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章 風靡大宋的青海細鹽

經過一個月的不斷嘗試,幾百次的失敗

湯隆終於成功!

從粗鹽中提取了精緻的青海鹽!

這一個月中官鹽的價格是越來越高,大宋境內的鹽是再多錢也買不到,因為實在沒貨。

......

曹侒知道

曹侒第二天把延安城比較大的商人都請到衙門,然後把現鹽湖事情跟大家說了。

現場大家瞭解都炸開鍋,現在外面鹽多少錢一斤,大家心裡有數的,各個眼睛都冒著綠光看著曹侒。

一個個就像飢餓了好久的狼一樣,突然現了肥美的獵物。

曹侒把自己的想法跟眾人說了下。

曹侒希望大家一起開採,他們出錢出力出人,曹侒保證他們的安全。

另外所有的粗鹽必須統一交到曹侒這裡再加工,然後按照比例在分配給大家,當然大家還需要再繳納一定量的加工費。

本來大家都有所顧忌,怎麼還需要在交加工費?

但是當曹侒把蒸餾細加工後鹽展示給現在各位大老闆看的時候,眾人呼吸都急促了。

“我這輩子還沒見過如此細緻的鹽,簡直跟雪一樣。”

“這哪裡是鹽,這是藝術!”

“就這種質量,就是價格上翻個兩三倍,有錢人也肯定會買啊!”

在曹侒展示了湯隆加工坊提純的食鹽後,大家都沒有任何意見。

這可是暴利啊,值得大家冒險!

在食鹽利潤的誘導下,延安府商會正式成立!

曹侒任會長,然後又選舉出兩名副會長。

............

三天時間,曹侒收到兩百多萬貫的錢財,都是要求加盟商會的商人交的錢,曹侒這時候才知道這些大宋的商人是多有錢。

由此也可見大宋的貿易能力的強大。

延安商會一共籌措到一萬多名願意去挖鹽的佃戶,還有五百多輛馬車,還有駱駝上千頭。

曹侒又安排曹豹率領三百名親衛,還在韓世忠手下抽調了一千名輕騎兵派過去維護鹽湖場的安全。

這麼商會成員也一起募集了二千人的食鹽護衛隊。

這樣的守衛力量,只要不遇到大規模的軍隊,對付一般的土匪強盜綽綽有餘。

十天之後,第一批5ooo斤的食鹽運到延安城。

後面66續續,每隔十天左右就有上萬斤的食鹽從鹽湖運到延安城。

湯隆的食鹽加工廠也是日夜不停加工,每天工廠門口擠滿拿著總兵府開具的鹽票,領取食鹽的人。

湯隆現在是整個延安城最受歡迎的人,各個老闆都要去巴結這個食鹽加工的大佬。

曹侒還給這鹽做了統一的包裝,每一份都規定好的重量,起了名字叫“青海細鹽”。

這些商會的人,就一個個相當於曹侒的經銷商一樣,領取加工好的食鹽賣到大宋各個地方。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青海細鹽”就已經風靡大宋各個州府,一斤一百貫,有的州甚至炒到一斤兩百貫、一斤三百貫的價格,還是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