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章 敵人都是紙老虎

林德平是炸彈局的一名小吏,早過了三十而立的年齡,正靠在一臺裝藥機下面休息,現在也是不死不活的耗著,炮彈局現在也沒什麼大工程,太平了十幾年,造的各型號炮彈都積壓在倉庫裡,朝廷今年已經下了旨意,大幅度消減製造炸彈的款子,看起來這ri子可越來越不好過了。

外面一個工匠端著青瓷飯碗跑進來,衝著林德平喊道“林爺,幫你把飯帶來了,今個兒吃菜湯麵,飯堂的老黃說了,加過豬油嘞,香著呢!”

這是他手下的蘇北工匠黃四,林德平摸了摸肚皮,確實有有些餓了,原來已經坐在這旮旯一上午了,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阿四,你一上午又去幹啥啦,別給督辦撞見,當心沒了飯碗!”林德平沒忘記鞭撻下手下,雖然現在無所事事,但若是給督辦撞見,少不得一頓臭罵,現在炸彈局是最沒生意的了,自然火耗、孝敬都少的可憐,督辦脾氣自然也就大了不少。

“曉得嘞!”黃四放下飯碗,又開始從懷裡掏出來一封信,“林爺,這還有海關郵局捎來的一封信,給你的!”

正舉著筷子準備吃菜湯麵的林德平一愣,自己孤家寡人一個,認識的人也就製造局這些工匠,怎麼會有人給自己寫信,放下筷子接過信,才看出來是炮局子裡的伍大爺,那也算是自己的老師傅了,自個兒剛進炮彈局的時候那就跟了伍雲幾年。

想想伍大爺也挺倒黴的,炮局子開的時候就在這裡當差了,好不容易有個位置,好ri子談不上,那也有吃有喝,不料卻給配到閩南那地方去了。

“阿四,伍大爺的信,估計在那旮旯待著ri子難過……”林德平開啟信邊看邊說,一目幾行後,這話就沒了聲音。

黃四自然感覺奇怪,忙湊上去看,原來信上完全不是林德平說的那碼事。

“德平賢侄!老朽如我這般,當ri遠離上海之時,完全沒料到今天的大好局面。我現在在馬尾火炮局也是一名小吏,不過已有高階技術工的頭銜,炮局秦大人年輕有為,知人善用,而且待人親切,所以我今ri來信告知你,如願前來,以賢侄的技術,薪酬2o兩足銀易如反掌,技術嫻熟之工人最低也有白銀8兩,若有意前來,可到十六鋪貨場65號何家商鋪出示此信聯絡。”

黃四當時就吸了口冷氣,一把拉住林德平,“乖乖隆裡東,伍大爺這下可達了,林爺,你去的話一定要帶上我啊,咱拿不到2o兩,8兩還是有信心的。”

林德平這會兒也是心臟還在砰砰的猛跳呢,現在炸彈局裡的薪水每月不過5兩,伍大爺給自己承諾是2o兩,那是帶自己的老師傅,自然知道自己的分量,敢情自己開始時來運轉了,他打定主意,此去福州若是成功,一定到廟裡燒香禮佛。

趕忙把信折摺好揣懷裡,三兩下把菜湯麵給掃進肚皮裡,他招呼了一聲黃四,讓他等自己訊息,管好自己嘴巴。在製造局他也有些幹活上的搭檔,既然要去福州闖闖,自然要信得過的人手帶上,也好做事。一路上,林德平忍不住輕笑了幾回,沒少惹路人白眼。

秦鎧現在每ri的安排可謂是爭分奪秒,而且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若非這幾個月不間斷、被迫的魔鬼式訓練,讓他練出了一副頗為健壯的身板,還真要被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給累垮了。

早晨的化學實驗課完結後,他立刻趕到火炮局指導正在開展各公關小組的專案。秦鎧進行的專案分包正是基於這種目的,他需要在這些未來的研究人員中灌輸一個概念,個人的天才只有在團隊中才能得到最大化的揮。

對於後世人們常常詬病的所謂中國人不善於團隊協助的說法,他是持否定態度的,那些老外編造了一些“一箇中國人是一條龍,一群中國人是一條蟲”之類的無厘頭評論,他以為這是在特殊歷史條件下才形成的,當然這其中有一些中國傳統的因素在內,也是在一段時間社會片面強調經濟高而留下的後遺症。

但是誰能否認這個事實,在共和國兩彈一星的浩大工程中,正是那些默默無聞終身工作在杳無人煙隱秘基地的科學家的集體壯舉,當初只有帝國主義列強才能完成的研究,透過他們的通力協作,迅在中國得以完成。

進行小型水壓機公關的兩個小組都被召集起來,雙方對於各自取得成果和現進行了交流,這耗時不多的交流時間,卻是這些潛心於技術的工人最好的學習機會,兩個小組的開進度各有差異,總體來說,徐國方這組要更快一些。

不過透過交流和互通成果,開進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而幾個難點問題也被提了出來,比如水壓裝置的軸杆的承受力等,這些都是他們從來沒接觸過的課題,秦鎧立刻透過光腦搜尋起相關資料,依據全息影像他繪製了示意圖,提出了一些關鍵xing的要點,並給出幾個壓力公式,這讓那些為接觸過這位秦大人的工人立刻佩服的五體投地。

而研究液壓衝壓裝置的兩組人馬的研究進度卻出乎秦鎧的意料,兩個玩鍊鐵高爐的能手王飛和錢青帶領的初級工人偏多的小組反而在很多小課題的研究上過了另外一組,而另一組正是按照秦鎧制定的人員標準配備人員的。這多少有些意外,兩組人馬展開成果交流後,也大大提高了機器的公關進度,當然秦鎧依舊動用了光腦提供了一些難點問題解決方案。

放在最後的火炮研製的公關課題,也得到了最大的驚喜,shè炮的公關最後開展卻第一個進入收尾階段,一門8omm小口徑的shè炮已經研製出來了,這自然是帶復進裝置的火炮,對於這時代,這可是個跨越xing的進步,當然這是源於秦鎧詳細的設計圖紙。

而配套的銅殼炮彈正在製作中,測試階段炮彈使用的都是從丁ri昌那裡倒騰來了的慄sè炸藥,目前還只能人工製作,畢竟只是作為研究測試用的,對產量並沒有太高要求。

說實話,秦鎧對這樣開度是非常滿意的,大大的褒獎了一番研的成員,讓他們在這門試驗品成功後,繼續開更大口徑的shè炮。

這裡的驚喜還不止一個,自從伍雲動技術工人尋找解決火炮深度鑽孔的問題,四天後,一名新進工廠的學徒工突異想,提出同時採用兩臺從工件兩頭一起運作,只要同步好鑽床的度,就能完成這次計劃研製的254mm口徑巨炮的打孔任務。

對於這個如此簡單的方案,秦鎧多少也有些懷疑,想了想問道“老伍,你和徐國方商議過這問題嘛,老徐覺得改進可行嘛?”

“大人,老徐昨ri就已經送來了改進的傳動軸承,透過一套傳動系統驅動兩臺機器,那樣的話,可以確保同步,唯一的擔心就是蒸汽鍋爐的動力,不過老徐已經備下有解決方案!”

“老伍,辛苦你了,這事你跟老徐好好議議,有任何問題直接來試驗室找我,鏜床你也派個好手多除錯除錯,對了!炮彈、火藥還要另外想辦法制作……”秦鎧一陣鬱悶,仰望蒼天,這軍工業還真是系統工程,這頭頭緒緒的東西光靠自己和手下這麼兩百號人,真是捉襟見肘啊。

喜歡工業中華請大家收藏工業中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