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回斬三將鍾琦立功 用鏈鈀餘平阻軍

且說金斧天王趙猛率軍於竹林關前列陣討敵罵陣。這時,城內三聲炮響,一支偽蜀軍殺出城來。

趙猛立馬擎斧在旗腳之下定睛觀看。只見對陣偽蜀軍約有兩千餘人,騎兵在前,步兵在後排成了二龍出水陣。陣前的認標大旗上大書:“竹林總兵餘”五個大字。認標旗下並排有五匹戰馬,馬上有五員大將。正當中一匹青鬃馬上端坐一人。此人生得面黑身長,環眼短鬚,身材魁梧,頭戴一頂鑌鐵盔,身披一副鑌鐵連環甲,斜披一領黑袍,腰掛短刀、鐵鏈,手提一柄青銅九齒鈀,這員將立馬持鈀十分兇惡。

書中交代,此人乃是偽蜀竹林關總兵,偽蜀八彪上將之一餘平。竹林關乃是義州巴郡的第一險關尤為重要。因此許天派了八彪之一的餘平領四員驍將,(那四人:胡九、何仁、花力、黑牛)兩萬五千精兵在此鎮守。

書歸正文,趙猛看罷多時,將雙斧左右一分,高聲斷喝:“對面賊將,報上名來,俺趙猛斧下不死無名之鬼!”餘平單手提鈀往對陣觀瞧,只見對面一支軍馬足有五千之眾,刀槍明亮,陣勢整齊。陣前旗腳下有數員大將,個個盔甲鮮明,氣勢不凡。中間一將面如鍋底,劍眉虎目,烏金盔,烏金甲,皂羅袍,乾坤斧,烏騅馬,威風凜凜,殺氣騰騰。餘平看罷,用鈀一指:“某家乃大蜀皇帝駕前稱臣竹林關總兵餘平,齊朝合敗膽敢犯吾疆界,定叫爾等有來無回!”

趙猛聞言大怒:“無知草寇,待俺取你狗命!”趙猛躍馬提斧就要出戰,這時身後有一人高喊:“四哥,請將此功讓與小弟吧。”話到人到,從趙猛身後飛出一騎烏煙獸,馬上一將鐵盔鐵甲,手持開山大斧,直奔疆場。趙猛視之乃是自己的八弟鐵斧太保鍾琦。

鍾琦來到疆場討敵罵陣。偽蜀軍中大將胡九催馬搖刀出陣迎敵。二將疆場見面,互通名姓,二馬相交,斧刀並舉,戰在一處。

二將你來我往,打鬥了二十餘合,胡九氣力不加,漸漸不敵。鍾琦趁勢招數加緊。胡九的大刀力劈華山奔鍾琦頂梁劈來,趙猛使足力氣一個舉火燒天式,大斧正碰在大刀上,把胡九震得兩臂麻,虎口酸,握不住刀杆,大刀撒手。胡九沒了兵器正在慌張,鍾琦縱馬上前,手起斧落,胡九屍兩分,死於非命。

趙猛見鍾琦戰得勝,十分高興:“眾三軍,為鍾將軍擂鼓助陣!”“咚!咚!咚!”齊軍陣前一十八面大鼓一齊敲響,一時間,鼓聲大作,三軍兒郎搖旗吶喊,士氣高漲。鍾琦見狀倍感精神,在疆場上繼續討戰:“那個還來受死?”

餘平見胡九陣亡,十分惱怒,剛想親自出馬,身後一將道:“總兵大人少歇,待末將出戰為胡將軍報仇!”餘平回頭一看是副將何仁。何仁挺槍躍馬直奔鍾琦殺去,鍾琦舉斧相迎,二人並不答話,鬥在一處。

鍾琦斧法、氣力遠勝何仁,加之勝了一陣,抖擻精神,越戰越勇。不出八九個回合,何仁已然槍法散亂,只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一個沒留神,何仁被鍾琦一招腦後摘瓜,取了級,一命嗚呼。鍾琦連勝兩陣。

