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章 破陣軍回師

李承乾也終於有了反應,拿起小刀再次切肉:“另外,孤補充一下工坊佈局的整改方針。杜正倫,你記一下。”

杜正倫迅拿出隨身的紙張和硬筆:“是。”

“咸陽的渭水沿岸軍備工坊,此次後進行大幅整改。開花彈、散彈工坊,一律拆散互不相連,工坊改設為坊對一庫,同時單獨抽調相關匠人,負責輪番制檢查工坊安全隱患,每日一次。其次,開花彈、散彈工坊全部準備搬遷,地點孤會事後說明。”

杜正倫手上飛快:“遵令!”

李承乾淡然吃著熊肉:“簡述一遍。”

杜正倫看向手上的記錄板:“此次事故後,整改咸陽軍備工坊中的彈藥坊,廢棄咸陽現役工坊。搬移所有彈藥坊,事後籌備新地點,開花彈、散彈工坊互不相連,工坊改設為坊對一庫,抽調內部匠人負責每日隱患檢查。”

李承乾:“死者每人撫卹金五貫、重傷每人撫卹金一貫、輕傷者痊癒前由官廳供養直至痊癒。死者家屬直系子嗣,將來可直接進入咸陽縣衙為役。死者重傷家屬一律享受退役將士待遇,由縣衙負責安頓。”

“臣等遵令!!”

李德謇等人離去後,李承乾也放下了手裡的肉,拿過手帕,擦了擦手起身朝著外面走去。鄭麗婉也起身,跟隨李承乾一同雙雙離開眾人的視野。

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坐在一起,低著頭低語出聲...

“看高明的反應,貌似是早有預料。”

“這麼一說,也像。而且,高明的性子那是謹慎無比,按理說...”

杜如晦連忙伸手示意打住:“人性。”

房玄齡也恍然大悟:“吃過了虧,人們才能牢記。可這代價未免...”

杜如晦搖了搖頭:“高明自有打算,咱們還是相信高明為好。”

房玄齡點了點頭,二人也就此打住,不再猜測。兩人也無愧李承乾恩師之名,對李承乾這個學生或多或少還是比較瞭解的。李承乾做事,那是追求十全把握,再次也必然少不了九成。但,開花彈和散彈的威力,沒有比李承乾和東宮更瞭解的,但今天出事了,李承乾卻十分淡定,要說是心性,不像。這可是接近萬人的事故,損失巨大到東宮都要傷筋動骨的。

另一邊,李承乾和鄭麗婉二人並肩沿著湖邊散心...身後,是胡陽曦等監門軍二十餘名將士。

鄭麗婉:“雖說你的打算是好,乃至效果卓越。但...這代價還是太大了。”

李承乾淡然道:“孤知道,但人沒吃過教訓,是記不住教訓的。”

鄭麗婉:“你說句實話。”

李承乾:“有預料,但沒想到在今天。”

鄭麗婉點頭:“一次就夠了,咸陽如今牽扯太大了。”

聯立房玄齡和杜如晦二人剛才嘀咕的猜測,就能明白李承乾和鄭麗婉說的這些話是什麼意思了。鄭麗婉讓李承乾說實話,是問李承乾有沒有動手,但李承乾的一句預料,就足夠證明李承乾還沒這麼喪心病狂。咸陽如今是控制大唐大市場的一個樞紐,洛陽是為了加強對大唐大市場的控制力和輔助。咸陽出岔子,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貞觀十二年十一月,吐蕃前線破陣軍率先回師,抵達長安。破陣軍的戰告捷,大放異彩,得到了絕對的殊榮!太極殿之外,寬闊的龍場之上,三千破陣軍將士昂挺胸、目光堅毅、神采奕奕集結在此!

二鳳與文武百官,紛紛在列,位於那太極殿的龍道之上。高聳的漢白玉臺階左右,俱為當今貞觀文武雄才,二鳳高舉位端坐。而李承乾,則是坐在二鳳身側,這份殊榮和特殊性,堪比炸裂!

二鳳一襲赤黃正裝:“太子,破陣軍將士乃是隨你出征,為國征戰,為國立功,你為三軍統帥,自當勉勵一二。”

二鳳在這種時候,把這個大放異彩乃至是施恩重器的機會,給了李承乾這個太子。文武大臣不是傻子,二鳳這是要開始放權給李承乾了,也意味著不久的將來二鳳就要打算退位了。這種訊號,讓大家都有些不真實的感覺。畢竟,二鳳如今正值壯年,可以說還能再幹二十年!

