兵平叛。也有將官認為烈虎衛乃新銳精兵足可擔當平叛重任。一時間眾將議論紛紛。

列為看官,你道一些將官為何反對調烈虎衛平叛?一則烈虎衛乃新立之軍還未獨立參與大戰且主帥年輕也未獨立指揮過大戰的確難以服眾,平叛事大須謹慎派兵。二則烈虎衛建軍不久便駐守要地,主帥、將領深受老帥雷山器重,不少將官心有不服便出言阻止調烈虎衛平叛。

眾將議論多時,王勝擺手將眾人打斷。隨後道:“眾位不必爭論,本帥認為趙忠與烈虎衛眾將士可擔此重任。一則,老帥一直對趙忠十分器重稱其乃一帥才。趙忠領烈虎衛鎮守赤陽關二載將赤陽周邊綠林盜匪剿滅一空且趙忠治軍有方,城防佈置井井有條。將一座赤陽關要塞打造成一座鐵桶金城,可謂堅如磐石,固若金湯,這足見其能力出眾有將帥大才。二則烈虎衛眾將皆為猛將,雖新卒眾多但平日訓練有素,實戰不斷,戰力頗佳可稱精銳。三則,赤陽關經過兩年治理城防等一應事物早已完備只需派一大將領一支精兵前去接替烈虎衛駐守即可保其無礙。”

眾將聞言,紛紛點頭稱是。王勝又道:“不知哪位將軍願領兵前去駐守赤陽關接替烈虎衛?”這時,大將金刀太歲王章拱手道:“元帥,末將不才願領一支兵馬前去駐守赤陽關,只要末將三寸氣在定保赤陽萬無一失!”王勝十分高興:“好!王將軍,本帥給你一支令箭率本部三萬金刀衛前去駐防赤陽關並將調令送至赤陽讓趙忠整頓兵馬攻打義州不得有誤!”“得令!”王章拱手接令,隨後整軍出奔赤陽關而去。

按下王章領兵前往赤陽關暫且不提,單說烈虎衛。趙忠等人率領烈虎衛駐守赤陽關,剿滅赤陽寨後,每日操練兵馬,積極備戰。同時,趙忠和幾位結義兄弟多次領兵清剿周邊綠林山寨,甚至聯合其餘三關人馬將其餘三關周邊的山寨也剿滅了不少。這場聲勢浩大的剿匪行動後,四關周邊山寨被一掃而光,匪患盡除,幾個大奸大惡之匪皆被繩之以法,一時間四關方圓千里太平無事,一眾百姓無不拍手稱快。透過剿匪行動烈虎衛收編了萬餘降卒同時也招納了數位猛將(趙忠等也與所收猛將拜為兄弟)可謂實力大增。趙忠派人四處貼上招軍告示,無數青年踴躍投軍,兩年時間烈虎衛擴充至近五萬人馬,且烈虎衛訓練有素,趙忠等治軍有方,此時的烈虎衛已是順州邊軍中當之無愧之精銳。

烈虎衛擴軍後,趙忠招集眾將整編士卒。原先忠義勇猛四字營番號不變,每營下轄五千精兵。新立一營名為驍騎營由林烈任驍騎營指揮使,馮淵任驍騎營副指揮使(此人跨下馬掌中蔡陽刀,刀馬嫻熟。),該營下轄五千騎兵為烈虎衛支全員騎卒之軍。新立一營名為巾幗營由三千名女卒組成,雪蓮銀槍白靈和青蓮羅剎王芸任正副指揮使。其餘兩萬步卒分設四營,每營五千人由黎華、黎明、黎山、黎震四人出任各營指揮使(黎氏兄弟各用一條大棍分為金銀銅鐵,故又稱四棍將。)十餘日後各營整編已畢,如今烈虎衛可謂煥然一新,實力強悍。

不久後的一天,林烈在一次外出時,偶遇鳴鳳山老隱士司馬近。司馬近見林烈天資聰穎,有心收其為徒。林烈十分高興,當即拜老隱士為師。老隱士要帶林烈回鳴鳳山傳授武藝,林烈遂向趙忠請求暫且離軍前往鳴鳳山學藝。趙忠欣然同意,林烈與司馬近老隱士回了鳴鳳山,驍騎營暫由副將馮淵代管。轉眼間兩年過去了,這時,偽蜀叛亂訊息傳來,趙忠等認為大戰即將來臨,每日操演兵馬隨時準備出征。

單說這一天,烈虎衛眾將正在議事廳內商議軍情。正說話間,一名衛兵跑進議事廳,單腿點地向上稟報:“啟稟各位將軍,現有王章將軍率金刀衛兵扎關外並有大帥軍令帶到,請令定奪!”趙忠聞言忙道:“快請王將軍。”

時間不大,王章被迎進議事廳,眾人紛紛行禮。雙方坐定,趙忠開口道:“王將軍,不知大帥有何軍令?”王章肅立道:“烈虎衛眾將聽令!”眾將聞言紛紛拱手聽命。王章道:“今義州許天叛亂,賊勢甚大。特令烈虎衛主將趙忠掛帥率烈虎衛入蜀平叛,烈虎衛原赤陽關防務即日起交予金刀衛代管。望烈虎衛旗開得勝,早日凱旋。”王章說罷舉起手中的金批大令,趙忠接令在手帶頭大喝:“謹遵帥令!”眾將隨之齊聲應諾。隨後趙忠率眾將整頓兵馬,籌措糧草準備出征。王章也率領金刀衛進駐赤陽關。

數日後,烈虎衛整軍已畢,糧草齊備,金刀衛業已接手赤陽全部防務,可謂萬事俱備。這一日,趙忠在教軍場分兵派將。趙忠命趙勇為先鋒率本部猛字營五千精兵先行,又點雙鉤將江天為督糧官率兵三千押糧運草。二將領令而去。趙忠領其餘眾將率大隊人馬隨後啟程。

王章率眾將大軍送出十里長亭。趙忠拱手作別:“諸位請回,還望小心保守城池。”“趙將軍還請放心,有我等在此赤陽無憂,也祝諸位早日凱旋而歸。”王章道。“多謝王將軍。”眾人一一作別,大軍浩浩蕩蕩直奔義州而去。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按下趙忠率領烈虎衛大隊人馬暫且不表,單說先鋒營。金斧天王趙猛掛了先鋒大印,好不興頭。一路之上,趙猛對待士卒如赤子一般,曉行夜宿,秋毫無犯。這一日,大軍來到義州巴郡第一道險關竹林關。

趙猛性如烈火,要搶頭功,傳令軍士:“且休安營,整頓兵馬攻關,待今日搶下關來,入城休整!”手下眾將苦勸不聽,趙猛率五千兵馬以一字長蛇陣於竹林關前列隊,討敵罵陣。不多時,竹林關內三聲炮響,一支兵馬殺出城來,兩軍在關前對陣。

有分教:力斬三將建大功,鏈鈀逞兇阻烈虎。

欲知竹林關何人出戰,烈虎衛戰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