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女村長致富日常[系統] 第78節

現在趙曉雲忙著辣椒廠和文旅館的事情,別說秦可釗,他都有小半個月沒見著人了。

“多哄著點。”秦可釗嘆了口氣。他本想說秦卓航兩句,又想起自己的破事,也沒什麼立場。

兩人把這一排的對聯貼完,再往前走,是雲山溫泉施工工地。現在雲山村已經成了開放式景區,為了遊客安全,新施工地區都罩上了綠布,禁止非施工人員進入。

“你說下個月能建成嗎?”秦可釗看著施工地方問。

“沒準。”工程隊說的是三月底完工,前段時間大雪停了半個月,時間上有點緊張了。

談話間,實驗室的大門突然開啟。兩人望了過去,此時孫大同騎著電動車,正匆匆忙忙的往水廠方向走。

“怎麼了?”秦卓航一愣。

“不知道。”

……

“這是刺梨?”

“是吧……”

半小時後,水廠辦公室裡,秦寧秦志有些愣神的看向面前刺梨。

這是一個菠蘿大小,上面長有小刺的刺梨。刺梨雖有刺菠蘿的名稱,但一般直徑三公分左右。此時面前刺梨直徑十二公分,高十公分。要不是沒有菠蘿皮,看著就像普通的菠蘿一樣。

秦寧用手碰了一下,上面扎扎的,確實是刺梨。

“怎麼這麼大?”秦志忍不住問出。他在龍南生活了一輩子,從小就上山摘野刺梨,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大的。

“這是改良培育出來的。”孫大同激動道。

這五個月,實驗室內部分了三個小組,大家辣椒,改良玉米,改良植物同步研究。其中改良植物是認為最難的,四個月前,一個研究員從外面挖了三株刺梨樹,然後運用現代選育法,對刺梨樹進行不斷試驗嫁接,這期間會參考巨人樹基因進行更改除錯。

研究員沒想刺梨樹會研究成功,但透過不斷嫁接,其中一株刺梨樹開花結果了。

實驗室將刺梨樹移到一號觀察田,大家針對刺梨最佳環境重新模擬,現在樹上結滿了果子,高昌文帶著果子回京雲檢測,剛才檢測結果出來:改良刺梨VC含量豐富,各實驗資料跟普通刺梨相同,符合可食用標準,這將是一個全新的刺梨品種。

作者有話說:

第六十五章

“要是檢測透過了, 咱們可以申請全球專利。”孫大同繼續說道。

現在居民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實驗刺梨沒有匯入外來基因,用的是刺梨基因組的設計育種, 屬於非轉基因植物, 跟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原理一樣。要是刺梨各項指標安全,這說明大家的研究方向正確,以後能培育出更多的改良植物。

“我們能不能看看?”秦寧生起興趣問。

“可以。”

半小時後,三人前往種子實驗室。實驗室內, 三棵刺梨樹茂盛的生長在一起, 樹上是黃黃的刺梨,三個工作人員正在記錄刺梨資料。

“孫院士。”眾人見到孫大同後招呼。

“你們忙你們的。”孫大同說了兩句, 給秦寧介紹:“這是改良後的刺梨樹。”

刺梨樹是薔薇科目, 一般高一到兩米,面前刺梨樹跟普通刺梨高度一樣, 但果子大,是普通刺梨的五到六倍。

一個工作人員摘下一顆刺梨,孫大同從中切開,吃了一口:“酸酸甜甜,非常飽滿。”

“我嚐嚐?”秦寧看著孫大同手中的刺梨,想跟著吃一口。

“我們吃沒事,你們還不能吃。”孫大同捂著刺梨沒給, 這倒不是他小氣, 他們是研究員,對刺梨品種知根知底。只是這些刺梨還處於研究階段, 按規定不能給非實驗人員使用。

“只能看不能吃呀。”秦寧有些逗樂, 不過也知道這是實驗規定。

兩人閒聊了兩句, 秦寧看向四周。此時研究員們神色認真的記錄資料, 種子實驗室裝置先進,但研究細節到研究方向都需要工作人員摸索。這就像一把絕世寶劍,沒有實驗人員共同努力,是發揮不了本身作用。

種子實驗室只有輔助作用,這次研究的關鍵是在場的實驗人員們。

在接下來的三天裡,眾人緊張的等待檢測結果。

二月十五,夏國農曆新年前夕,高昌文那裡傳來訊息:改良刺梨各項指標符合標準,已經透過了國家備案,正式命名為龍雲001。

秦寧等人聽到訊息時,正在雲山村內看雜技表演。

秦志聽到這個訊息,興奮的舉起雙拳:“好!”

龍雲001。

這個名字寓意龍南團隊和雲山村,作為雲山村的前村長,秦志十分激動自家名字能出現在國家級的種子裡!

“好,好!”秦志一連說了兩個‘好’字。這時人群傳來一陣‘10,9,8,7’的倒計時,四周升起煙花,等他們回神時,時間到了00:00,四周的煙花盛起。

“又是一年啊。”村民們對新的一年充滿期待。

現在全國經濟回暖,大年初一到初七,雲山村日均人流量十萬人次。

雲山酒店日日爆滿,有其他村子分流,遊客們不會找不到住的地方。饒是如此,四周村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熱鬧的場面。

這段時間,龍雲刺梨備案下來,已經有種子公司購買了龍雲刺梨使用權,雲山村按照協議,從中獲得了二十萬專利費用。

三月七日,就在秦寧思索要不要承包一些刺梨地時,電話響了。來電人:劉文進。

“劉村長。”秦寧笑著接聽。

劉文進是藍玉村村長,現在水廠大車交給了藍玉村,雙方這兩年合作的一直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