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九十三章 獨輪車

有了炒麵,食物的問題就算解決了。

如果說還有什麼問題的話,那就是乾糧袋。

原本沈兵也想像志願軍那樣用布制一個長筒形乾糧袋然後往背上一綁就可以。

但這時代的布都是用苧麻紡出的粗布,絲線間空隙較大,炒麵很容易從其間滲出。

於是沈兵只能用羊皮製的皮囊裝……往利氏常用這種皮囊裝水,要湊齊甚至當場用羊皮製作都不難。

行軍這段時間沈兵就讓神武軍和往利氏學會製作並以炒麵為食。

這主要是為了讓他們的腸胃適應炒麵,否則到要作戰時再鬧肚子或不舒服就不是好事了。

沈兵又打聽過祁連山附近的山區通常不缺水……祁連山山頂的雪水融化會在兩側形成河流。

北面河西走廊這邊就是大通河、石羊河、黑河等,南面就是在山谷之間形成溪流。

有乾糧又有水,生存七、八日穿過山區就不是大問題了。

然而不久就出現一個新的問題……

訓練幾天後,往利清就向沈兵報告

“我軍行軍度太慢。”

“初時我只道是神武軍不常在山區行軍的原因。”

“如今看來卻是盔甲……”

沈兵疑惑的問

“神武軍的藤甲並不重,為何會影響行軍?”

往利清解釋道

“並非因為重量,而是藤甲大而多縫隙,進入山區後常會被樹枝、藤蔓牽絆!”

這麼一說沈兵就明白了。

想想覺得也是,這時期的山區因為人跡罕至沒有遭到破壞,大都林深樹多,這要是穿著盔甲在其中穿行肯定會影響度。

但盔甲卻一定要攜帶。

於是沈兵就問了聲

“可否將盔甲脫下揹負著前行?”

往利清搖頭道

“屬下已試過,然藤甲不便摺疊,脫下揹負依舊大而難行。”

這是藤甲的缺點之一,秦軍使用的青銅背甲是用青銅片穿在一起更易摺疊,而藤甲卻是以老藤編結成形,若強行摺疊則可能變形損壞。

沈兵沒有多說什麼,只是下令道

“你等繼續訓練,此事由我來解決。”

往利清應了聲就離開了。

立於一旁的王賁則好奇的問了聲

“大將軍,我等若是無法帶馬匹進山,又如何能解決揹負盔甲難題?”

“依屬下之見,我等或可將藤甲簡化,亦即只帶頭盔和胸甲,如此便可減少體積和重量。”

王賁說的或許有理,但沈兵卻並不認為這方法可行。

藤甲的優勢就是被甲面積全面使敵方弓箭手幾乎尋不到破綻,於是在應對遊牧民族時才能揮出強大的戰鬥力。

如果只帶頭盔和胸甲,那與秦軍的青銅甲又有什麼區別?

這兩千人的隊伍原本就兵力不足需要強化戰鬥力,若再刪減盔甲防護……很可能會因為這點不足而功虧一簣。

沈兵不敢冒這個險。

因為河西走廊數萬秦軍的性命甚至包括沈兵在內都寄託在這兩千神武軍之上。

所以沈兵沒有采納王賁的建議只能另想它法。

有什麼辦法提高運輸能力呢?

沈兵眉頭一皺,就取出羊皮畫了副草圖。

然後就遞給了王賁

“能將此物製出麼?”

王賁看了看,就回答道

“應是不難,屬下喚幾個人來試試!”

沈兵此行沒帶上蒼……他們那幹人都在河套忙著,要麼冶鐵要麼忙著木藝或帶徒弟。

不過似乎也沒什麼關係。

因為神武軍的兵士都有習過木藝……當初在大梁訓練的時候,就一邊訓練一邊制船,所以想製出點東西來並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