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章 單雙

三老闆看著他的吃相,臉上的表情五味具雜。

他第一次來醉里長安的時候,好像也是這個樣子的,而且比起他來,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不得不承認,這世上的珍饈太多,而他此前的見識也實在是太少。

等到他第二次來的時候,還是這樣。

直到,他已經數不清楚來過了多少次,他才現,再好吃的東西,也總會有吃膩的時候,所謂的百吃不厭,只不過是因為吃的次數並不算多而已。

很多從前覺得重要的東西,他早已不再稀罕了。

吃得起這醉里長安,就是成為三老闆的其中一種好處。

好處有很多,壞處也不少,可是好處總比壞處多,所以他也從不在意那些小小的壞處。

可他成為三老闆之前,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的落魄少年,吃不起是應該的。

而面前的這個人,是飲風閣的清風堂的堂主,身份地位也絕不會在如今金刀門的三老闆之下,怎麼看起來卻更像是當年寄人籬下搖尾乞憐的他自己?

好窮的堂主,好沒出息的堂主,眼裡嘴裡,竟然全是桌上的美食。

長安的市井八義,每一個人都奉上了一道長安名菜,以盡地主之誼。

當然,作為三老闆的他,一定不會比下面的人更小氣。

堂昭鈺盯著的,不是他,而是他手中端著的盤子。

“這也算是菜?”

他看著那第九盤菜,碎成肉糜的醬狀,與之前的那八道色香味俱全的硬菜相比,簡直沒法將其稱作為菜餚。

“這非但是長安的菜,還是千年前宮廷的御菜。”少年陰惻惻地笑著,笑著把這盤菜遞了上去,“這道菜,有個十分好聽的名字,叫做鱁鮧。”

堂昭鈺看了一眼菜盤,又抬頭看向了酒樓的牆壁。

牆壁上,題詩作畫,風土人情,自然也有這裡每一道菜餚的典故。

醉里長安,貴有貴的道理。

畢竟出得起銀子來這裡的人,吃的可不僅僅是這道菜,而是一種文化,一種信仰。

一道菜餚的追本溯源,一代匠人的虛懷若谷,往往才是一家老字號最終價值的體現。

就像過橋米線的店裡,一定要去講述一位溫柔賢淑的妻子如何擔心外出的丈夫吃不上一碗熱乎的飯,就像做叫花雞的攤販,也一定要用厚厚髒髒的泥巴把它包裹起來,好像不是刻意做舊做糙,它就已經更名成了一隻普通的燒雞而已,就連那做東坡肉的師傅們,不免也得會吟誦幾蘇子瞻的詞才罷休,否則,人們只怕還要將它與紅燒肉混淆起來。

他們把每一種菜式硬套進一段典故里,客人每吃一口就得想象到前人的憤慨激昂亦或是催人淚下,感前人之感懷,憂前人之所憂,這豈非才能更讓人心悅誠服地認可它的貴?

文化這種東西,在煙火俗世上向來是虛無縹緲的,可有一點在人的心中卻不謀而合的相通。

有文化附加,就是比沒有文化要值錢得多。

怕被人識破德不配位的客人,半瓶子晃盪附庸風雅的主人,逐漸在這裡形成了一種莫名的默契。

他們一個一個尾相銜環繞,最後連成了一個不見尾的圈,從頭跑到尾,又從尾遛到頭,卻再也出不去。

出不去的地方,別人自然也進不來,這就是他們自詡曲高和寡的圈子。

越是神秘,那就越應該值錢,而投入的錢越多,就越是更不會被人輕易捅破,這就是為什麼醉里長安變得這麼貴,卻總是有人願意爭先恐後地為它去買單的原因。

找到了。

堂昭鈺的目光匯聚到一處,終於找到了這位三老闆口中的鱁鮧。

《齊民要術》中所載作鱁鮧法“昔漢武帝逐夷至於海濱,聞有香氣而不見物。令人推求,乃是漁父造魚腸於坑中,以堅土覆之,香氣上達。取而食之,以為滋味。逐夷得此物,因名之,蓋魚腸醬也。”

壁上的武帝雄姿英,壁上的魏碑樸拙險峻,想這最貴的酒樓,自然請的也是最貴的畫師,最貴的書家。

而放眼整個長安城,這個最貴的人是誰,當然莫過於長林七俗中那唯一久居長安的鬼手畫師,何幾道。

“鱁鮧,逐夷也。”堂昭鈺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又不以為意的笑了起來,“幸好我是南蠻而不是東夷,不然還以為主人家是在逐我呢。”

三老闆上下打量了他幾圈,悻悻笑道,“我此前還一向不覺得你們飲風閣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今日一見真是大開眼界,別的尚且不論,只說這臉皮,實在是讓我不得不佩服。”

“三老闆在說什麼,我怎麼有些聽不明白了。”

“我都說得這麼明白,你卻還聽不明白,難不成你們飲風閣的人,不是耳朵有毛病,而是腦袋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