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五章

尚衣局掌事宮女的話傳了出去,宮中人心浮動,以往貴妃娘娘雖掌有宮權,但手不敢刻意為難東宮。如今此舉,會不會昭示著陛下真的有意封貴妃為皇后?近些日子貴妃娘娘常伴崇明殿,陛下可是一刻都離不得她。

事實上,吳貴妃對傳言也有些半信半疑,因為傳言是從崇明殿流出來的。自從她在陛下身上用了太后交與她的藥,陛下對她可謂是百依百順,會否是陛下有了立她為後的心思,被宮人窺探到了?

之前她在尚衣局栽了跟頭,這次是狠了心往裡面安插自己的人手,顧尚衣不敢惹她的鋒芒也抱病請了休。掌事宮女的確是承乾宮的人,她給東宮使小絆子,捧高踩低也無甚奇怪的。

吳貴妃略想了幾瞬,心中湧出欣喜,甚至賞了那個掌事宮女,她渴望後位真的太久了,每每和後位沾邊都會理智盡失。可沒想到她的美夢才做了不到一天,就被太子妃無情地打碎了。

太子妃陣勢浩大親上尚衣局,直接以掌事宮女妄議東宮為由命人將其丟進了刑司處,動作乾淨利落。據說太子妃當場便出言嘲諷,“後宮的娘娘們自個唱戲便成了,東宮不願從中摻和。母后走了十幾年,得身不正的人依舊上不得檯面。”

太子妃囂張十足,臨走之前用纖纖素手撫了撫自己宮裝上繡的鮮紅色的鳳紋,最後還嘆了一句,“這宮中除了太后便只有本宮穿得上這正紅色的鳳紋了,心中有些寂寞呢。”

一干妾室是故作不懂為何東宮能凌駕於你們之上嗎?上不得檯面的東西,淨使些陰私手段。

至於東宮的夏衣,自然是當場便命人抬走了。

幕後之人見太子妃一口說破其中的貓膩,也不敢明著得罪東宮,便迅速將這流言壓了下去。不過太子妃那句‘得身不正的人依舊上不得檯面’卻是直接往吳貴妃臉上扇耳光,吳貴妃氣極當晚便在楚明帝耳旁吹了枕頭風。

“陛下,今日太子妃之言妾身覺得頗為委屈。”吳貴妃趴伏在楚明帝身前,臉上梨花帶雨,故作悲傷。

楚明帝著了一身明黃色的寢衣,闔著眼睛半躺在榻上,聞得貴妃身上的香氣便覺得精神舒緩,人也快活極了,仿若一絲煩惱都無。聽了貴妃的話,他懶洋洋地掀了掀眼皮,“太子妃性子跋扈,說這話也是常理之中。”

吳貴妃當即咬牙切齒,深呼吸一口氣,手中的一顆藥丸無聲無息地碾碎於手掌心,將手放在楚明帝的胸前,垂著頭輕輕地又說,“妾身自知愧於元敬皇后,可與陛下在一起也非妾身所願,若不是陛下認錯了人,妾身也定是正房夫人,不會被人指著鼻子罵上不得檯面。”

楚明帝鼻息猛然急促,只覺得自己要升到天宮之上,貴妃的聲音都顯得飄飄渺渺。他急不可耐地摟緊了她,也不想是不是合乎規矩了,開口便承諾,“再過幾日要舉辦先農禮和親蠶禮,貴妃,朕交給你主辦。這下,可滿意了?”

先農禮和親蠶禮都是大楚皇室的一項儀式,歷來由皇帝、皇后主持,象徵著帝后二人與民同舉,用以鼓勵百姓男耕女織。

自元敬皇后逝後,親蠶禮雖還有後妃參與,但主持人選卻變成了宗室德高望重的老王妃。這次楚明帝承諾由吳貴妃主持親蠶禮,箇中之意令吳貴妃欣喜若狂,莫非陛下真的有意立她為後?

楚明帝在朝堂之上宣了這一訊息,頓時朝野譁然,群臣驚疑不定的視線來回在陛下、太子和順王之間飄移。

“陛下,親蠶禮歷來由皇后主持,也是母儀天下的一種表率。吳貴妃雖掌有宮權,但名不正言不順,不能身為天下女子表率。還望陛下三思。”太傅聞言便皺了眉頭出列反駁,陛下近日行事急躁又草率,像是變了一個人,這等旨意十分不妥。

“陛下,太傅的話臣不敢苟同,皇后娘娘已仙逝數十年,貴妃娘娘是後宮位分最高之人,由她主持親蠶禮理所應當,若是親蠶禮一直由宗室王妃主持,那才是名不正言不順。”

順王一派的臣子氣勢大振,他們投向順王就是看準了楚明帝寵愛順王母子,太子立身雖正但頗召陛下忌憚。

之前貴妃和順王接連受挫,他們也人心惶惶,心中低迷。可不曾想,才過了沒多久,陛下竟回心轉意,貴妃不僅復了位拿回了宮權,而且有了登上後位的希望。他們不禁心中得意,果然陛下還是屬意順王,古往今來有幾個得了善終的太子呢?

“吳貴妃位分高又如何,上不得檯面,讓宗室王妃由她統領才是令人笑掉了大牙。”承恩公章懷之怒極出聲,他就是看不得吳貴妃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樣,這輩子她想做皇后做夢吧!

“承恩公,你說話客氣些。”順王冷了臉,上不得檯面這五個字太子妃說過,他這個承恩公也來說,是一點都不將他這個王爺放在眼中。

如今,母妃已經籠絡住了父皇,父皇的心思向著他,他就要趁這個時機壯大自己的勢力,也懶得在那個人面前裝謙恭了。鹿死誰手還未有結果呢。

“順王,臣的實話光明正大,貴妃的來歷全楚京都心知肚明,王爺就不要故作不知了。”章懷之一甩袖子,絲毫不懼。

順王陰沉著一張臉,牙齒咬得咯咯響,若他登上皇位,第一件事便是要將承恩公府滿門抄斬!

“承恩公此言差矣,貴妃是陛下金口玉言立下的,你口中言說貴妃上不得檯面,是在暗中指責陛下行身不正嗎?”劉御史身為太后母族之人,也開口幫著順王和貴妃。

他話音剛落,朝堂上不少官員都出言附和,聖心難測,陛下向著貴妃,承恩公便是再怒也不過就是個臣子。

也有不少人默然無語,只偷偷看向金鑾殿上的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面色不改,似是對貴妃主持親蠶禮毫無反應。

直至下了朝,此事塵埃落定,太子殿下步履不緩不慢自殿中而出,也依舊一副神色淡然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