李承乾起身朝著二鳳恭敬作揖行禮,隨即一甩長袖,一身玄服闊步來到前方,俯瞰三千破陣軍將士。

“此次西征吐蕃之戰,諸君之功當仁不讓,屈一指!先退敵軍前鋒,後圍敵軍主力,兩戰定乾坤。孤為此次三軍主帥,代此次五軍將士向諸君表達誠摯謝意!昔日孤領諸君西去,唯恐不穩而致諸君抱憾他鄉,今昔我等在此全聚,為諸位兄弟之功績。然!為帝國劍盾者,無自傲、自滿之說,軍功為資歷,不可為傲骨!有功則賞,有過則罰,軍中無論何人,俱為同理!孤道一言,軍中將士者,無殊之異也!”

李承乾揹負一手,緩緩走下臺階:“官話說完了,那我就說直白點。這次能夠如此輕易的擊潰吐蕃,你們破陣軍的三千兒郎,當為功,無人可以質疑!但是!我也警告你們,可以以此為榮,但不可以此為橫!你們立了功,朝廷和國家乃至是百姓們自然會誇你們,但你們犯了錯,甭管你們是誰,只要是我大唐三軍之中的人,一律按照軍法處置!絕無特殊對待這種說法!倘若我李承乾也在征戰期間犯錯,也要和你們一樣受到軍規軍法處置!”

“聽明白沒有?!”

“唰唰——唰唰——————”

“末將謹記大帥軍令!!!——————————”

三千破陣軍將士,紛紛屈膝下跪,齊聲吶喊回復。而這,就是李承乾在破陣軍將士當中的地位,因為他們都是李承乾練出來的。李承乾的戲份完了,二鳳的戲份也來了,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倆父子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二鳳從龍椅之上起身,雙手張開:“諸位凱旋而歸的將士們,免禮吧!”

三千破陣軍將士,這才紛紛起身,注視高處的二鳳陛下。

二鳳:“朕理解太子對你們如此嚴格的苦心,對你們嚴格一些,戰場上你們才不容易犯錯,更加謹小慎微,才能更有機會從戰場上活著回來。但,太子說的對,你們是此戰的功之臣,大唐、朝廷、百姓、朕,都不會虧待你們,你們應該受到獎賞。”

“宣旨!”

禮部尚書唐儉隨即出列,來到中間開啟手中聖旨大聲宣佈...

“貞觀十二年十一月六日,經中書、門下、尚書核准,對此次西征吐蕃之破陣軍三千將士,按功論賞,由戶部、兵部協調處理,大理寺從側監察。三千破陣軍將士,人皆賞賜錢十貫、綢緞二十匹、精鹽五石、雜糧百石。門下省閱,尚書省行!欽此!”

“謝聖人大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要說什麼唐朝一石等於五十多千克的事情了,這裡就這麼算,方便。另外,唐朝的聖旨就是這樣的,但不完全是,沒有所謂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且正確的斷句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唐朝貞觀時期,三省不是擺設,沒有三省的一致透過,皇帝老兒的旨意和意思下不去的。而這就是二鳳主動限制皇權、對自己的主見和一些政令查缺補漏的妥協,避免了很多牛頭不對馬嘴乃至瞎扯淡的政令出現。

二鳳和煦笑道:“諸位將士請起!”

二鳳隨即上前,正色道:“朕此次令太子將破陣軍的諸位將士提前召回,乃是朕打算親征高句麗!為此,朕在此一問,破敵十萬的諸位將士,可有虎膽隨朕往那東邊走一遭?”

“末將遵旨!!!血不流乾!!死戰不退!!————————大唐萬歲!!!大唐萬歲!!!大唐萬歲!!!————————”

二鳳大為滿意,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哈——————好!!不愧是我大唐的熱血兒郎!!來年開春,朕和諸位將士,一同奔赴東方,與那高句麗,決一死戰!!”

“殺!!殺!!殺!!!——————死戰!!死戰!!!死戰!!!——————”

二鳳對於破陣軍將士的此等軍容,可謂是十分的滿意!這種充滿熱血戰意、鬥志昂揚、氣勢洶洶的部隊,是任何一個將軍都無法抗拒的!別忘了,二鳳好歹也是馬上皇帝,雖然久離戰場,但一腔熱血和鬥志,可都還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