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我夫人是男主白月光 第40節

傅瑜拜完,傅太后長舒一口氣,卻道:“你只知武將功高蓋主易生易主之心,卻難知無異心的武將難做不僅在於君臣相得,更在於部下。凡有大軍功的為將者,身上無一不有赫赫功名,部下更是有諸多驍勇善戰的將領,而所謂權勢,並非由上至下,而是由下而上,只有擁有一批願意聽從你的人擁護你,你才真正的擁有了權勢。”

傅瑜抬頭看著她。

傅太后端坐在椅子上,背挺得筆直,只一雙眸子卻直勾勾地看著遠方,卻不是看著她正前方的傅瑜。

“當你身處高位之時,你所要考慮的就絕非只是一人得失,而是一族乃是數族的得失。你可以忠君愛國,可以君臣相得,甚至可以不要軍功,但你的部下卻不能如此,他們沒有達到你所在的位置,看不到你眼中的東西,他們要權要勢,一旦他們的野望無法滿足,他們就會……攛掇部上行一步……黃袍加身的險棋。”

話已至此,卻是再無可說。傅瑜屏息,久久未動。

良久,傅太后又問:“可還有事?”

他思及乞兒拐賣一案,想起朱然找到的那條條指向侯孝的證據,冷靜地繼續問:“臣再問,黑甲衛可知曉朝野上下諸多秘聞?”

傅太后搖頭道:“黑甲衛隸屬於帝王,我如何得知。”

傅瑜再拜,卻是問道:“姑母,侄兒還有一事想問。”

“可是有關斐之年之事?”傅太后突然開口道,傅瑜身形微頓,卻是點了點頭。

傅太后道:“我知道,憑著你的聰明勁,若你願意認真去想,這件事遲早會被你知道一些端倪。沒錯,斐之年此人身上有諸多秘密,但這絕非如今的你所能觸碰。”

傅瑜一愣,卻道:“既然陛下和姑母願意將黑甲衛乃至昔年阿爺大哥交權一事和盤托出,卻為何對於斐祭酒的事情如此諱莫如深?難不成——斐祭酒昔年所犯之事更甚之我傅氏功高蓋主?”

“傅瑜!”傅太后冷喝道,“你年紀輕輕,又為傅氏如今頂樑柱,有些事情,能不沾惹最好不要沾惹。”

傅瑜站起身,伸手撣了撣衣袍上並不存在的灰塵,笑道:“姑母如今說這般話卻是有些遲了,從傅斐二家結為姻親始,就該知道斐家一旦出事,我傅家豈有置身事外之理?”

傅太后面上顯出一絲愕然,她笑道:“沒錯,你這個角度倒是人之常情,你阿爺是一個有的放矢之人,這般無緣無故就兩家聯姻,倒不像是以往他的風格,即便……即便他是愛子心切,甘行一步險棋,也還有傅瑾在一旁出謀劃策。”

“聽姑母的意思,有阿爺和大哥在,就算……就算斐祭酒果真捲入什麼事端,我傅家也能保全?”傅瑜問道。

“竟是被你給刺了出來,”傅太后輕聲道,“我清修七年之久,久已不問世事,這朝堂之事如何能得知?你問我如今斐祭酒會捲入什麼事端,我不可得知,若你問我斐之年的過往,我倒是清楚不少。”

“那麼敢問姑母,斐祭酒昔年究竟為何與阿爺斷絕來往二十餘年?他們……他們在戰場上分明有過命的交情!”

“是變法。”突然地,在傅瑜以為傅太后會避而不談的時候,她竟然就這麼直直地說了出來。

外間知了叫聲愈發顯得聒噪起來,傅瑜心下的煩悶愈盛。

“我從未聽聞近五十年來有何變法。”傅瑜粗著嗓子道。

他這話倒是沒錯,也說的胸有成竹,變法一事對於一朝廷可謂是大事,國子監計程車子必有了解,他雖然時常逃課卻畢竟是上過考場的人,是有些真本事的,大魏近五十年來朝野大事他早已知道的一清二楚,如何能不知二三十年前根本就沒有變法的風波。

“是一場還未來得及下發就夭折在帝王案牘的變法,”傅太后道,“二十多年前,大魏雖屬國眾多,卻也是腹背受敵,當時斐之年便提議改屬國為道,廢黜藩王,此事遭時任戶部尚書的章廖為首的一派頑固派抵抗,不了了之。自此,章廖和崔澤等人平步青雲,官至宰相閣老之位,而斐之年則多因往年功績得以繼續留在朝堂,卻也是抱負難施,直至今日也只能做一個徒擔虛名的內閣大學士。”“至於他為何與傅驍斷絕來往……此乃私事,我並不知情。”

傅瑜再問,她卻是什麼也不肯說了。

侍藥的童子怯生生地在外邊走廊上問:“真人,丹藥好了。”

