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女村長致富日常[系統] 第77節

“王村長前天在法院門口見到人了,應該要起訴咱們。”

張宏達這人欺軟怕硬,上次被車隊‘請’出去後,這段時間不敢來村子。張宏達在房子和辣椒這件事上不佔理,他也不怕他們起訴,只要別在他們眼前蹦躂就行。

“嗯。”秦寧不想過多關注。不過叮囑秦志,讓他多注意張順根情緒。

“順根叔可比咱們看的開。”秦志樂了。

他跟張順根家上下樓,這兩天沒事就去張順根家串門。用張順根的話說,他早就不把張宏達當兒子了,人到了他這兒歲數,很多事情都看開了。

他前段時間去市裡公證過,等他哪天走了,家裡房子財產辣椒地都是張雙雙的。為防止張宏達鬧騰,這些東西會先由村委會看管,等孩子十八了再給過去。總之,張宏達一個子也拿不到。

“順根爺爺去公證了?”秦寧十分意外。

“對。”秦志也沒想張順根會這麼硬氣。

……

“高院士,雲山村就在前面。”

就在秦志跟秦寧閒聊的同時,大河旅遊大巴上,孫大同十分尊敬的介紹。此時在他前面坐著一個白髮老人,老人穿著一件藍色短袖,雖然上了年紀,但氣質和精神十分不錯。

老人名為高昌文,全國著名的玉米培育專家,曾將全國玉米產量提高了52%,在夏國農業方面有極高的威望,也是百姓熟知度最高的農業院士。

高昌文此次過來的目的很簡單:考察雲山實驗室。

作者有話說:

《登幽州臺歌》《峨眉山月歌》來源於古詩詞集。

第六十四章

現在車子到了大豐村, 離雲山村還有一段時間,高昌文看了看雲山村資料問:“種子帶了?”

“在這兒。”孫大同拿出一個盒子。盒子裡有二十個玻璃罐,每個玻璃罐裡都放著辣椒籽。其中一瓶辣椒籽外面貼著‘雲山辣椒’的標籤。

“這些都是根據雲山原始椒培育出來, 口感接近的是雲山七號, 不過畝產不太好。”

自去年考察過雲山辣椒地後,龍南研究院一直致力於雲山種子異地研究。雲山種子對環境氣候要求高,無法做到實地量產。

上個月,龍南農業院將雲山辣椒和實驗室報告交給京雲科學院, 高昌文是京雲科學院院士, 對雲山種子和實驗室十分感興趣,之後便有了今天安排。

“這是實驗室圖片。”孫大同翻開實驗室資料。

“這些裝置是雲山村自己研究的?”高昌文看著裝置圖片問。

“從國外進口的。”這段時間有不少公司企業聯絡YUNSHAN公司, YUNSHAN公司只跟雲山村合作, 合作原因應該是雙方交情不錯,不管怎麼樣, YUNSHAN科技實力屬於世界級水平。

半小時後,車子到達雲山村口。

“高院士,孫院士。”秦寧和眾人招呼。他們是半小時前收到的訊息,由於事情突然,眾人只簡單換好正裝就來了。

“我聽老徐說過你,之前在學習班學的不錯。”高昌文和秦寧招呼道。他口中的老徐是村長班老師,兩人曾在京雲大學一起工作過。

“是徐老師教的好。”高昌文在這個時代有很高的影響力, 秦寧初始緊張, 經這一閒聊,稍顯放鬆了。

“我們直接從大河高速口下來, 孫院士也是剛知道。”高昌文解釋自己突然到訪的原因, 雙方閒聊了一會, 走進雲山實驗室。

雲山實驗室佔地五千平, 此時有不少龍南研究員在實驗室裡做研究。

“這是低速離心機?分離功率是京雲實驗室的三倍。”

“溫度測定儀比較先進。”

“這是什麼裝置?”

……

高昌文認真考察了雲山實驗裝置,這裡面有自己認出來的,更多的是一些新型機器。

高昌文看過實驗室資料,現在再看,實物要遠超預料!

“我們想在實驗室裡做一些植物研究,不知雲山村這邊有沒有要求?”高昌文說起考察的主要目的。他是做玉米研究的,這次除了辣椒種子,也想做一些玉米改良。

“費用這邊可以按天或者按年,實驗組不會打擾村子,雙方可以籤專利協議。”高昌文說完後補充。雲山實驗室是私人實驗室,這種研究合作一般都會支付場地費用,有專利成果後也會給予5%~10%的專利費用。

高昌文感覺自己條件開的太低,正準備細說,秦寧笑著道:“雲山村已經和龍南農業院籤協議了。”

“籤協議了?”高昌文一愣。

“前天籤的。”孫大同在一旁解釋。

雙方協議內容:龍南農業院及相關團隊可免費使用雲山實驗裝置,當團隊有種子研究成果,需附帶署名‘雲山實驗室’。雲山村不涉及研究團隊專利,若進行非國家性的盈利行為,雲山實驗室抽取1%的使用費用。

現在各國都注重種子專利,比如A團隊研究出新品玉米種子,這個種子使用權可以出售給B公司,B支付一定的專利費用。國內有不少實驗室出租,這種一般收取5%專利費用,雲山村1%的價格十分划算。

“會不會太低了?”高昌文不想仗著農業院的名氣佔便宜。

“我們村子不會實驗,這種裝置空著也是浪費。”其他實驗室收的貴,但會提供相應的人才服務,雲山村只有實驗裝置,這麼一中和,1%在情理之中。

雙方談了一些細節,高昌文帶著團隊入駐實驗室。

高昌文主攻玉米,但會進行一些其他研究,閒暇時,他會帶著拿著筆記觀察巨人樹。巨人樹高五百五十米,一些常駐遊客每天會遇到同一幅場景:一個乾瘦老頭拿著筆記,每天在巨人樹前觀察記錄。

“這是高院士?”

“看著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