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三十章 你是叫我明公,還是民工?

“還要給糧食?這倒是沒什麼必要,我們本來就已經和曹氏已經算是走向決裂了,再去送糧食與錢財並沒有太大必要。”

“若說要將關係交好,不攻已經是最大的誠意了,可向西再擴張,隨時要準備和邊疆的氏族合作通商,換取金鐵。”

“塞外易於放牧,如今氣候也暖和起來,和當年不一樣了。”

“把糧食給曹氏,不如自己留著,散於百姓更好。”

賈詡不覺得再去和曹氏勾聯有什麼好處,贈予糧食南征,很明顯只是在表明態度,這二十萬糧食那就是在表達徐臻的態度,給彼此的關係留下一個緩和的餘地罷了。

這個餘地,其實也沒有什麼必要。

這些年,幹得士族都在瑟瑟抖,所謂的人望早已經不再是看士族的臉色,而是看百姓的心思。

民心已經歸附,人望就足夠了,徐臻隨手就可以招來不少士族在麾下。

說實在的,現在的徐臻也已經差不多是士族之了,雖說沒有名號,但是決定官吏擢升的也就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賈詡、馬、馬良、楊修等人,也都盡皆是士族出來的子弟,一樣死心塌地的跟隨在徐臻身後。

從南方回來之後,實際上就不該有顧慮了,賈詡聊到這仔細想了想,他覺得車騎可能還不知道自己的勢力到底有多大。

“車騎,現下,還有什麼商道可展的,西涼放牧每年都可以有戰馬數千再入營中,不需要再向任何人低頭了。”

賈詡提點了這麼一句,眼神裡攛火之意甚濃,而且也略微有期待。

打起來,天下才可再亂,亂則要新序,制定新序的人,就能夠身登此位。

“哼哼,真不是時候。”

徐臻還是笑著搖頭,沒有絲毫猶豫。

“等赤壁打完吧。”

徐臻起身離去,臉上笑容更甚,雙手揹負在身後,成竹在胸,卻沒人猜到他的心思。

連賈詡這樣的老狐狸,也只能稍稍窺見他內心的冰山一角。

“或許,車騎是在等丞相的下一步動作,”賈詡的諸葛亮對視了一眼。

諸葛亮恍然拍手,“說得不錯,應當的確是在等此結果!先生果真才學極高,眼光毒辣,如是丞相兵敗,則大統之事功敗垂成,唯有退守許都,再進鄴城。”

“若是得勝,也是一樣的,丞相的進魏公之禮,早已經到了三舉三辭的進度,用師父的話來說,便是換房本的操作只差這臨門一腳了。”

“臨門一腳是何意?”

賈詡連忙問道。

平日裡,車騎的妙語連珠的確有點多,所以乍聽之下不容易反應得過來,你若是不瞭解,當然不明白這話是引經據典的哪一段。

諸葛亮顯然也不知道,不過這本來就不是談話的重要部分,他當即看向馬,笑道“孟起還真不用急,真正的機會,的確是在赤壁之後,師父絕對沒有騙我們。”

“而今之計,與其等著許都進魏公,還不如向這川蜀而行,漢中張魯盤踞多年,不如領軍去攻蜀,以蜀地十餘年未曾進貢,也不曾派遣官吏到天子之前述職為由,便是出師之理,而張魯的確是亂臣賊子,直接攻他便是了。”

馬眼睛一眯,卻也無奈,現在是上了徐伯文的賊船了,可一想到他麾下這些文武,如此強悍勇勐,謀臣都是足智多謀,這份家底,一看便是能奪天下之人。

只看他的志向是不是在此了,但是不管怎麼說,跟隨徐臻身後,總比自己獨自自立要更容易接近那個位置得多。

馬喜讀兵書,也同樣會看一些別的書籍,將門世家也不僅僅全都是武將,不是隻看兵書和韜略,他們最喜歡讀的一樣都是儒學。

尊儒這個風貌,沿襲了幾百年,不可能改得掉,讀過書的儒生,不自覺的就會高人一等,軍中的將領,一樣要尊重軍師。

所以西涼的馬氏,也很想擁有一支入仕為官之人,可惜的是,到他們這一支脈裡面並沒有出現做學問的大儒。

當年馬融如此人望學問,都沒能就近而去,浪費了扶風的文匯質地。

現在跟隨徐臻,反倒能看到一絲希望,希望以後不用再將家族全數交託在邊疆的功績上,此功的確不小,但若是世代都無法轉變為別的功績,那可能在青史上留下的不過一個“勞苦功高”而已。

……

西涼漠荒,多是山脈,而平原上沒有多少青草,荒嵴之地甚多。

大漠黃沙在邊地無數,非有馬背方可通行,若去川蜀還有很長一段路途。

徐臻在扶風依舊可以感受到風沙,還有飲食,別說比起江南一代的細膩,許都這些年的繁華,連冀、幽的魚市都比不了。

而現在自己看似為州牧、刺史,實則已經可以在此地稱王了。

只是名目上,無法說出來罷了。

百姓足夠,地盤足夠,就要思考如何運用這些人力。

除卻之前的屯田耕種之法,以及分田獎勵制度之外,還需要再加上一個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