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三代主戰坦克

十一月初,李曙光就得到一個好訊息,那就是北方車輛設計研究所設計的新型主戰坦克,已經完成了詳細設計任務,馬上就要進行評審了。

而同時還有一個好訊息就是,為新一代主戰坦克配套的動力系統,國產一千二百千瓦坦克燃氣輪機gT12oo順利的完成了試車,即將開始進行裝車試驗。

有一輛六九式主戰坦克,被改裝成了測試車,把原來的柴油動機和傳動系統都換成了新的燃氣輪機動力包,當然傳動系統也是改裝過了,不然也根本承受不了燃氣輪機的大馬力輸出。

要知道這臺燃氣輪機,還是李曙光提出來的設計方案呢,作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坦克動力系統,它的輸出功率比米國的燃氣輪機還高了近一百千瓦。

包括第三代主戰坦克,李曙光也提了一些建議,解決了一些技術難題,現在新型主戰坦克就要進行詳細設計評審了,軍方自然也是邀請了李曙光擔任評審專家。

李曙光這一到北車研究所,就受到了所裡領導的熱情招待,要知道李曙光可是為新型坦克做出決定性的貢獻,有很多關鍵技術都是李曙光幫助突破的。

原來的第三代主戰坦克,是準備借鑑T72主戰坦克的設計,而現在是由於李曙光而完全改變了,新型主戰坦克的效能更為先進,設計更是向m1看齊,並且有些效能指標還要更高,畢竟在動力方面,國產第三代主戰坦克,就已經是世界最強的了。

所以這就有了更大的升級空間,現在的第三代主戰坦克詳細設計也是採用了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系統,所以說才能夠這麼快的完成詳細設計任務,而且它的戰鬥全重,便從原來的五十來噸,增加到了六十噸。

這是妥妥的重型坦克了,遠遠過了蘇聯的T72和T8o主戰坦克,在火力方面新的國產一百二十五毫米坦克炮,也採用了很多先進的技術,李曙光為這門炮解決了諸多難題,比如說炮鋼,還有身管制造工藝,都是最先進的,因為李曙光雖然沒有得到過坦克裝甲車的技術,但是他有先進的艦炮的設計製造技術,要知道艦炮可是比坦克炮還要複雜的。

所以有些技術也是可以轉移到坦克炮上面的,所以現在設計出來的新型一百二十五毫米坦克炮,它的效能更是比蘇聯的一百二十五毫米坦克炮還要強一些。

一千二百千瓦燃氣輪機和配套的液力傳動系統,那也是李曙光的傑作,這次評審結束後,領導們也要到燃氣輪機測試現場去了解情況。

在李曙光的建議下,新型主戰坦克,採用了一種新的設計,那就是附加反應裝甲,原來是沒有這個的。

但是李曙光提出來的設計方案,確實是很打動軍方的,所以就讓北方車輛研究所加上了這個設計,並且現在爆炸反應裝甲的試驗,也是非常的成功。

有了這個系統,新型坦克的戰場生存能力就大幅度的提高了,再加上它強大的資訊能力,這也是李曙光提出來的設計方案,現在的新型主戰坦克,實力強大到可以與m1爭世界第一了。

這是以前誰都不敢想的,畢竟現在6軍最好的坦克還只是落後的七九式呢,不要說跟m1啊T8o比了,就是跟T72也完全沒有辦法比,差太多了。

這是一步就跨過了別人二十年才能走完的道路,直接邁進了第一陣營了。

李曙光來到北車所,便先給他們把了把關,這次李曙光確實是感受到了,北方車輛研究所的設計師們,業務水平確實是很高的,找不到什麼大的問題。

李曙光也只是找到了幾個小問題,這讓研究所的領導和設計師們,也非常的高興,這樣看來,這次評審應該是可以順利透過了。

畢竟李曙光都說很好了,那就不應該會有什麼問題了。

次日上午,北方車輛研究所,就迎來了軍方的領導和評審專家組的成員,大家都是非常的高興,原來吧大家都感覺研製三代主戰坦克會非常的困難,但是沒有想到,現在如此的順利,當然這一切還是要感謝李曙光的。

領導們對李曙光自然是無比的信任了,畢竟李曙光為國防工業做出的貢獻那是無人能比的。

在聽取了研究所所長的彙報後,軍方領導宣佈評審工作正式開始。

專家們開始認真的查閱設計資料。

專家們現,新型主戰坦克的詳細設計,確實比想象中的還要好,比如說先進的資訊系統,坦克與坦克之間,能夠建立起協同的關係來,採用了先進的資料匯流排,每一輛坦克都是一個戰場節點。

還有附加爆炸反應裝甲的設計,也是非常的絕,這種附加裝甲像一塊塊磚一樣,需要的時候就加上去,它裡面裝的是鈍感炸藥,所以機槍打上去不會爆炸,只有炮彈打上去才炸,這可以抵擋坦克炮彈的作用,更有效的保護坦克。

要沒有李曙光,這種裝甲也不是一年兩年可以研製成功的。

當然要是沒有強大的動力,增加一套反應裝甲,那可就是兩三噸重,會影響機動性,但是現在的新型主戰坦克用的是一千二百千瓦燃氣輪機,動力太充足了,就是再加個十噸也是沒有問題的。

這麼多的剩餘功率儲備,也是考慮到將來新型主戰坦克要上高原作戰的,所以說它的動力非常的強大,哪怕是到了五千米的高原上,也可以如履平地。

經過專家們的嚴格評審,新型主戰坦克的詳細設計,獲得了透過,這次軍方和專家們都很滿意,甚至有些過了預期的。

現在領導們最關心的,當然是那臺一千二百千瓦燃氣輪機的試驗了,只有它完成了試驗定型任務,那麼新型主戰坦克才能製造出來並且進行測試。

這臺燃氣輪機,由航空工業某所與北方動力研究所共同研製,總體設計方案當然是李曙光提供的,所以才能這麼快就完成試製和臺架試車的任務。

在臺架試車的時候,這臺燃氣輪機就表現非常好,油耗確實是相當的低,比現在的國產坦克柴油動機還要低,比國外最先進的坦克柴油動機,也只高出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油耗來。

喜歡航空大業請大家收藏航空大業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