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0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

眾所周知,我大明一直以士紳優待和皇權不下縣而聞名。

在皇權觸及不到的縣以下地區,地方上有糧長、里長、鄉老等錯綜複雜的公職。

這些公職不領取朝廷的俸祿、也不被認為是朝廷的官員,他們甚至連小吏都算不上,但卻在民間自治之中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朱元璋立國之處就對官僚們的水平和素質沒有任何期待,對於這些難以管理的偏遠地區,大明的總設計師朱元璋給出自己深思熟慮後的答卷民間自治、分而治之。

簡單描述一下大明的鄉村治理體系授予繳稅大戶們公職,把本來應該由官員負擔的組織百姓服役、繳稅工作轉嫁給這些地方豪強。

作為回報,這些豪強們可以獲得一系列優待,包括但不限於參加鄉村訴訟案件的會審和裁判;用錢贖買包括死罪在內的絕大多數罪行;可以因功勳被授予官職......

士紳們直接壟斷了基層行政權、極大地影響著對平民的司法權、幾乎壟斷民間話語權,而且這一切都有著朝廷的背書。

若有人想站起來反對這種體系,那他就要同時挑戰倫理道德、地方豪族、大明朝廷,同時也意味著被生活了幾十年的社會所拋棄,受所有未起義者的唾棄。

不難看出,這是套官府直接和豪強沆瀣一氣、狼狽為奸的治理體系。

作為士紳們為朱家皇帝大唱讚歌、朝廷精簡了大批基層官員的代價,大明的貧民們面對士紳老爺們毫無勝算。

他們只能選擇一忍再忍,直到所有人都沒有選擇,掀起一場焚盡舊世界的業火。

但從朝廷的角度來看,這是套一直以來執行平穩的優良制度,封建王朝的巔峰之作。

出身民間的朱元璋手段太高明瞭,他和士紳們聯手、用保甲和戶籍牢牢將貧民們鎖在田地裡,讓他們除了用自己螻蟻般的有限生命拼命耕作外沒有任何選擇。

掌握了民間財力、物力和話語權計程車紳和官府是一夥的,朱家皇帝要是倒了,誰還能給士紳老爺們更好的待遇?

多麼穩定、多麼和諧、多麼完美!皇帝陛下成功把地方士紳、官僚和掌握軍隊的勳貴牢牢團結在了自己身邊。

除了那些皇帝再也看不到的貧民,所有人都對這套體系相當滿意,看起來朱家王朝萬年不倒的鐵桶江山終於被洪武皇帝打造出來了!

但皇帝陛下忽略了一個小小的問題這個社會不是靜態的,洪武皇帝的巔峰之作完美地壓制了中原王朝的內部,而對劇烈的外力衝擊缺乏起碼的心理準備。

明正統十四年,一場改變了大明百年國運的戰爭在土木堡打響,大明的權力體系自上而下地開始崩壞,出身士紳的儒家官僚們抓住機會奪過了這個國家的最高權力。

他們不再滿足於現狀了,他們要的越來越多,一切的一切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最壞的結局。

在大明的政治環境下,如果朱翊鈞堅持清算士紳、吊死小吏,那持續了兩百年的民間秩序就會瞬間崩潰,這也意味著他幾乎不可能有效地從民間獲得任何資源。

想要避免這種混亂和無序,朱翊鈞就需要在基層扶植一些新的盟友。

想到這裡,朱翊鈞輕咳一聲,換上那副千錘百煉的溫潤面孔向著馬車上的鄉老們緩緩走去。

“幾位便是大豐縣城附近村莊的鄉老吧?晚輩有禮了。”

“小老兒見過將軍,不知是哪位將軍照面?”

見朱翊鈞朝自己躬身行禮,鄉老們立刻笑著微微欠身、點頭示意,同時好奇地打量著眼前這位陌生的少年將軍。

俗話說居養體、移養氣,一個人的氣質會隨著他的身份和地位改變。

自從穿越到大明,朱翊鈞先是當皇子、後是當太子、直到後來當了皇帝,從小到大一直都是被身邊的所有人跪著伺候。

朱翊鈞早就完美代入了自己皇帝的身份,平日裡一言一行都帶著皇家特有的威嚴與貴氣。

再加上他後來又同化了祝廣昌的靈魂,六年來的征戰和奔波讓他變得更加沉穩,眉眼間多了些將軍特有的英武與堅毅,任誰看了都不禁讚歎一聲好一個少年郎!

“看上去便是張貴人的臉,不是少年得志的大將軍、就是哪位勳貴家的公子。”

鄉老們暗暗在心裡認定了這點,他們一輩子識人無數,但還從沒在第二個人身上見過朱翊鈞這等貴不可言的氣質。

義軍們在村子裡良好的軍紀同樣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身名門、治軍有方、英武隨和,鄉老們對朱翊鈞的第一印象相當良好。

見鄉老們問到這個,朱翊鈞嘴角一挑,眉眼間露出幾分恰到好處的驕傲與自豪。

“吾乃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奉天子之命來南直隸聚斂義軍、誅滅不義。”

本來一臉欣賞的鄉老們聽得眼角猛抽,不是啊軍爺,你這將軍銜聽起來可不太良善啊?

先不說這個大元帥是什麼官職,話說“奉天倡義”是什麼鬼?皇帝真的會給你這個封號嗎?

鄧元飛的腦子還是很靈活的,在就地吊死那些士紳之前,他客客氣氣地把這些鄉老請上車送了出去。

雖然鄉老們沒有看到鄧元飛炸開士紳們的宅邸,把他們的腦袋砍了隨手用木樁插在路邊的畫面,但朱翊鈞的將軍銜還是本能地讓他們感到了不安。

“原來是奉天......額,大元帥閣下照面,不知您的姓名?”

見鄉老們問到這個,站在朱翊鈞身旁的趙風子不動聲色地用手指捅了捅他的後腰,示意他隨意編一個名號敷衍過去。

隨著捕倭隊加入義軍的訊息傳開,朝廷肯定會瘋了一樣地去找祝廣昌來弄清到底生了什麼。

如果朝廷現“祝廣昌”還在南直隸統領義軍造反,那明軍不分三七二十一、直接把廣西望海衛給端了也不是不可能,那會嚴重影響義軍接下來的計劃。

朱翊鈞嘴角浮現出一抹按捺不住的笑容,他好早以前就想這麼說一次了,當即帶著幾分惡作劇的心態緩緩開口。

“晚輩,李自成。”

喜歡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