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頁

嫻妃或許是驚嚇過度,朦朧的眼光一直定定望著下跪的江允墨。

“愛卿怎麼會到這來,這刺客究竟是何人?”皇上緩了口氣,問道。

江允墨起身將刺客面上的黑布罩扯下,看到旁邊靛藍衫子的青年一點頭,心內一定,轉身向皇上覆道:“回皇上,此人正是逃犯胡大!臣連日來一直在追查此人蹤跡,發現他已潛入京城,恐對陛下不利,遂漏夜趕來,幸虧皇上與娘娘平安,否則臣萬死不辭。”

皇上聞言十分驚詫:“這個胡大,竟然武功如此高深!今夜若非你們將他拿下,他一旦潛逃,豈不是後患無窮!”

江允墨俯身回道:“皇上請放心,方才朱兄已將他手筋挑斷,他身上功夫已經盡毀了!”

皇上聞言定了定心,手指向殿外問道:“愛卿所言的朱兄,可是指那個與你一齊制伏刺客的青年?”

“正是!”江允墨轉身向殿外,對靛藍衫子青年說道:“皇上請朱兄前去。”

青年早將冷劍回鞘,聞言從容走過來,神色清冷。進到殿內,向皇上施禮道:“草民朱子琰,見過皇上!”言語恭謙有禮,姿態卻不卑不亢。

皇上示意他免禮,仔細打量了他一番。眼前這個名叫朱子琰的青年,雖舉止恭順,但堂堂儀表上的清冷神情與方才親眼所見的一身利落功夫相併,襯得他的氣質孤傲清高,這種桀驁不馴已很難在朝臣身上所見。皇上惜才之意頓起,開口問他道:“年紀輕輕卻這樣一副好身手,的確難得,是個人才,你今夜救駕有功,朕可該賞些什麼?”

朱子琰卻道:“草民一介散人,實在無須皇上封賞。況亂臣賊子,理應人人得而誅之,草民也只是盡本分而已。”。

朱子琰的反應令皇上頗感意外,竟一時間說不出什麼話來。

江允墨見狀趕緊開口:“皇上,眼下才將刺客擒住,宮內上下恐怕還有些慌亂,不如先將刺客問監。”目光似乎掃了一下座上的嫻妃,繼續道:”現已夜深,請陛下與娘娘先行休養,封賞之事可日後再談,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皇上也終於想了起來,眼下這寢殿內橫七豎八的已經躺了不少人,一片淋漓的血腥場面,再看看嫻妃,已經在瑟瑟發抖眼中噙淚,真是難為她大著肚子還遭受了這般驚嚇,皇上頓生疼惜,忙拉住嫻妃的手安撫了幾句後吩咐道:“也好,時辰不早,你們都退下吧,改日再說。”

一旁的太監忙使眼色令宮人們收拾,隨後陪著兩位主子往另外的寢殿去了。

眾人各司其職,宮人們收拾打掃殿內殘局,侍衛繼續巡邏。

待皇上與嫻妃走遠,江允墨才抬起頭來,望著他們離去的方向頓了頓,彷彿還有一時的失神,然後也與朱子琰往宮外走去。

經過剛才一場打鬥,此刻已過亥時,原本就宵禁的街道在寒夜裡更顯冷清。

江允墨抬手謝道:“朱兄,今夜多謝你出手,我原本以為你不會來。”。

朱子琰淡淡回道:“我也不過是衝著胡大來的,江兄不必言謝!“停頓了一下後又道:”不過皇上日後倘再提封賞之事,還請你務必替我擋掉。“

江允墨微微一笑,點頭道:“如朱兄這般淡泊名利之人,恐怕世上再不好找,我明白你的意思,放心。“

語畢,二人作別,各自消失在夜色中。



☆、何以安樂

在太尉韓肅主持下,朝中已陸續清掃出兆王餘黨近十人,歷經兩月有餘的兆王之亂終於告一段落。

雖主犯周炬仍在逃,但窮寇殘兵,已不成氣候。況已是年末,朝廷亦打算好好休整一番。等鎮遠侯從邊境回京後,皇上就此次鎮壓叛亂之事將有功之臣逐一封賞一番,以慰人心。

韓肅此次在兆王叛前檢舉揭發,後肅清餘孽,被加封太師,官升一品。鎮遠侯裴崇遠赴北疆,雖未動武,但也全因他的鎮守,大夏才未敢輕舉妄動,皇上特封其為衛國公。江允墨忠心勤政,為朝廷洞察叛亂先機且在胡大行刺之時護駕有功,官升一級,提任刑部尚書。而此次平叛功勞最為突出的,應是齊王世子周恆,但他已是世子,將來必定承襲親王之位,皇上一時竟想不出該賞他些什麼,只好親自詢問他的意思。

周恆卻賣了個關子,道:“為皇上盡忠是臣的本分,本不該開口向皇上邀賞。不過眼下,臣的確有一樁心願,只是臣想將叛臣周炬親自抓獲後,再來向皇上求成全。”

皇上哈哈一笑:“你倒是會賣關子,好,朕便先允了你,只要是朕能做到,到時一定答應你!”

周恆欣然。

年關將至之時,通常是各番邦朝拜之時。

往常朝拜,不過是使臣覲見朝貢,皇上象徵性的賞賜一番。但聽說今年北遼的使臣卻提了一個頗讓皇上頭疼的請求。

這日晚飯時,雲琪見父親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她忍不住關懷了一句,卻見父親嘆了口氣,對著飯桌上的一圈人說道:“近日番邦來京朝拜,北遼使臣向皇上提了個請求,令為父頗感不安。”

雲琪疑惑道:“即使時臣提請求,也總有皇上定奪,父親怎會不安呢?”

父親望著她,緩緩道:“北遼替他們的太子向陛下求一門親事 。他們求我朝的一位公主下嫁,眾所周知皇上親生的公主最大的才只有十歲,定然不合適。所以,皇上與太后的意思是,要在朝中選一位世家女子,封為公主,下嫁北遼。”

母親眼中一派驚恐。

雲琪問道:“為何遼臣來求親,皇上就一定要應允,往年並沒有聽說有賜過公主下嫁的啊?北遼這樣的請求不是有些無理嗎?”

父親嘆息一聲:“北疆大夏對我朝一直虎視眈眈,況朝廷剛經了一場叛亂,此時若與北遼聯姻,的確不失為穩固江山的一件好事,此舉可拉攏北遼,防止其與大夏結成聯盟,他們主動示好,皇上自然願意成全。”

母親在一旁急急地開口道:“那看來皇上與太后已經有所打算了?可曾明說是選中了哪家的女兒?”

父親搖搖頭:“還沒有定下,不過一旦選中……便是誰都不能抗拒的!”

雲琪悵然沉默了半晌。

母親也重重的嘆了口氣。

和親這回事,雲琪向來只是在史書上看到過。早些朝代,邊關各族戰爭不斷,烽火連天,人民遭殃,掌權者為避免戰爭,休養生息,便會以同外族聯姻的方式來換取邊境和平。是以才有昭君出塞,文成和番的典故。當然,很少會有真正的公主去和親,因為皇上也是為人父母者,哪裡能忍心讓自己的親骨肉嫁去遙遠的荒蠻之地?所以古往今來,去和番的幾乎都是大臣之女。

但自我朝開國以來,歷經幾位天子,從來都沒有過和親這個說法。但如今,這件事竟然一下落在了人眼前,確實讓人手足無措。不知最後皇室會選中哪家的女兒?會不會是自己?諸多猜測擔憂讓她一連幾日都輾轉反側,心亂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