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章 黑惡勢力登場

“這又是哪家的官狗?行事這麼囂張。”

“離他們遠些吧,那三個侍衛一看就不是什麼好東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去那個光頭看上去好凶啊......你說他吃小孩我都信。”

鄧元飛駕著馬車不徐不急、堂而皇之地行在街道中央,道路上的行人無不對他們側目而視,皺著眉頭紛紛避開朱翊鈞乘坐的那輛馬車。

祝先為他尋來的那輛馬車其實不大,但禁不住鄧元飛素質較為低下、專門往路中央趕車。

李榮山和白七也不是個會給別人讓道的性格,兩個高大健壯、滿面殺氣的大漢騎著戰馬分列在馬車兩邊,街上的百姓跟躲瘟神一樣紛紛避開這輛馬車。

“哇,你們好像那種窮兇極惡的反派角色哎。”

雨飛出去看看李榮山、又看看白七,忍不住出這樣的感慨。

朱翊鈞掀開簾子看了看,道路一旁的百姓無不用嫌惡、鄙夷的眼神看著他們,還有不少人聚在一起指著他們竊竊私語,雖然聽不見具體內容,但大機率沒說什麼好話。

他又看了看馬車旁邊的兩名侍衛李榮山之前就是個老於廝殺、刀口舔血的江湖俠客,現在雖然把一臉的大鬍子都剃了,整個人已經洗漱了一遍、換了身乾淨的衣服,但渾身還是散著難以掩蓋的兇厲氣息。

白七就更是個顯而易見的反派角色了,他在販私鹽之前就是個喜歡在法律邊緣大鵬展翅的渾人,要不是白五腦子好使、也願意花大價錢保他,他現在最輕都得被流放到臺灣去墾荒。

由於距離上一次入獄時間較短,白七被官府剃掉的頭還沒長起來,頭上只有薄薄的一層短。

古人講究“身體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毀”,只有被官府捉起來的罪犯才會被剃頭。

白七頭上這薄薄的一層短,在這個時代就是“刑滿釋放人員”的標記,再加上那一臉橫肉和騎馬跨刀的囂張模樣,活像戲文裡小人得志的兇殘反派。

鄧元飛十分不適應地看了看四周,這還是他第一次出門沒有被路人行注目禮,因此那些畏懼嫌惡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身旁的兩個狠人身上。

鄧元飛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一個帶著幾十號土匪打家劫舍、綁票勒索的山匪頭子,居然是這三個人裡看上去最人畜無害的。

面對如此情景,朱翊鈞也只得無奈地苦笑兩聲,雖然這種情形的確是他自己要求的,但效果貌似有點好過頭了。

“這也是計劃的一部分。”

街道不遠處的角落裡,幾個看上去流裡流氣、畏畏縮縮的地痞緊緊盯著朱翊鈞一行,被其他幾人圍在中間的那個地痞劉三看得眼皮直跳。

對於劉三這種沒什麼本事、只有一條爛命的地痞流氓而言,碰瓷有錢人、勒索老百姓那都是家常便飯。

他這碰瓷技術在整個偃州城都是出了名的好,以訛人的時候對自己下得了狠手、能把對方噁心到主動掏錢了事而聞名,要不然肥虎的人也不至於專門找他來做這一單。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而頭腦靈活的地痞,劉三在碰瓷之前往往會經過反覆的考量與仔細的觀察,確認自己惹得起對方之後才會開展行動。

而朱翊鈞這一行人嘛......他平時只要遠遠地看上一眼就會立刻避開,這幾個兇人總能讓他想起那些同樣兇悍的遼東兵。

江南前些年有白蓮教造反、本地衛所兵鎮壓不下去,朝廷被迫從遼東軍調了幾千名士兵到南方來平叛。

大軍南下的時候曾經在偃州城休整過一天,劉三親眼見過那些遼東兵有多蠻橫,莫說吃東西不給錢、玩兒姑娘打白條了,這都是常規操作。

人家把你當街打死都能沒事人一樣拍拍屁股就走,衙門裡的人連個屁都不敢放,捏著鼻子把屍體拖走、把街道沖洗乾淨,指望著趕緊把這群祖宗給送走。

有幾名鄉紳覺得遼東軍這樣實在太過分了,攜手去見帶隊的那名參將聯名抗議,結果被那名參將噴了一臉口水。

老子們千里迢迢地趕來幫你們平叛,弟兄們吃點拿點怎麼了?敢惹我們遼東軍,打死那個白痴是他自己活該啊!

有本事自己把白蓮教給平了啊?趕緊滾蛋!不然把你當白蓮叛黨一起綁到戰馬尾巴上拖死!

沒辦法、大明的財政是個老大難問題,士紳優待的基本國策之下收入的來源日益侷限。

武裝抗稅的地方豪族、合法避稅計程車紳官員、腐敗無能的地方政府......

在這種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之下,大明居然出現了詭異的“國弱民強”現象,雖然從官員到士紳個個富可敵國,但朝廷卻是日常窮得叮噹響。

這是個極為詭異的場景,考慮到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展、西方人的船隊來到了東南亞地區,這個場景就顯得更加詭異了。

歐洲人拼死拼活在美洲開闢了大片殖民地,白銀、黃金等貴金屬一船一船地運回歐洲,賺得那叫一個盆滿缽滿。

但貴金屬又不能吃又不能玩,貴族老爺和商人老爺們把金銀挖出來是要享受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在這個時代,那些東西能滿足西方貴族老爺們的虛榮心呢?

精美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等來自神秘東方的奢侈品。

憑藉著這些拳頭產品,大明成功在對外貿易中打出了可怕的貿易順差,歐洲人辛辛苦苦挖來的金銀被一船一船地送到大明。

就這樣、大明幾乎是躺著成為了大航海時代的贏家之一,海量的白銀黃金不斷湧入大明,作為一個傳統的貧銀國,大明的銀價居然出現了肉眼可見的貶值。

就是在這樣的盛世境況之下,朝廷的財政收入不僅沒有增加,甚至還出現了下滑,以致於開始拖欠官員俸祿甚至軍餉。

朝廷根本付不起遼東軍的開拔銀兩,只好承諾讓他們在南方“就食於民”、對他們的劫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才導致了明軍軍紀的普遍敗壞。

喜歡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