兩員大將陣亡,偽蜀軍中一片譁然,驚怒交加。不等餘平話,偽蜀軍中一馬飛出,偏將黑牛舞動鋼叉直取鍾琦:“鼠輩殺我軍兩員大將,留下命來!”鍾琦用大斧架住鋼叉和黑牛鬥在一處。也就三五個照面,黑牛被鍾琦用斧攥刺破哽嗓咽喉,慘叫一聲死於馬下。不到一頓飯的功夫,竹林關三員大將皆成了鍾琦斧下之鬼。後人有詩單道鍾琦勇猛:

鐵甲玄袍顯英豪,斧急馬快展神威。

竹林斬將得功,太保威名從此揚。

且說,竹林關偽總兵餘平見手下三員大將皆亡,直氣得怒火萬丈,氣沖斗牛。再看餘平,跳下馬來把馬的肚帶緊了三緊,飛身上馬,舞動手中青銅鈀向鍾殺去:“狗賊,竟連傷我三員大將,今日本將軍定要取你級為眾將報仇雪恨!”話到人到,餘平掄起青銅鈀就砸,鍾琦不敢怠慢舉起開山斧接架相還,二人馬打盤旋,各舉兵刃,奮力拼殺。

二人大戰三十餘個回合,不分勝負。鍾琦暗想:“這餘平不愧為叛軍八彪上將之一,本領果然不一般。我已連打三陣,精力消耗不少,如今唯有一鼓作氣擊敗餘平是為上策!”想到這,鍾琦施展平生武藝加緊進攻。餘平見鍾琦大斧上下翻飛,如雪片一般。不由得暗暗稱讚:“這鐘琦真乃猛將,連戰三將還有這等實力,看來我一時難以取勝,要是時間長了,我再一敗,這竹林關恐怕難以保守,該如何是好?”突然間,餘平靈光一閃:“俗話說,逢強智取,遇弱活擒。我何不用絕招取勝。”想罷,餘平虛晃一招,拉個敗勢,撥馬便走。

鍾琦見餘平敗走大喜:“天助我也,待我趕上前去結果餘平,搶下竹林關,豈不立下大功一件!”鍾琦貪功心切,催馬舞斧在後緊追不捨。不料,餘平乃是詐敗。餘平一邊跑,一邊聽著身後的動靜。等聽到鍾琦的馬離自己不遠時,餘平悄悄地一按鈀杆上的繃簧,鈀杆迅收縮,轉眼間鈀杆盡數收縮只剩鈀頭。原來餘平的青銅九齒鈀乃是一件特殊兵器鈀杆可伸縮如同如今的伸縮棍一般。將鈀杆收縮後,餘平將腰中鐵鏈抽出掛上九齒鈀,而後,猛一扭身,一抖手,九齒鈀直奔鍾琦面門打去。這就是餘平的絕技名為奪命鏈鈀,他苦練此技多年可謂百百中。

鍾琦正往前追,忽見餘平在馬上一回身,一個青銅鈀打出,就知道自己上了當。那九齒鈀彷彿銅爪一般,這要捱上非死不可。虧得鍾琦久經沙場,連忙拼命一低頭,稍微慢了點兒,九齒鈀正抓在頭盔上。餘平用力一帶把鍾琦頭盔摘下,連著頭皮扯下小半片,頓時血流如注。鍾琦強忍劇痛,撥馬敗回本隊。來到旗腳下,鍾琦低頭請罪:“先鋒大人,末將無能,敗陣而歸。”“賢弟不必自責,你已連勝三陣,立下大功,下去養傷去吧。”趙猛一揮手讓鍾琦下去養傷不提。

趙猛剛想問何人出戰,就聽身旁有人說話:“先鋒,待末將出馬為兄長報仇!”身旁一將催動坐下烏龍駒,挺手中丈八蛇矛槍直奔疆場。趙猛視之,出戰的乃是自己的結拜九弟今世桓侯劉義。

