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章 稅務一小步

沒有人知道趙匡胤對趙光美的行為到底是喜聞樂見還是厭惡至極,反正,趙光美就像是在給他打補丁一樣,他這頭改一條,趙光美就跟著改一條。

本質上趙匡胤所有的改革歸根結底就一句話,嚴防死守,不讓軍中牙兵串聯,哪怕是使禁軍的戰鬥力稍微削弱一些,也認了。

而趙光美的補丁也就一句話團結禁軍,讓禁軍跟商行進行串聯,哪怕是因此權柄弱一些,也認了。

反正趙匡胤至今為止還從未有過公開的不滿言辭,提起趙光美和商行的時候都是讚譽有佳,畢竟商行的權力是自下而上,他其實就是真想插手,也會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

當然,對他的敲打還是緊隨而至的,僅僅是第一輪的輪替,潘美和楊業這兩個眾所周知的秦王黨就都被派出去了,潘美被派去了湖南做南面副督署,楊業則帶著兵馬去了關中地區在鳳翔做防禦使。

京中指揮使外放去地方任職卻不授節,很難說這是升還是降,不過好在這兩個地方也都算是前線,不出意外的話還有立功的機會。

反正趙光美是挺高興的,畢竟他一直都認為這倆人是倆老虎,一直留在京城才是真的屈才。

不過緊接著,張瓊還是因為各種流言蜚語,被罷黜官職,改任驍騎軍指揮使,而殿前都虞侯之職雖由楊信遞補,但諸班直卻是獨立了出來,改設簇御馬直和內殿值、外殿值,各設指揮使。

對此,趙光美也是不置可否,歷朝歷代都這樣,人數最少的親衛禁軍內部結構卻最複雜,而且是越改越複雜,不過從這一點上看,自家大哥確實在自信方面不如李世民遠甚。

這些班直兵都是給他守大門的,說白了也沒什麼上陣殺敵的機會,主要是防備有人搞宮廷政變的,是趙匡胤私人保鏢的性質,趙光美身份敏感,自然不方便多說什麼。

也就是心裡偷偷的鄙夷了一下自家大哥罷了。

很明顯,大哥對張瓊已經不信任了,至於說他把班直搞得這麼複雜是在防著誰?切~

反正莫名其妙,趙匡胤,以及天下人都已經認定張瓊已經是他秦王的人了,估摸著也正是因為這個,所以他才丟了工作。

可實際上他跟張瓊壓根連面都沒見過幾次啊,倆人壓根不熟。

事實上這些對趙光美來說都是無所謂的事兒,商行,最重要的還是賺錢,說白了趙光美在政治上其實沒有任何的招數,甚至他在軍中也是連根基都沒有,他永遠都有一招,那就是大撒幣。

什麼謀劃,什麼算計,這些東西統統在趙光美身上看不見,這世上沒什麼事兒是花錢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還可以試試加錢。

誰讓人家有著點石成金的本事呢?

趙匡胤也好,趙光義也罷,乃至於朝中所有的文官都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但趙光美實在實在是太有錢了,商行在去年一年時間裡賺到的錢比鹽鐵司和戶部加起來都多,就算是一分為三,人家手裡的可支配資金也依然過五百萬貫。

朝廷如果不算軍費的話則只有八百多萬貫,這麼點錢根本就不寬裕,每一文趙匡胤都恨不得掰成兩半花,自然就比不上趙光美的財大氣粗。

事實上不止是文官集團對此有憂患意識,趙匡胤也快要坐不住了,不是說他對趙光美真的有什麼防備之心,但作為一個君王,本能的,他也不能允許有人比他還有錢啊。

有時候有錢,就是有權。

商行不是不能有錢,但是不能這麼有錢。

而造成朝廷反而沒有商行有錢的一切源頭,無疑還是稅賦。

幾天之後,趙匡胤甚至不惜在一個大雪之夜找到了趙普,真誠地道“唐朝的兩稅法,明顯已經不適合再用了,然而稅法畢竟乃國本之本,應該如何才能調整呢?”

趙普聞言,本來還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卻是想起什麼突然又給閉上了,忍不住又無奈苦笑道“錢這方面的事情,只怕朝中再也找不到比秦王殿下更明白的了,官家何不去問秦王?”

“哎~國本之策,自然是要去問他的,只是在問他之前,我還是希望能有個框架,有個草案,畢竟……哎~”

畢竟,自己之所以這麼急著要搞稅務,最直接的原因其實就是為了限制商行。

商行太有錢了,趙匡胤現自己已經幾乎沒什麼手段能限制自己的這個好三弟了,這不,都敢跟自己逼宮了。

明年,商行涉足製鹽業務,這都已經在明著搶鹽鐵司的飯碗了,到時候朝廷的歲入一定會更少,商行的利潤一定會更多,是,這當然也可以看做是左手倒右手,但商行畢竟是幾乎獨立於朝廷之外的,這當然不止那些文官會如臨大敵,就算是趙匡胤,肯定多多少少也會有些不痛快啊。

再這麼過幾年,我以後想使錢怕不是還得看你這商行的臉色了?

他當然知道趙光美才是這方面最牛的,大宋經濟學家誰不知道啊,有事兒沒事兒還會給三司上課,薛居正甚至都跟他執師生之禮。

不過這限制趙光美的事兒,還要去找趙光美去出主意,做主策,這多少也是有點過分了,就算他相信趙光美沒有私心,可他趙匡胤不要面子的麼?

當然了,國本之策,怎麼重視都不為過,所以這政策正式出臺之前,肯定無論如何還是要讓趙光美看的,說白了,趙匡胤來找趙普,就是來找他打個草稿,正文部分肯定還是要讓趙光美寫的,說白了,拋磚引玉唄。

趙普自然也明白這個意思,一時間臉色可不好看了。

畢竟,誰願意當個磚呢?

“這……官家,您知道,秦王殿下最近在忙著幹什麼麼?”

“嗯?他不是忙著在邊郡開分行,給駐外禁軍分福利呢麼?”

趙普道“那只是花錢的事兒,對商行來說,賺錢,才是正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