宛如投入水中的石子,沉悶而平靜無波的水面陡然蕩起一層層漣漪,屋內的沉寂被打破,有些沉悶的心一下子突然就活了過來。

屋外樹上的蟬鳴,外間南陽長公主和傅鶯鶯的歡聲笑語,以及自己胸腔內心臟跳動的聲響,在這一刻,恍然都有了聲響,就像黑白無聲的世界,突然進入一抹陽光,隨後便有了色彩。

傅瑜有些木然的動了動手腕,隨後動了動有些僵硬的臉,彷彿此時才覺得身體重新變成了自己的一般。

傅太后只是靜靜地端坐在首座上,帶著她一貫的威嚴,口吻冰冷:“拿進來吧。”

“諾。”外間兩個童子齊聲道,隨後魚貫而入。

兩人梳著童子雙髻,穿著一身青衣道袍,稚嫩的面上帶著些嚴謹,瞳孔分明的大眼卻是瞧也不瞧傅瑜一眼,只腳步輕輕地端著盒子走上前去。

傅瑜只匆匆瞥了一眼,心下就一窒,他忽而想起,自己來城北玄道觀多次,倒是很少正眼瞧過這些童子,本以為也不過是道觀中採辦的僕人,如今心下思緒正清明,細細一瞧,才赫然發現不對勁。七八歲的年紀,不過比傅鶯鶯年長了一兩年,本該是好動活潑惹人嫌的年紀,這兩個童子卻行動間沉穩有力,面色平靜,分明是訓練有素的模樣。

傅瑜再想細看,卻聽得傅太后輕咳一聲,她道:“先擱桌上。”

傅瑜一驚,卻是行禮之後恭敬地退了出去。

退至外院,正見南陽長公主蹲在地上和傅鶯鶯嬉鬧,見傅瑜出來,她笑道:“可是說了什麼悄悄話,怎的在裡面避了這麼長時間?”

見了傅瑜面色有些不對,收斂了面上的笑意,又問:“發生何事了?”

“童子送丹藥過來了。”傅瑜解釋道,遂又有些好奇,問道:“南陽,姑母身邊伺候的人都是怎麼來的?”

南陽長公主無所謂道:“無非是宮中調出來的。”

她似乎想起了什麼,遂又蹙了蹙眉,有些疑惑道:“母后在外清修,已數年不曾回宮。以前崔皇后在世時,母后還能與她說說話,可後來皇嫂病逝,母后代為執掌宮權直至出宮清修,未曾聽聞母后身邊有什麼新進伺候的宮婢和內侍。”

如今宮中沒有皇后主持中饋,章貴妃一貫是個恃寵而驕的,母后一向不愛搭理她,想來宮中送來的奴僕也不會放到她身邊伺候,那就只有道觀的人了,”南陽長公主一條條分析道,最後摸了摸傅鶯鶯的額頭,笑著看向傅瑜,“你可是看見了那童子?童子是前兩年阿材送過來服侍的,說是服侍,不過是送幾個小孩兒過來解解悶子罷了。這道觀清淨,可也未免過於清淨了,少了些活人氣,送些小孩兒過來服侍正和母親心意。”

“原來是臨江王殿下送來的,倒是一片孝心,”傅瑜隨口道,“只不過他是個好玩樂的,每日裡不待在王府,雖然帶著幾個孩子滿城亂逛,卻也不來道觀,倒是真叫人費解。”

“五哥自小便玩心重,母后深知他的性子,”南陽長公主還是不忘嘲諷一下建昭帝,“倒是皇長兄,自稱以孝治天下,卻叫生母道觀清修,清修也就罷了,數年不見他親自過來請安,可真叫人看不過眼。”

傅鶯鶯蹬蹬地一轉身,卻是朝著屋內跑去。

南陽長公主伸出胳膊去撈,卻是伸到一半就笑了,她笑道:“鶯鶯這孩子,溜的倒挺快。”

傅瑜也道:“看來她是很喜歡姑母,這不過才是第一次見面罷了,說到這,我倒是想起來九殿下。”

“你說楊演?”南陽長公主撇撇嘴,“他定然又騙你說宮中有宮婢內侍欺辱他了,他畢竟是崔皇后幼子,太子嫡親的弟弟,饒是太子身子骨弱,自顧不暇,太子妃怎麼也不會對他不管不問的。”

傅瑜垂眸,思索片刻道:“這倒是沒錯,不過宮中一貫捧高踩低,如今太子身子愈發弱了,太子妃又身懷六甲,他受到宮人怠慢倒還真是沒人替他出頭了,也就只能仰仗五娘子你偶爾的垂青啦!”

“好你個傅二!又來埋汰我!”南陽長公主佯做要打傅瑜的樣子撲過來,她笑道,“這有何難,過些日子我便差人把他從宮裡接出來到我公主府住些日子,說到這兒,我倒是想起來太子妃這身子也有八個月了,算算日子,下個月便該生了。”

“臨近中秋佳節,倒是個不錯的日子。”傅瑜也道,心中卻在猜測這一胎到底是男是女,太子身子骨弱,年近而立之年膝下也不過只一庶女,這次太子妃所懷想來便是他唯一的一個嫡出孩子了,若為男孩,按照現在的形勢和建昭帝對太子的寵愛,怕是皇太孫也是封得的,若是女孩,則太子這一脈無後,日後爭端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