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这边,豆腐泡的盈利稳定了下来,叶厘每日能挣上千文。
攒了几日,叶厘没急着去置办煤炭、家具,他准备先还债。
不把债还上,他都不好意思奢侈。
江纪欠了江福正、江大河八两多银钱,虽然目前江纪不在家,可江福正、江大河的人品都过关,所以不等江纪回来,叶厘就把钱给还了。
还完债,叶厘头一件事就是去买煤炭。
第78章还是办村作坊花钱的地方多
冬天最重要的是什么?
若让叶厘答,那只有两字:暖和!
新盖的屋子窗户开在室内,外边刮再大的风,也影响不到卧房。
炕的灶口也在卧房,每次烧炕时,不仅炕热,卧房也能染上热气。
卧房小,聚热。
热气可以久久不散。
整体效果虽比不上暖气,但较之外面的天寒地冻,叶厘已是心满意足。
不过,除了室内暖和,叶厘还有一个要求:热水自由。
虽说他每天起床时,叶阿爹都已经给他烧了热水,可整个白日那么长,他总有用热水的时候,像是冲个热饮、洗个手什么的,没热水怎么成?
想要热水自由,以目前的条件而言,那就是买煤炭。
把债还了之后,他第二日就拜托江通同他一道去县城买煤炭。
煤炭比干柴要贵,一担干柴百斤重,只能卖十几文——冬季会贵些,能卖二十文朝上。
但煤炭一斤就要三文!
这个时代开采煤炭全靠人力,产量低,开采困难。
北阳县周遭没有煤矿,煤炭都是从外地运来。
因此,煤炭的价格常年在两文、三文之间浮动。
普通的小百姓,根本烧不起。
但以叶厘如今的财力,哪怕是三文的价格,只靠着作坊,他一日就能买三百多斤!
一天烧十斤,那一日的收入就能烧上一个月。
比起各样吃食,这项支出真的不算什么。
这年头,日常用品里,最贵的还是肉、糖、大米面粉等精细的吃食。
因此,他大手一挥,直接买了三百斤煤炭。
将煤炭买回来后,他总算过上了随时有热水的生活。
平日将炉子的通风口堵上,但别完全封死,省得把煤给弄熄了。
这种半烧不烧的状态很节省煤炭,把小铁锅盛满水放到炉子上,温上小半时辰,那就有热水用了。
若是想喝热的,那将通风口的盖子拿掉。
炉火旺旺,不一会儿就能捧着碗喝上热茶或热饮了。
解决了这个问题,叶厘立马又进县城找木匠打家具。
新房空荡荡,做什么都不方便。
晚间脱下来的衣服没地搁,只能堆在炕尾。
大炕空荡荡,与江纪这样那样的时候也没个辅助道具——高凳又不能搬到炕上来。
小客厅也需放上一个杂物置物架。
如今他的笔墨纸砚同其他杂物全放在窗前的高腿木桌上,很是杂乱。
而且,高凳只是凳,舒适度不如长靠背的椅子。如今他也会练几个字、读两页游记,所以他得打把舒服的椅子。
另外,江麦若是要练字,得到他的小客厅来。
这娃房间里没桌子。
他明年就要去私塾读书,现在家中条件好了,得给他置办几身新衣裳。
笔墨纸砚不也得来两套?
像是衣柜、书架、书桌这些,肯定得安排上。
至于江芽房间的,等过两年再安排,反正江芽现在也不去住。
这些大物件,江通搞不来,而且叶厘要的也急,只能找县城的老木匠。
材质不需要多好,如今民间打家具,大多是榆木杨木等。
但他要打的物件多,大的小的加一起十多件,因此光是定金就要一两多。
将定金交出去,一日的收入又没了。