劉義馬到疆場,二話不說舉矛就刺。餘平用鈀架開蛇矛,偷眼一看,就見來將,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烏油甲,皂羅袍,蛇矛槍,烏龍駒,威風凜凜好似黑麵煞神一般。餘平邊打邊問:“來者何人?”“劉義是也。匹夫敢用詭計傷我兄長,納命來!”說著劉義使開蛇矛,奮力廝殺和餘平鬥在一處。

劉義受過名人指教,一手桓侯槍法爐火純青。加之為兄報仇,劉義更是施展平生武藝,恨不能一矛將餘平刺死。打了二十餘合,餘平見難以取勝,於是撥馬便走。劉義見狀報仇心切,隨後就追。但劉義多了份小心,他打馬如飛想搶在餘平施展絕招前將其拿下。誰料,餘平出招奇快剛跑出沒多遠,餘平便回身使出鏈鈀,劉義躲閃不及,被一鈀打傷左肩,敗陣而走。

趙猛見兩位兄弟接連戰敗,怒氣填胸,縱馬提斧親自出戰,與餘平馬打對頭。趙猛將雙斧一碰:“餘將軍果然手段高強,來來來某家陪你走幾趟!”“在下奉陪!”二人話不投機,各自縱馬搶到核心,二馬相交,斧鈀並舉,戰作一團。

二將疆場征戰,各施手段,鈀來斧往,斧去鈀迎,鈀斧相碰,響起陣陣金鐵之聲,二馬盤桓蕩起陣陣煙塵。二人大戰三四十合不分勝負。趙猛求勝心切,使出六十四路八卦陰陽斧,烏騅馬踏八卦步,一對乾坤斧左手為陰右手為陽上下翻飛,雙斧不離餘平各大要害將其全身罩定。餘平一時間有些手忙腳亂,只得舞動九齒鈀護住己身再無進攻之力。又打了十幾個回合,餘平漸漸不支,只得提馬跳出圈外,撥馬敗走。

趙猛見狀暗想:“俺還得追,若是餘平真敗最好,俺將他就地斬殺。他若是假敗某家倒要看看此賊鏈鈀有何了不得之處!”一念至此,趙猛縱馬舉斧就追,一邊追一邊留意著餘平的一舉一動加著十二分小心。

列位,你到餘平真敗了嗎,非也。餘平見自己不是對手還想如法炮製敗中取勝。餘平聽得身後馬蹄聲漸進,猛一回身又使出奪命鏈鈀,一鈀直奔趙猛頭頂打去。趙猛早有防備,猛一低頭躲過這一鈀。餘平見狀將鐵鏈往回一拉,九齒鈀直奔趙猛的後腦,趙猛使了個鐙裡藏身,躲過這一下,趙猛剛翻身上馬,鏈鈀又奔前胸打來,趙猛一個雲裡翻將這一招勉強躲過。

趙猛一連躲過三招,累得大汗淋漓,暗道:“這鏈鈀果然厲害,無愧奪命二字。”餘平也吃驚不小:“從我練成此法以來鮮有人能躲我三招,這趙猛真乃高手。”想到這,餘平縱馬向前。趙猛見狀認為餘平招數用盡,要重新正面交手,於是也催馬迎戰。哪知,餘平正跑著突然再度甩出九齒鈀向趙猛腰部打去。趙猛大驚,連忙一閃身,腰躲過了,左腿卻被九齒鈀抓傷,劃了條大口子,鮮血直流。趙猛吃痛敗下陣來。

趙猛見餘平武藝高強,身懷絕技不能取勝,只得下令鳴金收兵。餘平本想命士卒追殺,但烈虎衛訓練有素弓箭手早已射住陣腳,偽蜀軍不得前進。餘平無奈只得收兵回城堅守關城,一邊向各處關城出求援書信,請求援兵。

趙猛收兵後,找好地勢,安營紮寨休整兵馬。受傷的將領安排養傷,等待大隊人馬到來。數日後,趙忠率領烈虎衛大軍趕到,兩下合兵一處,準備下一步行動。這才引出一段:趙忠計勝餘平,智取竹林關。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