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九十九章 找準市場定位很重要

林鵬感嘆道“吳院長,有很多專家都認為,尾吊式動機註定會成為過去式,您怎麼看呢?”

吳院長點頭道“的確,尾吊式動機有它的缺點,現在除了支線客機和小型公務機,由於機翼下面吊掛動機位置不夠的原因,只能將動機放到尾部外,幹線客機,確實已經不再有這種設計。不過尾吊動機的幹線客機,也是出了不少的名機啊!比如說我們國家曾經在中海組裝過的麥道9o,就是一款很不錯的尾吊動機幹線客機。可是麥道成也尾吊,敗也尾吊,正因為一直堅持尾吊動機不適應市場,而被波音公司吞併了。”

頓了頓,吳院長又道“我們的支線客機aRJ21採用了尾吊式設計,這與目前國際上的幾款大型化的支線客機有明顯的不同,它們都是採用了翼吊式動機的設計。當然一方面的原因,是我們有麥道客機的一些技術,對這種尾吊動機佈局有相當的技術儲備,再一個原因是尾吊動機,對支線客機來說,好處確實比較大,一旦採用翼吊動機,如果設計成上單翼則是不可以接受的,噪音太大,如果設計成下單翼,要麼動機直徑做得很小,要麼起落架要設計得很長,這樣看來都不是最佳的方案,所以我們最終採用了尾吊式動機設計,現在看來這個設計並沒有什麼問題!”

的確,對於大客機來說,動機吊在翼下,應該是最好的方案,一是方便維護保養,當然也會帶來動機離地高度不夠的問題,所以在波音737客機上就可以看到,為了抬高動機離地高度波音公司設計師,就極端的採用了壓扁航空動機短艙進氣口的方式。

因此像波音737這種級別的短程幹線客機,如果說採用尾吊式動機,也並非就一定是不如翼吊的。也就是說,將來aRJ21噴氣支線客機,展出一百五十座的加長型,採用尾吊動機也是可以的,如果換到翼下,勢必要採用小直徑的動機,這樣的話由於涵道比小,經濟性就不怎麼樣了。

而尾吊式動機佈局,動機可以安裝大直徑的,把動機涵道比做得更大,會更加的省油。

尾吊式動機佈局,最早是法國人採用的,在快帆噴氣式客機上使用。這種佈局在當時是很有優勢的,因為它可以保持機翼外形的乾淨,流過機翼的氣流不會受到干擾。

當然在當時,由於技術不夠先進的原因,在重心配置時比較困難,因為飛機空載和滿載時,重心移動距離過大,翼吊則不存在這個問題。比如說毛子的伊爾六二噴氣客機,採用了尾吊佈局,為解決配重問題,就在機頭安裝了能夠裝下幾噸水的配重大水箱,這樣增加了很多死重,經濟性自然受到影響。

後來尾吊式佈局,被麥道公司揚光大,麥道客機大部分都採用了尾吊式佈局,甚至大型幹線客機也是如此。

翼吊動機佈局,最早不是應用在客機上,而是應用在轟炸機上取得成功,才移植到客機上面。m國戰略轟炸機B52就是典型的翼吊佈局,在這個基礎上,波音公司就將這種佈局用到了m國第一代噴氣式客機波音7o7上,後來這種佈局就成為了大部分噴氣式客機採用的佈局形式。

翼吊式最大的缺點就是對機翼下氣流的干擾,早期的時候採用的辦法是儘可以的吊得更低,遠離機翼下表面。這在上單翼的飛機上沒問題,可是下單翼的客機就不太好設計了。

後來設計師們終於研製出良好的翼吊動機設計方案,可以使機翼與短艙間形成有利干擾,反而還會使阻力降低。

而尾吊動機佈局,在aRJ21噴氣支線客機上,透過一系列的手段最佳化設計,實現了最佳的氣動耦合,對升阻特性還有較大的貢獻,同時動機的噪音對客艙的干擾也做得比翼吊更小了。

因此在這個基礎上,加長後做成一百五十座級的大支線客機,完全是不存在技術方面的問題。

所以聽了吳院長的話後,林鵬也感慨道“是啊,我覺得翼吊和尾吊,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還要看我們設計團隊,如何把它們設計到最最佳化。這一次上級採納了我的建議,把咱們的大客機定位於三百座級的雙寬體客機,我也不確定未來它是不是一定會成功,但是從空客公司以a3oo寬體客機家的歷史來看,就是靠著市場定位的準確,同時還有技術上要先進,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就構成了成功的要素!”

確實那時候空客推出a3oo寬體客機,就是瞄準了市場空白,跟先行者波音公司打了一個時間差。因為a3oo客機不但是雙寬體客機,而且在航程定位上是六千到九千公里,這是波音公司沒有的。

林鵬作為一個重生者,還很清楚在中國汽車行業也是如此。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就是靠著suV展起來的。因為當時合資suV不但款型少,而且價格都是非常昂貴的,普通家庭根本買不起。

所以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廠商,正是瞄準了中低端,特別是低端suV汽車市場這個空白,一舉就佔領了這個市場,從而很多自主品牌汽車廠商都靠著中低端suV車型生存下來,並且展得越來越好,開始上攻合資suV了。

這就有點兒當年,農村包圍城市的感覺,迅找準市場,然後快力,等到競爭對手反應過來時,已經來不及了。

這時候哪怕是合資suV開始大幅度降價,也競爭不過自主品牌suV了。因為自主品牌suV已經佔領了大半江山,並且在設計和質量方面都越做越好,合資suV除了在三大件上技術要先進一些外,在其他方面根本沒辦法與自主品牌suV相比,特別是在外觀和內飾設計上,中國自主品牌suV把很多合資suV遠遠甩在後面了。

因此在每個月的suV銷量榜單上,排在前十位,前二十位的,就是自主品牌居多,佔據了大半江山。特別是一代神車哈弗h6更是牢牢的佔據著第一名的位置,無人可以撼動。

汽車行業是這樣,那麼在商用飛機這個市場上,同樣是適用的。

喜歡航空崛起請大家收藏航空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