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章 火中取栗

“陛下認為,臣既然知道了南直隸有變,為什麼整整三年都沒有在朝堂上提起過此事嗎?”

“.......先生教朕。”

張居正神情平靜地看著朱翊鈞,這種考較的陣仗讓朱翊鈞不由緊張了起來,見他認真地端正了一番自己的坐姿,張居正這才緩緩開口。

南直隸地區富甲天下不假,但朝廷能從南直隸收到的稅賦其實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多、甚至可以說少得可憐,這主要要歸功於大明畸形的財政政策。

大明的商稅低到了令人指的三十稅一——也就是百分之三!之後萬曆皇帝還嫌商稅太高了,又主動降到了原來的一半。

再考慮到大明低到令人指的行政效率,豪紳、富商、權貴們無師自通的逃稅漏稅,大明能收上來的商稅真就是蚊子腿。

這意味著大明主要的財政來源是人民的生產活動、主要的稅收群體是底層百姓和工匠,對商人、貴族、士大夫這些真正的有錢人徵稅效率嚴重不足,富人們逃稅漏稅的現象日益猖獗。

話說得難聽一點,這叫剮窮人的骨頭去補貼富人,是極不健康的財政狀況,朝廷根本沒從明末的工商業繁榮中吃到紅利,反而還要對已經大規模破產的底層人民層層加稅,去賺窮鬼的銀子。

雖然張居正沒有把話說完、但朱翊鈞還是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頓時震驚地頭皮麻。

“先生難道是想收商稅?這可是在斷那些豪紳富商的財路,他們會恨死朝廷的......”

稅賦一直是大明的老大難問題,比之衛所、京營、九邊更加根深蒂固而難以改變,這個問題直到大明滅亡都沒能得到解決。

朱翊鈞的政治藍圖裡確實有稅改,但那起碼是他執政十年、羽翼豐滿之後的故事了,沒有十足的把握他是不會去踩這個大坑的。

這個道理張居正不可能不懂,然而他仍舊堅定、乃至狂熱地看著朱翊鈞,那雙精光暴射的眼睛裡露出可怕的光輝和野心。

“所以才要讓南直隸亂起來,讓百官和天下人都看到倭患已經嚴重到了什麼程度,逼那些商人和士紳向朝廷求援,這樣朝廷才能名正言順地把手伸到南直隸。

不求畢其功於一役,這次只要撬開一個口子就行,最起碼要把厘金給收起來!”

張維賢前往江浙平叛時曾苦於四處流竄的匪寇和山賊,向朝廷提議在各處交通要道設卡,用密密麻麻的哨卡鎖死流寇們的行進路線,也給手下計程車兵們找點活幹。

哨卡這一招迅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流寇們不敢從大路行進、行軍度被大大拖慢,張維賢很快就鎖定了他們的具體位置,集結重兵剿滅了四處流竄的匪寇。

朱翊鈞曾經開玩笑地跟張居正說這些哨卡能卡住到處流竄的山賊、就也能卡住南來北往的商旅,逼他們把商稅在這裡給補齊了。

朱翊鈞是當成笑話說的,因為他害怕此舉引起的反對聲浪、十年之內根本不會去做,但張居正卻把它牢牢地記在了心裡。

對於有些人來說,混亂不是末日、而是階梯。

朝廷做事講究一個名正言順,如果平白無故就要加徵南直隸的商稅、贖買豪紳的土地,那就是毫無疑問的“暴政”,地方上為了抗稅什麼么蛾子都能整出來。

有了“剿除倭寇”這個藉口之後就完全不同了,這叫弔民伐罪,你地方上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吧?想不被倭寇侵擾,那士紳和地方官們就只能向朝廷求助。

朝廷當然是很樂意幫忙的,可王師總不能白來吧?朝廷從遼東、從燕京調兵去南直隸抗倭很花銀子的,在當地想辦法募集糧餉也十分合理。

而且王師都到地方上了,那交不交商稅、交多少商稅可就不是你能做主的了,敢有異議的人就是對抗朝廷,隨手按一個“通倭”的罪名就能按在地上砍腦袋。

朝廷的主要稅收依賴地稅和工匠,倭寇們就算闖進來鬧得再兇,只要耕地還在、嫻熟的工匠還在,朝廷的稅賦就不會受到多少影響。

護住運河和幾個重要城市、倭寇鬧得再兇也影響不到燕京的老爺們,朝廷有的是耐心等南直隸計程車大夫們求著自己兵支援。

“南直隸再富庶、朝廷收不上來稅就沒有任何意義,大明這棵二百年的大樹上有太多太多的旁支雜葉,是時候該修剪一下了。”

朱翊鈞不由被張居正冷酷的語調激地虎軀一震,張居正這番話的底層邏輯是相當殘忍的人不僅僅是人,還可以被視為一種資源、一種資產,既然是資產,那就有“負資產”這一說。

在這個邏輯下,如果一個百姓不能給朝廷交稅、不能給朝廷服役,而朝廷還要承擔他活不下去後造反的可能性,那這個百姓就不再是皇帝的子民了,而是棘手的“負資產”,是要儘快甩掉的包袱。

張居正覺得這種負資產太多了,所以要讓他們死上一死,逼那些佔據著壟斷地位的豪紳和富商向朝廷讓步。

朝廷把權貴們讓出來的蛋糕切一切,皇室、朝廷把最好最大的一部分分走,再拿一些邊角料出來鎮撫百姓。

這樣該死的人就死得差不多了,本來被霸佔的蛋糕也分了出來,堪稱皆大歡喜。

張居正今天每一句話都是誅心之言,是原本要用上一大段廢話、一大段典故、拐彎抹角地讓旁人去猜的核心思想,今天這番話要是洩漏出去、張居正一定會給自己引來殺身之禍。

歷史上的那個張居正是絕不會說出來的,因為他知道萬曆皇帝平靜神情下的癲狂,萬曆無心、也無力挽回大明日漸衰頹的危局,那還不如明哲保身、為家人考慮。

但朱翊鈞是個好學生、更是個好天子,比張居正預想中還要好,好到讓他那顆熄滅了的“明君聖主”之心再次火熱起來。

近七年的輔和帝師當下來,張居正已經不能再瞭解朱翊鈞了,這是個有底線、念舊情的天子,就算兩人日後反目,朱翊鈞也不會追究到他的家小身上,甚至會替他們擋下外界的風雨。

張居正不怕自己身敗名裂,但他不能不怕別人清算自己的家小,現在朱翊鈞為他解決了這個後顧之憂,他終於可以放手去做一些瘋狂的事情了。

張居正突然抓住了朱翊鈞的雙手,這種逾矩的行為嚇了朱翊鈞一跳,他認識張居正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見他有這種失禮的行為。

張居正握著朱翊鈞略顯稚嫩的雙手、眼神越堅定,這一幕像極了明初的某對父子。

“陛下這雙手還很乾淨、也很稚嫩,就讓臣這雙老手替陛下撥去棘條之上的倒刺吧。”

喜歡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