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百二十五章 ???殲十D大秀超機動性

揚威總師連忙道“請領導放心吧,其實我個人的意思,咱們的殲二零戰鬥機直接裝渦扇十五試飛也沒問題,不過多一道驗證試飛也是更為穩妥的,所以三個月時間完全夠了!”

林明棟笑道“是啊,我也是這麼覺得,不過他們都認為應該更穩妥一些,所以才上了殲十一進行試飛!不過這樣咱們就更有把握了不是!”

其實林鵬這個重生者才清楚,渦扇十五動機的進度已經非常快了!比前世的時候快了近十年。

要知道在林鵬前世的時候,渦扇十五動機裝到殲二零戰鬥機上面,那至少都得等到二零一九年去了。

渦扇十五動機與F119動機相比,研製週期並不算長。

要知道F119動機,最早是從一九八三年普惠公司開始詳細設計的,一九八六年十月臺xF119動機試車,一九八八年安裝了二元向量噴管的型號開始試車。

一九八九年臺yF119飛行試驗動機完成初始地面試驗,到199o年8月,完成飛行批准試驗。199o年秋天,兩架yF-22裝載yF119進行飛行試驗,實現馬赫數1.43的不加力聲巡航。

而到了一九九二年六月,真正量產的型號F119完成關鍵設計評審,一九九六年才交付飛行試驗用動機,一九九九年完成鑑定,二零零一年投入小批次生產。

也就是說F119動機從最開始的技術驗證機設計開始算起,也是用了十八年才進入量產,如果從量產型號設計評審到量產,用了九年時間。

軍方領導一聽,便笑了“好,只要你們都有把握,那咱們就放心了!”

領導們圍著這兩架殲二零戰鬥機,認真的觀察起來。

確實這兩架殲二零戰鬥機的製造工藝相當的棒,領導和專家們一邊看一邊讚歎著。

想當年看到中國的殲八II戰鬥機,大家都覺得是美男子,現在再看殲八II戰鬥機,那真是太落後了。

不說別的,就從這機身表面的工藝就能看出來。

殲八的機身一看就很多的鉚釘,而且不平整,當年在殲八戰鬥機的生產車間,可以看到的場景那就是工人們爬在這架戰鬥機的機身上面工作,用的都是非常古老的手工工具。

可是現在再看殲二零戰鬥機的總裝呢,採用的是脈動式生產線,很多部件都實現了自動化的裝配,零部件也大多采用數控加工中心進行製造。

與當年的八爺生產線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在數字化製造方面,蓉飛確實是在國內走在前列的,早在九十年代末就開始大力的推廣數字化製造了。

有人說殲二零戰鬥機不就是隱身化的殲八戰鬥機嗎?因為它們的機身都很細長。

其實這是兩全不同的兩種戰機,跨了兩代!雖然說從側面上看,殲二零戰鬥機確實很長,但是它的結構,氣動,完全和殲八這種高空高戰鬥機不一樣,因為殲二零戰鬥機的機動性特別是音機動性太強了。

而殲八戰鬥機,則是沒有什麼機動性的,被稱為有人火箭,平直的三角機翼,幾乎拉不出什麼渦流來,操控性非常差。

所以殲八戰鬥機只生產了二百來架,便停產了。

現在空軍和海軍還有一些殲八沒有退役,就等著殲十系列來替換,另外還有少量的殲七戰鬥機,也需要換掉。

等七爺和八爺全部退役後,中國空軍戰鬥機機群就將形成以四代機為核心,三代機為骨幹的先進裝備體系!

殲二零戰鬥機的研進度這麼快,領導們都想當的滿意!

當然中國第一款服役的四代機,肯定就是殲轟八了,因為它在今年就將完成全部的試飛任務,明年就要開始服役了。

殲二零有了渦扇十五動機也會非常的快,三年內完成所有的試飛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甚至快一點的話兩年就夠了。

也就是說,中國空軍最快能夠在二零一五年底,或者二零一六年初就擁有兩款四代機,到時候就將和m國不相上下,都是兩款四代機!

林鵬也現了殲二零戰鬥機的製造工藝,確實比殲轟八還要好一些,畢竟它是高階機,而殲轟八是中端機,兩者的成本都不一樣,殲二零戰鬥機差不多要十億一架,而殲轟八隻有六億左右。

殲二零戰鬥機的鴨翼,加上全動的垂尾,一旦動起來,就好像變形金剛一樣的,非常的震撼。

所以領導們也是相當的想看它進行試飛,這光看靜態的還不夠呢!

殲二零這兩架原型機,較之於前面幾架也有了一些小變化,這主要是它將換上渦扇十五動機,要進行音巡航,所以自然也有所調整。

看完了脈動式生產線內的殲十系列和殲二零原型機,揚威總理和羅玉良便帶著領導和專家們來到了蓉飛國際試飛站,在這裡每天都有新機進行出廠試飛,當然今天還特別安排了殲二零原型機的試飛。

都是為了給領導們展示殲十系列和殲二零戰鬥機的效能。

揚威總師笑道“今天第一個出場的是咱們的殲十d戰鬥機,它能夠做出非常多的機動動作,蘇三五戰鬥機擁有的級機動性,咱們也不用羨慕了,而且我們的殲十d比它做得還更好!”

軍方領導笑道“那真是太好了,蘇三五戰鬥機在航展上大秀機動性,咱們以前只有羨慕的份兒,現在我們的殲十d也可以,真是想不到啊!”

其實大家都知道,毛子向中國空軍推銷蘇三五的熱情,一直都是很高的,而中國空軍早些時候,也確實想引進蘇三五戰鬥機的,因為蘇三五戰鬥機確實有著無可比擬的級機動效能,航展上表演的落葉飄,轉輪機等,讓很多媒體稱它為外星飛蝶。

在二零零九的上莫斯科航展上,蘇35戰鬥機驚豔亮相,表演了過3o度大攻角的小半徑迴旋,落葉飄等級機動性。

如果沒有中國航空工業這幾年來的突破,中國空軍便會在二零一五年購買二十四架蘇三五戰鬥機,合同總金額達到二十五億美元,也就是一架蘇三五戰鬥機過一億美元。

比F35戰鬥機還要貴一些,當然那時候是沒有辦法,因為殲二零戰鬥機服役晚,並且也只有殲二零一款量產的隱身四代機。

蘇三五戰鬥機可以彌補殲二零數量不足的問題,讓周邊國家不敢輕舉妄動。

但是蘇三五戰鬥機這筆買賣,確實值得嗎?

現在來說肯定就不會要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