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中國大客機要與A350和B787對標

林鵬道“是啊,困難不是一般的多!現在世界民航機市場,波音和空客壟斷了幹線市場,我們要成為第三極的話,這兩個公司必定會出手阻攔,在大型客機機載系統供應商那裡,我們可能會遇到不少的阻力,無論航電、飛控、電源、燃油和起落架等機載系統,咱們國內在短時間內恐怕還很難有獨立的系統供應商。”

吳院長道“是啊,所以我們更要堅定的走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確保我們在研生產大客機的過程中能夠完全掌握大飛機的核心技術。只有走中國設計、系統整合、全球招標,同時做好國產化,兩條腿走路的路線,我們才能夠完成大飛機研製這個浩大的工程!”

接著吳院長又道“研製大客機,還需要大量的高階人才,所以等大客機公司成立後,我想肯定還要從我們現在各大航空工業廠所擇優選調人才,同時還要重點培養年輕人才,也會從海外引進成熟人才!透過aRJ21支線客機的研製,我們已經鍛煉出一支能幹的研製造隊伍,但大客機專案還需要更多的人才!”

林鵬點頭道“大客機專案,對我們國家的經濟和科技展,一定會起到一個巨大的引領作用,從m國的大型客機制造來看,它影響了m國近百分之七十的經濟活動。根據m國國會的研究報告資訊披露,m國飛機制造業交付額每增加一美元,可使得m國經濟增長二美元以上,可見大型商用飛機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有多強!”

吳院長道“是啊,大型客機不僅僅是對國民經濟有巨大帶動作用,還能帶動先進動力、電子資訊、自動控制、計算機等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和產業展。我們國家正是想利用大型商用飛機研製造,打造一箇中心和五個航空產業叢集,讓航空產業成為我國經濟展的支柱,所以我們身上的責任重大,一定不能辜負了祖國和人民的期望!”

林鵬點頭道“是啊,所以我們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很急迫,大型客機專案必須要加推進才行!如果我們的進度慢了,市場機會就有可能錯過!就拿m國波音公司展B777雙遠端寬體客機來說,當時波音公司就是現了在其B747和B767客機之間,有一個可觀的市場,所以波音公司正式立項搞這個飛機,最終以高效率的度,在五年時間內就完成了這個專案,並且拿到適航證,這麼快的度,我們可能不一定能達到,但是我想我們用個七八年,最多十年應該是可以的,再長的話就容易錯失市場良機了!”

其實在林鵬看來,十年時間確實是長了,最多七八年,就必須要實現架大型客機的交付才是最好的,當然最不理想的狀況也要在十年內完成架客機的交付。

畢竟時間不等人啊,林鵬前世的時候,大客機專案就是一拖再拖,從立項到飛,都用了十年時間,要實現架c919客機的交付,最早也得到2o21年了,這個時間節點確實晚了些。

當然那時候是在沒有好的基礎的情況下,用了十幾年時間,但現在不同了,林鵬還手握著幾型先進大客機的技術資料呢!同時有兩型大客機的技術資料也早已經被中國航空工業專家們差不多吃透了。

所以技術上不存在太大的問題,難的還是拿到適航證,以及大客機的系統產業叢集的形成,這些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還有時間。

吳院長感慨道“是啊,當年咱們的前輩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搞運十客機,只用了五年就完成設計工作,十年就實現了飛。如今我們的航空工業比之當年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所以我們如果不能比運十客機這個專案搞得快,那就真的對不起祖國和人民的重託了!當然,我們的競爭對手太強了,我們不只要設計製造出來,還得要賣出去才行!三百座級客機,目前市場上有m國波音的B777,還會有B787,以及空客a35o雙寬體遠端客機。”

林鵬點頭道“是的,無論是波音787還是a35o都是非常強大的競爭對手!所以我們的起點也要高,比如說空客公司,也開始放棄a34o這種四大型客機了,未來大客機的競爭焦點,一定是在雙雙通道寬體客機上,這種機型也是今後大型飛機制造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根據波音和空客的預測,未來全球需要數千架大型雙雙通道寬體客機,特別是三百座客機的需求量將是增長最快的!”

吳院長道“嗯,據說今年空客將會停產其最早的a3oo雙寬體客機,全力打造新的a35o雙寬體客機。作為世界上第一款雙寬體客機,a3oo客機如今已顯得比較落後了,畢竟它只是一種中短程客機,在機體和航電還有客艙系統方面都顯得落後。我們可能很快就要開始進行技術方案設計了,到時候我們需要再全方位的審視,我們的大型客機,在座艙佈局,機體設計等方面應該如何比競爭對手更有優勢。”

林鵬笑道“我們的大型客機,的確要做成一款和波音787和空客a35o競爭的未來大客機,而不是與波音777相比較。畢竟,就連現在波音777客機都應該感受到了787和a35o的巨大壓力。a35o客機加長型的載客量可能與777-3ooeR相近,其航程還更遠,將在3oo-4oo客座段客機市場非常有競爭力,是最省油的飛機。據資料顯示a35o機身和機翼全是碳纖維複合材料,m國波音公司也有對應的B787客機。如今我們的起步並不比這兩型客機晚多少,a35o是前年正式開始研製,我們只是晚了兩年,還有可能追上!”

吳院長道“我們要突破的關鍵技術很多,比如先進氣動技術、高涵道比低噪聲渦扇動機、多電技術、先進複合材料技術、先進飛行控制技術、綜合模組化航電技術。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畢竟此前我們連研製三百座機大客機的經驗都沒有,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集中力量,是一定可以突破的!”

喜歡航空崛起請大家收藏航空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