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9章 劉家莊大捷

“你是說,橫行南直隸兩個月,襲殺官軍、士紳、百姓無數的三萬名倭寇,被你一個人全殲了?”

應天府尹錢以牧倒吸一口冷氣,他的第一反應是倭寇撤軍了、這個叫祝廣昌的臭小子想冒領一波功勞,但文書上幾千枚級的斬獲又讓他不得不相信這個事實。

就在幾天前、他還接到了朝廷命他組織衛所軍出擊,務必在京營到來之前拖住倭寇逃跑的動作,將這夥禍亂南直隸的倭寇盡數殲滅。

接到旨意的那一刻、錢以牧人都麻了,他現朝廷實在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打穿了大半個南直隸的倭寇聯軍,讓他錢以牧用手裡不到十萬臭魚爛蝦的地方衛所軍攔住,還不給他募兵和從廣西調狼兵增援的權力,這任務王陽明來了都要坐蠟!

結果一個名為“祝廣昌”的千戶出現了,他帶著自己的五百親兵千里奔襲、一舉將數十倍於己的倭寇全殲在劉家莊的海岸上,自己的損傷連十人都不到!這不叫大捷什麼叫他麼的大捷!

錢以牧第一次如此認真地打量著眼前的朱翊鈞,他以前只覺得這小子勇猛敢戰、治軍有方。

雖然名聲在士紳和文人裡臭了一點,但總地來說還是個值得提攜的小將,以後有什麼髒活累活可以考慮交給祝廣昌來辦。

但事實證明他好像看走眼了,這哪是什麼“值得提攜”的將領啊,這是啟元朝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

劉家莊一戰註定被載入史冊,不管其過程如何、祝廣昌又是用了何等方式取勝,後人只會記住這個五百破三萬的軍事奇蹟,記住這次為南直隸打出十年太平的抗倭大捷!

倭患最難處理的點就在於其分散性,幾萬名倭寇平時互不聯絡、藏在易守難攻的隱蔽島礁上,官軍沒有大規模的聯合搜捕很難見到成效。

但動作要是太大就會被倭寇提前得到訊息,這年頭的東海可是不加蓋的,倭寇們划著船就跑到日本海里去,明軍根本難以追擊。

這次壬辰倭亂中,分散各處的倭寇罕見地大規模聚集在了一起,又不可思議地被團滅在了劉家莊的海灘上,十年之內,南直隸的倭患怕是再也難成氣候了。

作為這場史詩大捷的指揮者,祝廣昌不僅能獲得巨大的聲望和榮耀,憑這份功勞直接從千戶跳到指揮使也不是不可能。

考慮到朝廷最近在抽調天下精兵強將重建三大營,祝廣昌很可能就此被調進京營、成為高貴的京營老爺(地位和待遇上),南直隸的大小官員也能借著這場大勝逃過接下來的政治清算。

稍稍從劉家莊大捷的喜悅中冷靜下來,錢以牧仔細向朱翊鈞詢問了劉家莊之戰的許多細節,結果眼珠子都差點沒被這麼敷衍的戰鬥流程給驚下來。

“你是說,倭寇們為了抵禦東海上的風浪提前將戰船用鐵索連在了一起,結果其中一艘戰船的軍火庫被你派出去的刺客引爆、最後形成了連環爆炸,絕大多數的倭寇都沉到了海底?”

“簡單地來說就是這樣。”

錢以牧剛剛冷靜下來的腦殼又嗡嗡地響了起來,他萬萬沒有想到朱翊鈞是這麼團滅的三萬倭寇。

看樣子那些倭寇不僅一點安全意識都沒有,更是連《三國演義》都沒看過,錢以牧萬萬沒有想到這都十六世紀了,居然還有人玩兒鐵索連船不防火攻的,這種堪稱搞笑的收場與倭寇們兇殘的表現實在太不相符了。

一句句質疑和吐槽幾乎從錢以牧的胸膛裡蹦出來,但現在知道事情真相的人除了朱翊鈞,其他人要麼去了東海、要麼回了日本。

而且這些人還都是朱翊鈞的私兵,神仙都沒法查清楚事情的來由,錢以牧心裡就算有一萬個不信也只能採納朱翊鈞的說法,畢竟他是真能拿出繳獲和級的。

“太好了!那一切就還有救、那一切就還有救......”

錢以牧興奮地一邊自言自語一邊走來走去,他本來已經做好了引咎退隱甚至自盡謝罪的準備,但朱翊鈞的出現讓他看到了體面收場的機會。

如果非要把倭寇入侵的帽子扣在錢以牧頭上、那確實有點過分,但他畢竟是應天府尹、南直隸理論上最大的掌權者。

南直隸出了這麼大的事,錢以牧無論如何都脫不掉責任。

錢以牧這些日子已經快被倭寇們逼瘋了,請罪的題本寫了一封又一封,做夢都是錦衣衛和欽差拿著明晃晃的聖旨和鐵鏈來拿他,不想朱翊鈞突然送給他這麼大的一個驚喜。

錢以牧已經顧不得這件事的真相到底如何了,朝廷需要這場大捷、南直隸的大小官員需要這場大捷、他錢以牧更需要這場大捷,劉家莊大捷就算是假的也得變成真的!

想通了這一點,錢以牧臉上的神情立刻真誠而熱切起來,還老懷大慰地衝他點了點頭。

“好!祝將軍年紀輕輕便立下此等不世奇功,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老夫願意親自為你上疏請功!”

寫請功的題本也是門大學問,以後世曾國藩“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為例,用詞上的些許轉變就能極大程度上扭轉閱讀者是感官,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而且花花轎子眾人抬,劉家莊大捷這麼肥的一塊功勞、你祝廣昌不能一個人全吞了吧?所有經手的大小官員也要分上一筆。

如果有什麼關節沒有打通,那說不定就會出現兵部查驗級來源不明、監察御史彈劾生活作風、布政司表示這是祝廣昌無令妄動......等等麻煩的情況,各方面都要照顧到。

這其中種種錯雜糾纏的關節,不是浸淫官場數十年的老油條絕對難以做到面面俱到。

換句話說,如果朱翊鈞立了三分的功勞自己寫題本請功,那極度倒黴的情況下不僅沒有獎賞,還有被朝廷追究他走私、養私兵的風險。

但有了錢以牧這種老油條操刀,三分的功勞不僅能領到七分的嘉獎,還能順帶著在地方上、甚至燕京裡一眾高官面前混個面熟,對未來的好處自然不必言說。

按著大明官場的潛規則,一個武將請功的題本是哪個文官上的、那個武官就會被預設為那個文官的附庸,兩人從今往後的榮華富貴都會被聯絡起來。

正如胡宗憲掛靠在嚴嵩門下,戚繼光掛靠在張居正門下,在大明崇文抑武的大環境下,一名武將的前途往往與他依附的文官息息相關。

朱翊鈞對錢以牧的提議自無不可,他本就打算把劉家莊大捷的功勞分潤出去,能順手投在錢以牧門下、打入文官內部更是意外之喜。

朱翊鈞只有一個要求所有針對黑甲精騎們的獎賞必須由他自己來,朝廷不能以任何形式拆分他的私軍。

不是朱翊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是幫可以因為不願意軍餉坑死戚家軍的人,但凡稍微瞭解一下文官們在歷史上做了什麼,你就會知道以什麼手段來防備這群人都不為過。

喜歡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