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 上古洪荒那些事兒(2)

正式進入正題。

咱想和諸位交流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個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古人究竟該叫啥。

部分原因已經在上一章中寫了,紂王其實不叫紂王,而叫殷帝辛。

同樣,黃帝也不叫黃帝,這黃帝二字,恰恰是在描述他的外貌此人喜歡戴一頂有黃色木板裝飾的冠冕,可以算作外號的一種。

現在問題來了,黃帝的本名到底應該叫啥?

很可惜的是,黃帝的名字已經無從考證,只有周人所著的《周禮》當中提到黃帝姓姬……然而作者本人對此表示有些許懷疑,不能排除周人為拔高自己亂認祖宗,將周王的姓強加給黃帝。

雖然黃帝沒有名,但是黃帝這人卻有至少三個‘氏’軒轅、有熊、與帝鴻。

也許有人要問“什麼叫‘氏’?”

人們不是常把‘姓氏名誰’這句話掛在嘴邊麼?其實在上古時代,‘氏’與‘姓’是並列的。

打個比方,一個人姓章名三,棣氏,那麼他既可以叫章三,也可以叫棣三。

當然了,自隋唐五代之後,‘氏’就很少出現在中國人的姓名之中。

這是因為擁有‘氏’的人都是當時一方貴族,手中擁有土地領民甚至軍隊,或者在朝中身居高位,故而人們用封地或者官職來稱呼他。

比如三國時期魏國重臣司馬懿,他的祖上其實不姓司馬,而姓祝!

後來這一家在周朝長期擔任三司之一的司馬,後人就以司馬為‘氏’,在人前以司馬某自稱,原本的祝姓就漸漸被世人遺忘了。

(司馬國防部長、司吏組織部長、司農財政部長)

再比如那位木匠祖師魯班,知道為啥那麼多木匠給魯班燒香上供,也不見祖師爺顯回靈麼?

我要是這位祖師,不從神龕上跳下來劈這些燒香上供的徒子徒孫一斧子就算看在師徒情分上了,這魯班倆字是罵誰呢?

因為這位木匠祖師是周王的親戚,也是姬姓貴胄,在魯國擔任主管交通運輸的‘公輸’(要管運輸就離不開馬車,因而練就一身木匠本領),所以是姬姓,公輸氏,名般,應該稱其為‘公輸般’。

叫魯班不但貶低了這位祖師爺的身份,還把人家的名字給抄錯了,他能不生一肚子悶氣麼?

(公輸般是周天子的親戚,所有諸侯國都得給面封大官兒,人家隨時可以跳槽去別國,不是非得在魯國一棵樹上吊死。)

閒話到此為止,回頭說‘黃帝’。

因為‘氏’是根據封地職官或者當事人傑出事蹟而來,所以‘軒轅’、‘有熊’、與‘帝鴻’都是黃帝的‘氏’,他這人既是有熊氏也是軒轅氏,更是帝鴻氏。

如果非要三選一,那黃帝最應該是‘有熊氏’。

先,黃帝被稱為‘軒轅氏’的原因,是他死後被埋進一處名叫軒轅丘的土丘(又叫軒轅墳),這地方具體在哪兒咱就不考證了,反正至少有四個城市都說軒轅墳在他們那兒。

這‘軒’是馬車兩側的木質扶手,而‘轅’是駕車的兩根木棍,軒轅二字形容黃帝墳前有很多可以用來製作馬車的大樹。

黃帝被埋進軒轅丘裡,當然可以叫軒轅氏;而黃帝那把站妖破邪的寶劍,作為陪葬品一起埋入墳墓之中,也可以叫軒轅劍。

但是人家還活著的時候不能這麼叫……這人還沒死,咋知道將來埋哪裡?

因此軒轅氏就這樣被排除。

接下來輪到‘帝鴻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